去年底留學德國的“廣州仔”David楊在給父母的信中寫道:“和我一樣,來這里留學的20多個中國同鄉絕大多數來自工薪家庭,只有兩三人是富家子弟。有一位廣州老鄉斌仔,他的家境很差,爸爸是下崗工人,媽媽現在一家酒店做清潔工,為了把斌仔送來讀書,他們不惜舉債……”
工薪家庭也要把孩子送出去留學,許多人大約想不到這一點,當然斌仔家的情況是比較極端的個例。記者通過調查了解到的情況是,小留學生的父母多數是中年白領,即使對于這一收入層次的人來說,送孩子留學也是一項昂貴的教育投資。
本科留學費用近百萬
送孩子留學的資金“門檻”到底有多高?家長們在孩子的前途和實際經濟能力之間是如何掂量的?
歐美國家的留學生費用(不含中介費用),大致分為三個“檔次”:英國的費用最為昂貴。一位家長約略算了筆帳:出國第一年上語言學校10萬元(人民幣,下同),次年上大學預科10萬元,第三年進入大學(劍橋)讀四年本科每年20萬元,6年費用共需100萬元。如果上的是次一點的大學,大學期間每年至少15萬元,6年學業也要80萬元。
其次是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在澳洲留學的費用比英國便宜一些,每年約合人民幣12萬元;美國、加拿大在10萬元左右。
德國、法國及北歐一些國家是近兩年來頗受中國留學生青睞的“目標國”,高等教育質量高,又不收學費。然而,到德、法及北歐留學,語言上必須“從零開始”,完成在語言學校和大學預科學習兩年的學費及生活費,大約需要人民幣10-14萬元。不過,德國政府允許正式進入大學讀書的外國留學生利用寒暑假打工,靠打工掙夠每年5萬元左右的食宿生活費一般不成問題。
讓孩子打工好不好?
去年底,在廣州一家事業單位工作的鐘先生將女兒送到了德國留學。身為工薪階層,鐘先生夫婦收入并不高,多年的積蓄也全都用于女兒留學頭兩年的費用,他笑稱:“我們把大半副身家都押到了女兒身上,接下來的任務就是繼續攢錢,現在整個心都懸起來了!”
這是大多數將孩子送出國的家長幾乎都正在經歷著的事。接下來,家長們對于留學費用的想法就不太一致,但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供養孩子。一位接受記者采訪的家長說,之所以要供養孩子讀書,是因為自己曾經出國考察留學生的情況,看到那些靠打工解決本科學費的孩子,一般都會影響學業。有的人因為打工占用了時間和精力,拖了學習進度,但這還算好的;還有一部分人因打工收入較高,在賺錢與學習兩者之間顛倒主次,學習大受影響,家長由于不知情還津津樂道孩子有本事,會賺錢。基于這些原因,他認為家長既然選擇了讓孩子出去讀書,就要負起這個責任,否則不如讓孩子在國內讀完本科,再在研究生階段考國外的留學生獎學金出國。
二是讓孩子打工。一位為孩子剛剛辦完留學英國手續的家長告訴記者,之前也有幾位朋友將孩子送出去,他們只能夠提供一部分留學費用,其余的要靠孩子打工解決。這些孩子這兩年分別回來過,聽他們介紹說打工賺的錢能夠解決學習和生活的費用,并且發現打過工的孩子也比較成熟和懂事,感到孩子還是有一些壓力為好。況且國外的孩子同樣也是通過打工解決部分學習費用,別人的孩子行,中國人的孩子就不行?
家長們重新節衣縮食
不管是否讓孩子打工,做父母的一旦為孩子選擇了出國留學這條路,多數人都重新開始了節儉的生活。
鐘先生說,以前出門就“打的”,現在降低水準坐公交車了。這一切,為的是和遠在國外的孩子“同甘共苦”。年輕時過慣了的“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生活,現在又重拾起來,不過那句俗話得改一改了:“松三年,緊三年,松松緊緊又三年”……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