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學畢業生甚至高中學生為對象的各種“海外教育展”、“留學說明會”,走馬燈般在滬上星級賓館、展覽館“粉墨登場”;ACCA(英國特許公認會計師認證)、HIAA(醫療保險資格認證)等國際資格考試也紛紛“搶灘”上海……近一、兩年來,國內龐大的教育市場,如同一塊美味的“蛋糕”,牢牢吸引著國外教育、培訓機構的目光,各種“洋文憑”、“洋證書”層出不窮。昨天,又有一個新概念--“國際學分轉移”被介紹進了上海……
留學新概念:學分轉移
用1年左右的時間,花2萬到3萬元,獲得某專業高級文憑,便有可能直接赴英國大學插讀最后一年,或獲得美國大學2/3的學分優待。這對于上海準備自費赴歐美大學攻讀本科學位的“準留學生”們來說,不能不說是一種巨大的誘惑。
昨天,一家在英國、新加坡及香港注冊的跨國專業學術機構--EEI國際教育考試機構和上海市任職資格考試中心合作推出了又一種“洋文憑”--SCHOLAR國際工商管理及信息技術能力認證考試,目標“瞄準”國內龐大的留學、教育市場。一個新的留學概念“國際學分轉移”,也隨之“登陸”上海。
SCHOLAR所涉學分的領域集中在信息技術和管理科學上,包括編程原理、多媒體技術、電子商務等16個單元,由EEI和上海市任職資格考試中心聯合頒發證書。培訓則委托上海交通大學軟件學院等授權院校舉行。考生在完成全部單元的考試后,可直接以國際學分轉移的方式插讀英國蘭開夏大學、桑得蘭大學、美國國家大學等會員院校,繼續深造以取得學位。為了保證培訓過程的“原汁原味”,EEI還組織了國際性的專家團進行監督,審查教學大綱和考試深度、指定培訓用的國外教材等。
去年以來,滬上海外留學大軍低齡化趨勢愈趨明顯,高中生所占比例日漸升高。EEI看中的正是這塊市場的“含金量”,把目標群體鎖定在高中生、民辦大學學生以及高考落榜生。SCHOLAR國際考試委員會主席威而端先生昨天則表示,相信這種大大降低留學成本的考試,會在中國受到青睞。
“掘金”招數層出不窮
“SCHOLAR最大的市場在中國”。談起今后的發展,EEI亞太地區總裁彭國祥博士毫不諱言搶占中國教育市場的“野心”。而抱著同樣目的、希望在中國教育市場“掘金”的外國教育、培訓機構更是數不勝數。去年以來,這股“掘金熱”表現出越來越多的形式--留學教育展。近年來上海出國留學人員不斷增多,估計每年的留學教育市場在10億元以上。作為最傳統的“掘金”方式,各類“海外教育展”、“留學說明會”也隨著這股熱潮不斷“升溫”。以去年一季度為例,3個月內就舉辦了六七場英國、澳大利亞等國的春季教育展。而去年11月,全球最負盛名的MBA專業巡展在浦東香格里拉剛一“亮相”,場面便異常火爆,美國沃頓商學院、耶魯商學院等59家頂尖學院的展臺,被準備出國領“洋文憑”的學生圍得水泄不通。
留學“直通車”。在眾多的留學名詞中,近日又冒出了個“留學直通車”的新概念。日前,上海大學悉尼工商學院引進合作方悉尼科技大學的最新課程,與滬上留學中介機構攜手,開出了首期全日制“雅思與澳大利亞學分課程強化班”,把部分本應在國外上的課程“搬”進了國,所學學分可直接與國外大學銜接。
國際資格認證證書。CPP(美國注冊專業采購人員資格認證)培訓開始報名!IRCA/ITACA(英國國際注冊主任審核員資格認證)培訓現在招生!PMP(美國項目管理專業人員資格認證)培訓班開課了!這些由國外資格認證機構頒發的“洋證書”,甫一露臉就吸引了眾多白領甚至大學生的“眼球”。
隨著中國加入WTO,國內教育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專家預測,除留學會更方便外,國外教育機構搶占國內教育市場的“招數”也會更加“豐富多彩”。
“國內留學”機會增多
面對來勢洶洶的國外教育、培訓機構,國內大學如何應對?主動與“狼”共舞,競相拓展中外合作辦學領域,使學生不出國門就能達到“留學”的目的,這成為去年以來滬上高校搶占國內教育市場、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人才的新趨勢。對廣大莘莘學子而言,入世之后,這種“國內留學”的機會也將越來越多。
上海交大軟件學院是此次EEI國際教育考試機構的授權培訓方之一。說起這種中外合作辦學形式,培訓中心主任蔣建偉認為“已不是什么新鮮事了”。比如交大管理學院,去年就新啟動數個項目,與加拿大、德國、美國、澳大利亞等國著名高校聯辦國際工商管理碩士、金融碩士、會計碩士。
資料顯示,上海目前已有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等20多所大學與海外的上百所大學合作辦學,合辦的專業有外語、信息技術、商務管理、市場營銷、生物醫學等領域。合作辦學涉及的國家包括美國、澳大利亞、英國、加拿大、瑞典等。
與“狼”共舞,著眼于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管理經驗。如復旦大學與美國華盛頓大學聯辦的EMBA(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引進了新穎的教學評估機制:“A”等和“C”等學生的比例都控制在30%,大大激勵了學生的競爭意識。學生普遍反映:接觸的大都是國際上最新的案例和經驗,受益頗深。
然而,人們最為關心的還是合作辦學的效果如何,“國內留學”的人才能否與出國留學的“海歸族”一較高低?由于合作辦學項目大都填補的是國內的專業空白,屬于緊缺人才,所以未來“銷路”看好。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與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合作,引進了國內尚未開設的物流專業,首屆畢業生尚未“出爐”,就已被多家大型企業搶先預訂。(解放日報記者董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