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際高等教育展已經連續舉辦了三次,據主辦者中國留學服務中心介紹,今年的規模超過前兩次,共有2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余所高等院校和教育機構參加。
兩天時間里,前往參觀咨詢的人達五萬,其中有許多學生和家長是從天津、河北、山東等地慕名趕來的。
留學,似乎具備了一種奇特的魔力,只要打出這面旗來,便可獲得應者云集的效果。
中國留學服務中心副主任邵魏說,留學者在有了出國的打算之后,一開始面臨的最大難題是對國外的情況不了解,教育展則提供了一個與國外的大學和教育機構直接接觸的機會,誰都不愿意錯過。
中國人的留學需求和支付能力的日益增長,使中國成為最具潛力的教育市場。
這對于本國教育資源過剩的發達國家來說,無疑是面對一個非常誘人的“大蛋糕”。
因此,發達國家將教育出口作為刺激經濟的手段,紛紛挺進中國教育市場以圖分羹,這已經是路人皆知的事實了。
本次教育展上,除了美國、英國、新西蘭等歷來的留學熱門國家外,荷蘭、愛爾蘭等國也組織了最得力的大學以龐大的陣容登臺亮相,甚至還有來自南非、塞浦路斯、愛沙尼亞等國家的大學和教育機構。
英國駐華大使館教育文化處和愛沙尼亞共和國教育部則作為政府形象的代表出現在展會上。
可以預見,國際教育市場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這是否意味著留學者有了更多的選擇機會呢?在美國ETS為中國學生赴美制造著障礙的同時,會有另外一個美麗的國家在張開雙臂歡迎你。
如果每年能拿出15萬元人民幣,可以去上英國的私立學校,但是如果只是工薪階層,還有中歐教育與研究協會打出的“本科學費每年1.1萬人民幣”供你選擇。
北京一所知名院校的大三學生小張卻說,他只想去美國讀研究生。
“不錯,去有些國家留學很容易,而且費用會低很多。
但我更看重教育本身的質量和它對我今后個人發展的作用。
如果僅僅為了出去而胡亂抓一所外國大學的話,有可能浪費的是最寶貴的時間,這比多花了錢更讓人無法接受。”
小張強調說,他不是為了出國而留學,而是為了留學才要出國的。
像他這樣目標明確的留學者其實并不多見,在歷次留學展上我們接觸到的學生和家長大多表現出十分盲目的傾向。
許多人在展廳里轉來轉去,手里拿了大堆的資料,卻對自己的自身條件和真正需要一無所知。
有些經濟實力較強的家長盲目地要把孩子送出國去,但是自己的孩子有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 承受壓力的能力如何﹖ 這些問題很少被考慮到。
許多人在有了出國留學的打算后,會求助于中介機構。
但以贏利為目的的中介機構能否在辦理過程中始終站在留學者的立場上為他們考慮?從業人員的素質如何保證?行業服務規范誰來抓? 讓小張感到失望的是,教育展上的美國院校只有不知名的幾所。
而許多前來咨詢的留學者也認為,參展的大學有許多是以前聞所未聞的二三流學校和社區學院。
對此的一種解釋是,一流大學根本不需要到別人家門前來攬人,自會有人趨之若鶩。
這多少讓興興沖沖趕來的咨詢者們感到有些失落,卻又無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