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學生改分事發能力成績孰更重要
本報實習記者陶然報道本市某著名大學知名學生Z近日因為私自篡改學年成績,東窗事發被學校處分。
Z是該校經濟學院98級學生,共產黨員、院學生會的學生部部長,曾經被《中國青年報》和本報報道。2000年曾經三進國際會堂,2000年5月,他赴瑞士參加第30屆國際管理論壇,8月,他又赴哈佛大學參加國際關系論壇,11月,他又作為惟一一名中國學生代表赴美參加“網絡沖擊2000國際研討會”,今年3月,又到挪威參加全球責任國際會議,并作“中國的科技發展與經濟增長”發言。
然而,上學期末,Z在一次因出國需要去學院教務處打印成績單時,乘老師忙于接待其他人之際,修改了三年許多功課的成績。本學期開學,這件事被學院老師發現。
一個明明前途大好,有能力、有見解的學生為什么會走上舞弊這條路呢?記者費了一番周折找到Z本人,他的解釋是改成績是因為一時糊涂。他的理想是去哈佛深造,可是“國外大學寄來的申請材料上對學分積作出了比較嚴格的硬性規定,特別是想要拿到獎學金更是要很高的學分積”,而他一些功課并不理想,加上經常聽說南方的很多學校學生成績都是假的,心里不平衡。對于這件事,經濟學院黨委副書記明老師給記者的答復是:“事情正在處理過程中,暫時沒有結論。學院正在將處理意見上報學校。學院處理的思想是懲前毖后、治病救人。”他也不愿意透露學院處理的意見。
大學生自身道德規范竟如此薄弱嗎?在分數利益的誘惑面前,道德修養原來是如此不堪一擊。Z表示這件事后他明白了誠實的重要,哈佛大學也一向只招收誠實的學生。以后他不可能再去做不誠實的事。
Z自我評價“不是一個典型的好學生,但也不是差學生”。只是一直以來數學就不是很好。但是他的能力又有目共睹。“分數很有用處,獎學金要用它,找工作要用它,留學要用它,院里提供的機會首先要看它。”一名資深教育專家認為,分數對現在的學生來說,還是很重要的。無論從社會還是從學校內部而言。既然如此,學生就應該把功課學好。社會和學校一直以來對學生的評價標準就是以分為綱,對于像Z一樣能力出眾的學生,是不是應該有其他的衡量手段呢?
另外,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學校也有困惑。該校教務處潘老師認為,按照教委規定和學校條例,改成績如果認定為作弊的話,那么Z將被給以記過以及取消學位的處分。但這件事難以定性,不能一味的認為是作弊。Z也認為他的行為在學生手冊上沒有明確對應的處罰。改成績這種事以前很少發生,但是現在既然發生了,學校方面是不是應該亡羊補牢,完善機制呢?
(注:因該學生尚未畢業,故Z為其化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