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教育部長布爾曼女士近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德國必須調整教育方針,接受新經濟的挑戰。
布爾曼認為,新經濟時代的教育目標應是培養人的自我責任感、判斷能力和定向能力。德國高校在達到這些目標上具有較好的條件,它們專業設置面比較廣,而且學科之間有交叉,這樣學生既能學習有深度的專業知識,也有條件拓寬其知識面。但是布爾曼部長也承認,德國中小學在數學和自然科學的教學方面存在問題,方法比較死板,不善于引導學生獨立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
布爾曼部長指出,聯邦政府和州政府已采取措施,使學校教育和高等教育適應新經濟時代的要求。比如,有200多所學校參與聯邦和州共同推出的旨在改進中小學數學和自然科學課程的計劃;有500多所高校開設了國際流行的學士和碩士課程,用英語授課,吸引外國留學生。布爾曼部長強調,為了迎接新經濟的挑戰,有必要對現行的教育體制進行改革:實行政府撥款與高校教學科研實績掛鉤,改革高校不合理的人事工資制度;調整大學學習結構,使學生在專業學習階段就能參與科學研究項目;盡早在小學開設英語課,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學校在向學生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重視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布爾曼部長呼吁,教授、學生、畢業生和區域經濟應增進對大學的認同感,大學應密切與經濟界的合作,企業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和培訓位置,家長應從小培養孩子的學習熱情,激發孩子的求知欲望。(作者李國強來自中國駐德國使館教育處)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