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沈陽9月5日電 (李錚 宣朋)繼住房貸款、汽車貸款之后留學貸款作為教育貸款的一項新業務正在逐步向社會推廣,但據記者了解,由于市場空間狹小、社會認同率低,這項貸款業務的前景并不是很樂觀。
在這兩天舉行的遼寧國際教育展上,中國銀行作為在沈陽率先推出留學貸款業務的機構也布置了展臺向與會人員宣傳留學貸款,但與各個中介公司展臺前熙熙攘攘的場面相比,這里就顯得冷清了許多。據中國銀行沈陽皇姑支行的信貸人員介紹:“我們從99年末開始開展留學貸款業務,本著‘部分自籌,有效擔保,專款專用,按期償還’ 的原則,最多提供80%的貸款,單筆最高20萬元人民幣。但是實際情況表明,效果不是很理想,今年以來,我們共提供了300多萬的留學貸款,而同期提供的住房貸款已達2個多億。中國銀行這次來參加教育展就是想通過與中介公司加強合作等方式,打開留學貸款的新局面。”
銀行方面想和留學中介機構合作,但經過記者從中介機構了解到的信息,這恐怕只是“一廂情愿”。一家中介機構的張女士道出了其中的原委:“現在出國留學所需的費用對于大多數人來說,還是比較“奢侈”的。家里有錢的,才會動出國留學的念頭;家里條件一般的,則會望‘ 錢’生畏;家里沒有錢,根本都不會有出國的念頭,銀行做留學方面的貸款困難是相當大的,所以我們中介機構也想不到與銀行合作。”
拋開思想觀念的問題,記者又提出了家里條件不太好卻想出國留學的這一部分人留學貸款的可能性,張女士提出了“兩個風險“的概念,并解釋說:“家長送孩子出國本身就是一個風險,把所有的‘寶’都押在孩子身上,全靠孩子自己在異國他鄉奮斗,有希望但更多的是困難;留學貸款是第二個風險,孩子出國留學,需要高額的生活費用,雖然打工能夠解決一部分費用,但是大部分還需要家長承擔,一邊償還貸款,一邊承擔孩子的生活費用,家長們就會處于‘左右為難’的地步。所以通過貸款的方式籌錢留學對普通家庭來說壓力太大。”
一對準備出國的母女對記者說:“只是聽說過留學貸款,但具體的手續不太了解,而且辦出國需要的手續實在是太煩瑣了,要是再加上貸款,根本就忙不過來,如果錢差了一些就去向親戚朋友借,比貸款來得快,省事。”
留學貸款開展的不好,除了客戶群少,市場空間狹小外,銀行方面還向記者介紹了另一些原因,“留學貸款機制不靈活也限制了它的發展,現在我們只能向已經獲得外國學校錄取通知書的學生提供貸款,不是說任何人想出國我們就貸給他錢,這雖然降低了我們貸款的風險,但另一方面也大大限制了我們的客戶群。如果要把留學貸款做大,盡快解決這一矛盾是銀行所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