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了,真的火了!羊城晚報教育官方微信“學大大”近日關于廣州小學生午休的微調查引發各界關注,截至28日下午5時,閱讀量高達68123人次,目前網絡傳播沒有停止,裂變仍在持續爆發……
在這數萬人當中,匯聚著老師們和家長們關注孩子午休的千言萬語,他們有自己的苦楚,有自己的心聲,更有自己的看法,亟須政府有關部門傾聽和給予解答。
1問學校和老師
有沒有管理午休的職能?
有老師提出,應該從學校的職能來界定,該不該承擔午休管理這個責任。對此,老師們搬出了《義務教育法》,指出當中對學校責任的條例規定并沒有看管午休這一項。“學校是教育機構,而非服務性機構,那么提供午休服務便是違法的。”
同樣道理,也有老師搬出了《教師法》,把當中關于老師應該履行的義務一一羅列出來,包括了為人師表、執行學校的教學計劃、履行教師聘約、帶領學生開展有益的社會活動等,但就是不見有照顧學生生活起居這一條。“既然沒有規定,就說明午休管理是無理的要求,是超范圍的要求。”
然而,此次廣州市物價局清理午休費并非自作主張,而是根據《教育部(微博)等五部門關于2014年規范教育收費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的實施意見》中提到的“不得將午休管理費作為服務性收費或代收費事項”這一條來執行的。所以午休管理到底是不是學校的職能,這就得看教育局如何界定了。
2問為什么老師的
休息權得不到尊重?
在老師們給“學大大”的留言中,多數人訴說了自己平日照顧學生午休的辛苦。有個老師說,她每天要負責幫學生分發早餐,看午休,還要上課、開班會、社團、大課間、課后訓練等,經常從早上7點多一直做到下午5點多,中間一丁點休息時間都給拿來看管午休,目前身體已有諸多不適。
“每天中午我都像在打仗一樣。”有位低年級班主任如是描述,12點放學,一路小跑打飯回來就12點15分左右,12點半前狼吞虎咽吃完,然后安頓學生,學生12點35分睡覺。如果15分鐘內沒吃完飯,等安頓好學生,幾乎快一點了,飯菜全涼了,也沒胃口繼續吃了。有時學生調皮一點的,連那15分鐘吃飯時都要停停頓頓的,就要吃兩口說幾句,日積月累,胃炎是繼頸椎病、肩周炎、腰肌勞損、靜脈曲張、咽喉炎等職業病的又一新增教師職業病!
3問小學能不能像幼兒園一樣聘請生活老師?
看著老師們“罷工”情緒這么大,有些家長開始著急了。因為在他們心中,學校是最安全的,老師是最可靠的。這下該如何是好?
有家長建議,學校能不能像幼兒園一樣聘請生活老師,每個班聘請一個生活老師,專門來管理學生的生活。這樣,中午學生還是可以留在學校午休,老師也有時間休息,一舉兩得。至于錢的問題,其實可以讓需要午休的學生家長來埋單,沒需要的照樣可以回家。
“其實目前焦點不在錢上,而在人手上。”有老師提出建議,一是政府購買服務進校園,由街道與學校共同審核資格,簽訂協議,理清責任與義務。老師也參與其中,管理阿姨;二是增加教師編制,設立專職的生活老師,細化教師的專業劃分;三是若以上兩點無法實施,則讓當天值午休的老師提前一小時下班休息。這樣既符合8小時工作制,也能讓老師投入更多的精力到教學中。
4問了解學校午休環境真相嗎?
有老師提出,目前很多學校由于受場地的限制,大多數學生都只能趴在課桌上睡,其實那樣很不利于學生的身體發育,“長期下去可能骨骼都會扭曲。”家長應該重視。
有荔灣區的老師舉例,他們學校有500多個寄宿生,就近入學者占學生總數的20%不到,所以大部分學生都在學校午休。場地狹窄,學生把桌椅拼起來,很多1米4以上的學生在課室里只能睡三張椅子或兩張課桌(拼在一起長約1米,寬約0.4米)。一到盛夏,幾十人擠在室溫35℃左右的課室里,一進去一股熱浪和汗臭就圍涌上來,不到2分鐘就汗流如注。“老師和學生每天在這樣的環境下吃飯和午休,你們覺得好嗎?有發癲癇的學生,會從桌子上滾下來,也經常一個班二三十人一起感冒的……家長們,你們知道這些真相嗎?”
5問政府出錢補貼如何保證公平?
有不少老師談到,之前并不是所有學校都有托管服務,如今政府承諾要埋單,為了公平起見,可能就得所有學校都提供該項服務,否則學校就會被家長罵死。而如果不引進其他社會機構來做,仍然是由老師來承擔,那勢必會把更多的老師“拉下水”,被逼著干的老師會更多,反抗情緒也會更大,這豈不是雪上加霜?如果政府只是補貼原來有午休服務的學校,那就會產生新的不公平。
同樣,由于政府埋單,可能原來不需要午休的學生都要來,本來一間學校只有100多人午休,現在全部都來了,午休的安全誰敢保證?
而也有家長對政府埋單有意見,認為政府用的就是納稅人的錢,初步預算可能需要上億元,這筆開支可不少,但午休只是針對部分家庭的孩子,應該由家長自己負責。
6問為什么有關部門不調研午休管理的民意?
有不少老師調侃道:既然政府部門有心讓老師承擔起午休管理,為什么自己不親自來踐行群眾路線,體驗下老師每天各種各樣的工作?
或者,做一次教師民意調查,聽聽大家是否愿意管理,有什么好的建議, 再將民意表無記名投票方式收回,匯總分析研究方案,采取有效方法解決教師長期勞累重負的問題。他們一致呼吁:教師也需要減負。
7問為什么有關部門不規范托管?
有家長提出,如果學校附近的托管機構正規安全,愿意把孩子送到機構,但為什么這么多年,政府部門就不去管一管呢?
據了解,在托管機構的管理上一直處于真空,工商部門和教育部門互相推諉,沒人真正去檢查過。沒有營業牌照、衛生許可證、消防安全措施等,照樣可以開門大吉。如果相關部門真的重視起來,去規范管理它們,相信會是除了學校的另一條出路,不至于把中午沒條件照顧的家庭堵死了。
8問出了事故,責任誰來負?
恰巧9月26日昆明發生了午休踩踏事故,很多老師坦言平時看管午休時都是提心吊膽,時時繃緊神經,害怕出事。有個老師說,每天中午全校學生大遷徙,從教室轉到睡室睡覺,上下樓梯很危險,有的學生到了睡室還打鬧,隨時都有撞到的危險。“學生是會跑會跳的,一不留神就可能出意外,這時家長就會找上門來問責了……”該老師說,幾十條鮮活的生命,哪是一個小小的老師可以承擔的,只能小心小心再小心了,天天祈禱班上學生別出事,祈禱有朝一日不用再看午休……
“發生昆明的午休踩踏時間,進一步說明學校不具備解決學生午休的條件,無論硬件還是軟件!”有老師指出,事件固然暴露了該校午休管理上的缺陷,但我們應該看到更深層的原因。學校不能把自己沒能力辦好的事大包大攬,教育行政部門要看到這個偶然事件背后的非偶然因素。“政府解決民生問題,市長親力親為著實該點贊,但是購買服務、撥款、提高看管價格等措施都未能真正厘清安全、責任、義務、權益的負責主體!趁著這次的變革,各方都應慎重思考,爭取完善管理體系才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