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美國學習,即使成績考的不錯,又拿了可觀的獎學金,要想申請到赴美簽證也決非易事,一些在美學習的中國留學生如是說。“9·11”之后,申請赴美簽證的難度更大,就連那些已在美國學習,因懼怕回國探親得不到返美簽證而取消行程的也大有人在,還有中國學生這么講。“9·11”的影響實在太大了。美國人不敢乘飛機;美國人輕易不敢開啟信件,說是怕炭疽撲面;美國人不敢逛商場。可對于外國人來說,除飽嘗了這些擔心之外,還平添了一項新內容———美國人限制發給他們簽證。“9·11”打破了美國神話,使美國人失去了安全感。他們真的會為了自己的安全而拒絕外國人入境?中國學生果真害怕出去后再回不了美國嗎?帶著這些疑問,記者與3名在喬治·華盛頓大學(GWU)留學的中國學生進行了面談。王勇是一名精明能干的小伙子。據說在《中國日報》工作時就是打里照外的好手。1997年他來到GWU商學院讀碩士,現在又繼續攻讀博士。仗著自己是GWU學生聯誼會主席見多識廣的優勢,小王底氣十足地說:“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沒有移民就沒有美國。‘9·11’可能會使美國的移民政策做一些調整,但不可能根本改變,因為那不符合美國的長遠利益。能來美國的中國學生都是優秀人才,他們在美國的形象和口碑都很好,美國人不會拒絕中國學生來美國學習。我是樂觀派,對簽證問題不擔心。”“再說,近年來,來美國學習的自費生越來越多,對美國大學來說是一筆可觀的收入,美國人不會不算這個賬,”曾揚是在GWU讀MBA的,三句話不離本行,一開口就敏銳地指出了美國人應該算的經濟賬。曾小姐于天津大學畢業后在深圳工作了好幾年。為了在美國讀MBA,可能要搭上自己的全部積蓄。小王當場替她算了一筆賬,學費加上其他花銷,兩年下來怎么也得7萬美元。“簽證問題我不擔心。我擔心的是安全和美國將來的就業市場。如果美國經濟繼續不景氣,畢業找不到合適的工作,那時可就不好辦了,鬧不好真要‘血本無歸’”,曾小姐對別人替她算的賬未置可否,還有意叉開了話題。譚黎華是今年8月才來到WGU法學院讀碩士的,對于她“二簽”來到美國的經歷依然記憶猶新:“據我所知,確實有的中國學生因害怕簽不到回程簽證而取消了回國計劃。但是我覺得,要想獲得簽證,最主要的是要表現出自信,要讓簽證官感到美國并不是非要移民的地方。我來的時間并不長,美國的學習條件好,咱沒得說。但這里的生活遠沒有中國豐富多彩,讓美國人明白這一點,簽證便容易多了。”通過交談,這3人都認為,盡管他們并不知道美國是否有緊縮學生簽證的內部政策,但憑直覺,“9·11”似乎對中國學生的簽證影響并不是很大。曾揚12月中旬就要回國,這已是她來美一年半時間里的第二次回國了。她的實際行動表明,她對簽證問題還真是不發憷。 (張興慧)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