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個月,有關留學的教育展非常熱鬧,英國教育展、美國教育展、愛爾蘭教育展、國際教育展走馬燈似地輪番上場。據說,國際教育展在北京還創下了平均1小時1萬人參觀的紀錄。接下來,澳大利亞教育展、法國教育展又將閃亮登場,中國一下子成為國外教育機構眼中的一塊“香饃饃”。 正當我們為能大開“洋葷”而興奮不已的時候,社會上已開始出現“打假”的呼聲。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陳章武副院長最近指出,目前教育全球化仍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面對愈演愈烈的留學展熱潮,我們需要有清醒的頭腦,以便看清問題的另一面。 據了解,目前留學市場的“水份”較多,許多大學打著“世界著名高校”的旗號,但真正的一流名校仍屬鳳毛麟角。英國《泰晤士報》近日刊登了英國1999年度最佳30所大學名單,此次英國教育展中只有10家到場;美國《商業周刊》公布的14所最受企業歡迎的美國大學中,也只有3家參加了美國教育展。專家指出,歐美國家的一流名校由于實力雄厚,號召力強,可以有針對性地選擇留學生,所以一般不必參加教育展。相反,一些二三流學校由于在本國招生不理想,因此想通過國際教育展來開拓海外市場。 國外二三流學校進軍中國教育市場,原本是無可厚非的事,但其中一些學校為吸引生源,自抬身價、假冒名牌的做法卻不應該。日前,記者在某教育展現場看到“劍橋”兩字,原以為是著名的劍橋大學,但仔細打聽后才知道,原來是“文理聯盟/劍橋教育聯盟”辦的一所中學,和劍橋大學是風馬牛不相及。在當天現場,記者還看到了曼徹斯特大學城市大學分校的招牌,但翻看了1998年出版的《世界著名學府》一書,只見到曼徹斯特大學,而沒有“城市大學分校”的說法。 針對留學教育展中“魚龍混雜”的現象,專家提出,教育展只是出國留學的窗口之一,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通過網絡了解國外高校的情況,甚至直接與外國學校聯系已十分方便。而且國內一些名牌大學與國外名校都有聯系,學生可以通過學校直接前往國外就讀。雖然教育展有著面對面交流的優勢,但如果能夠多方調查,多渠道相輔相成,那么才能找到真正合適自己的學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