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俞敏洪攜起兩位同伴的手,艱難地在北京建起了新東方,專事外語培訓。經過七年多的苦心經營,民辦新東方學校在創造了眾多的成長奇跡之后,開始紅紅火火地向一個現代連鎖教育集團挺進。但是在高速成長的背后,新東方卻意外地在今春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苦惱……
煩惱來了
昨天,根據人民日報駐聯合國特派記者丁剛發回的消息稱,美國ETS(美國教育考試中心)已向法院正式起訴中國北京的新東方學校,并要求新東方賠償100萬元人民幣。作為國內最知名的民辦教育機構,成立七年來共培訓了25萬余名學員的新東方,究竟出了什么問題?讓我們不妨回頭看一下--
本月早些時候,美國各大學及研究生院主管入學的校長或院長均收到了一封來自美國ETS的信函,這封特別的信函由該中心負責GRE、托福和GMAT考試的三位主席聯合簽署。
信中聲稱,1999年10月至2000年9月,中國大陸考生的GRE成績急劇升高,情況十分異常。考試服務中心認為,這是因為有個別人盜用或未經授權使用了ETS的考試資料。他們建議全美各大學以及研究生院仔細審查中國大陸申請留美學生的成績,不僅要看學生的GRE成績,還要注意其相關成績,進行綜合評價。信中還強調,美國有關機構將全力調查此事,并通過一切可能的政治與法律途徑,尋求問題的解決以及相應的賠償,以維護考試的公正,保障全球各國參加ETS考試的考生權益。緊接其后,人民日報記者在新澤西的考試服務中心采訪時,該中心官員指出,“新東方”是中國大陸最大的提供赴美考試培訓的學校。由于新東方泄漏考題的非法行為,嚴重影響了這項考試的公正性,并使很多通過正常途徑復習應考的學生失去了到美國留學深造的機會。該發言人并且提到,該中心將進一步展開調查,并訴諸法律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希望法院能夠制止新東方學校繼續“盜用考題”、“侵犯教材版權”的行為。于是一時之間,在出國外語培訓方面頗負盛名的“新東方”成了留學生、準備留學的青年們關注的對象,也成了各媒體記者追逐的焦點。
新東方怎么對待
面對美方的說法,此次事件的關鍵一方,“新東方”如何對待呢?
新東方學校認為,國內學生GRE考分劇增的主要原因在“機考”本身。他們表示,作為國內最大的以考試培訓為內容的學校,新東方有責任為考試規范化做出努力,他們期望與ETS達成一個合理可行、符合中國市場規則的版權協議,期待著一個有利于雙方合作的好結果。俞敏宏校長也表示,只有ETS進行有選擇的授權,并以中國學生能承受的合理價格公開出版考試資料,才能真正維護ETS的版權,維護所有考生的權益。
與此同時,新東方負責人也指責ETS乃至一些美國人對中國學生的岐視是“他們造成煩惱”的內在根源,他們認為:美國ETS的這封信函首先對中國學生的誠實性投下了懷疑。其次,由于中美學校成績的不可比性,美國大學錄取外國學生,特別是中國內地學生,主要依賴GRE和TOEFL成績的可比性,ETS的信函要求美國大學不要信賴GRE和TOEFL成績,使得錄取標準的可比性降低。此外,由于中國申請人的誠實受到該信函的影響,其它成績資料的可信度也可能被看低。他們拼命地問,ETS如此對待中國學生,他們公平嗎?
沒有煩惱的成長歲月
成立于1993年10月的北京新東方學校,在短短七年時間里,已從最初三四名員工,二三十名學生,迅速發展成為今天全國最大最有名望的出國考試培訓、國內考試培訓、口語、基礎英語培訓、大學英語培訓及電腦培訓基地。
新東方一直在以奇跡般的速度發展。它擁有一系列令人難忘的教學數據:據不完全統計,在過去的七年中,新東方學校總共培訓學員25萬多人;有幾萬人的GRE成績超過2000分。在全球最高得分榜上,有著許多“新東方”學員的名字。超過三萬名的新東方學員TOEFL成績在610分以上;每次TOEFL考試,都有幾十名學員獲得677分的滿分。中國去美國攻讀MBA的學員,半數以上出自新東方GMAT班。美國、加拿大各地大學校園,遍布著新東方的數萬名校友。
據了解,1993年,新東方創業時教學面積僅只93平方米,而現在,光教學大樓的占地面積就有2800平方米,教職工人數早已從3人增長到現在的300多人,資產更是從1993年的0起點,擴張到現在的1900萬元。據有關報載,2000年新東方的教學收入為9000多萬元。新東方的語言培訓成了國內同行業的一面旗幟,也為他們帶來了相當大的而且是快速增長的財富。
樹大必然招風?
通常情況下,一個勵精圖治的企業,當它處于創業階段時,周圍總會充滿贊嘆和呵護;但是當她茁壯成長、速度過人時,就往往會有許多令經營者痛苦的事出現。當奇跡還在延伸的時候,新東方的煩惱也就來了。
盡管徐小平副校長告訴記者,如何完成一個單一的民辦學校向現代連鎖教育集團的挺進是新東方的夢想,目前他們最大的困難是學校急需新的教學用地,此外,如何實現教育連鎖經營、實現全國性的擴張以及教學產品的多元化,都是新東方直面的挑戰,但是據記者觀察,他們的煩惱遠不僅僅是徐小平所提到的這些“困難”。這次的ETS風波正是一個信號。
俗話說,樹大招風。新東方在同行中成績卓著早已無人置疑。俞敏洪校長總是在新生開學時的講話中說,“忍受孤獨的能力是成功者的必經之路;忍受失敗的能力是重新振作的力量源泉;忍受屈辱的能力是成就大業的必然前提。忍受能力,在某種意義上構成了你背后的巨大動力,也是你成功的必然要素。如果你忘了這些,只是一門心思的學,學到最后你什么都沒了。因為你沒有精神狀態,沒有精神狀態的人活著不可能有成就和創造。”應該說,這種“新東方精神”,才是新東方成功的必然原因。
的確,新東方在英語培訓方面創下了輝煌--徐小平自稱這是因為他們針對英語考試有著爐火純青的輔導藝術;也的確,新東方凝聚了一大批教學人才,走出了一條令其它同類機構難望其項背的道路。但是成長起來的新東方何以隨處可見對于他們的“微詞”?互聯網上就有人針對新東方一些領導人對學校成績的過份炫耀,勸誡新東方:“坦誠地認識到你們的局限吧,新東方只是一個培訓學校而已,別把自己自視過高,否則,摔的會很重。”再比如,當ETS事件發生后,新東方方面希望拿起法律武器來明確是非,但馬上有人提出疑問:面對這次訴訟,難道新東方不應該以此為契機,在對外擴張的同時進一步強化自身的內部規范嗎?
大多數人的擔憂是善意的。他們心里希望新東方成為中國民辦教育一個典范,更希望新東方能成為一個由無到有、由小到大,依靠智慧和辛勤耕耘不斷拓展,不僅讓她的學生走向世界,更讓她的精神、她的經營優勢在國內國際得到發揚光大的民辦學校的典范。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一點,新東方做到了,而且它的開頭開得比誰都好;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這一點,新東方必然知道。那些順勢時缺少應有的“戒驕戒躁”,在膨脹中不斷釀下苦酒的“前車之鑒”,似乎應該引起新東方管理者們的足夠重視。
隱憂在哪里?
這些年,中國的民辦教育事業發展迅猛。眾所周知,這自然得益于經濟的迅猛發展所產生的對人才的急劇渴求。新東方“ETS事件”的背后,到底藏著多少隱憂?
說是圣人亦非完人,但起浪必有風。新東方的ETS事件,在諸多方面應該成為中國的民辦教育機構乃至中國的企業界不得不留心以待的課題。
首先,只要你想讓自己的企業繼續壯大,為企業造就一個響當當的品牌,你就必須自覺地維護品牌的商譽,承擔起應盡的社會責任。巨人集團的史玉柱在把自己“冰凍”了三年后正式復出,要歸還舊賬,他說,他如果不想還錢,他就不可能成為大老板。他的話里頭,不正是一個企業想在這個世界做大做強就必須正視并敢于承擔社會責任的最好例證嗎?
其次,中國正在成為經濟全球化的重要一員,你想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你不與國際接軌,你想做大,從何而來?你的產品你的服務是為誰而做的?你的錢找誰賺的?你繞得開自己,你繞得過你的消費者你的上帝?新東方與ETS之爭的關鍵焦點就在于對于知識產權的尊重問題。現在,事件本身并無定論,我們無權妄評。但就這一事件獲得點撥,讓我們想想如何更進一步尊重國際通行的商業游戲規則,在WTO逼近的腳步聲中對照自己的企業存在的與國際接軌的距離,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我想這不僅僅是新東方也將是無數企業化憂為喜的一個好兆頭。
大家都已經注意到了,俞敏宏在ETS風波乍起時就表示,他們期望與ETS達成一個合理可行最好是雙贏的協議,如果萬一訴諸公堂,他們也愿意在庭內庭外采取積極的行動。新東方在這方面態度的誠懇為她贏得相當不少的得分。
再次,便是在經營管理上“祛病健身”之必要了。企業在經營過程中,疑難雜癥自然很多。
比如,先可以看看企業的管理者是否自負。自高自大對任何企業都具有致命的殺傷力。在創業之初,新東方精神所提倡的忍受孤獨、忍受失敗、忍受屈辱,確實幫了創業者的忙,“讓利于學生,讓利于教師,讓利于管理者,讓利于社會”曾經是新東方成功的法寶。可是,在事業輝煌的今天,新東方的管理者是否還記得自己成功的法寶?
再比如,自身法度是否健全。對于新東方這樣一個處于新生產業類的企業,尤其是民辦教育這樣一個既敏感、又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產業領域,自身法度的建設也是企業長遠發展的基礎,是其是否具有后勁的一個準繩。一個新的產業,一個新的實體,在發展之初,因為他的弱小,雖然在資金經驗方面受抑制,但在社會輿論、法律、管理等等方面往往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支持,因為社會需要新事物發展壯大,而它對社會所擔負的責任相對很小。而一個業已發展起來的企業,對于社會擔負的責任自然增加,對于管理法度方面的社會要求自然更加嚴格。能夠長遠具有生命力的企業,必然要改進和完善自身的法度和管理,提出明確的企業法度準繩,以使企業未來發展具有更堅實的基礎和后勁。ETS事件的發生,給了新東方一次自我完善的機會。
別讓煩惱沒完沒了
對于一個想尋求更大擴張機會的企業來說,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是不可或缺的。對自己負責,對客戶負責,對社會負責,還必須有與國際接軌的意識,才會有更長遠的發展潛力,惟有如此,才不致于輕易陷入諸如此類的麻煩。“生于憂患,死于安樂”,也許,近期的煩惱,帶給新東方,不應當僅僅是煩惱和排斥,更應該是思考和自身的完善,就像一記警鐘。
我們希望中國民辦教育能順利發育,健康成長,希望新東方的煩惱不會沒完沒了。(張然)《市場報》(2001年02月24日第一版)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