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9月25號上午9點30分,陜西省延安市延長縣第二幼兒園發生中毒事件。當時1名幼兒死亡,1名幼兒病情危重,8名幼兒和11名教師留院觀察。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現在離事件發生已經過去幾天,事件的最新調查進展如何?
出事的這所幼兒園是所公辦的幼兒園,目前已經停課了。據記者最新了解,陜西延長縣第二幼兒園中毒事件中住院的幼兒和教師上升到28名,1名幼兒和1名教師已于昨天出院。截止目前,延安大學附院住院幼兒1人,縣醫院住院幼兒10人、教師15人。目前所有住院的幼兒和教師病情穩定,個別有頭痛和頭暈的現象。延安大學附院兩名急診科專家已經趕到延長,同延長縣醫院專家及時確定了治療方案,積極開展中毒幼兒和教師的治療工作。目前這些患者主要是一個康復治療,進行吸氧和注射營養液,同時進行定期的檢測,因為目前中毒原因還不清楚,所以院方建議,這些幼兒和老師還是住院多觀察一段時間,防止病毒的反復。
從官方這個層面,中毒原因目前還是不清楚。延長縣衛生局負責人告訴記者,醫院經過診斷,初步推測是氣體物質吸入性中毒,但是是什么氣體目前還沒有調查清楚。因為氣體檢驗起來比較困難,目前樣品已經送到了西安去做檢測。由于幾名幼兒都是在廁所中毒暈倒的,由于幼兒園的廁所是旱廁,也有媒體報道說可能是沼氣中毒。但是延長縣委宣傳部的有關負責人向記者表示,最新的檢測結果還沒有出來,所以不能確定是不是沼氣中毒。到底是什么氣體導致的中毒、究竟是在哪一個環節出問題才導致的中毒,目前還沒有定論,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事故的原因此前基本上就已經排除了食物中毒,現在初步判定是氣體物質的吸入性中毒,因此廁所常見的有毒氣體,氨氣上了被懷疑的名單。
氨氣中毒的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引起中毒的罪魁禍首有可能會是什么?9月26日,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宋文質教授,宋教授表示,根據媒體透露的信息,他認為廁所不應該是問題所在。
宋文質:廁所這個地方可以產生氨氣,也可以產生甲烷,也可以產生氯化氫,第一種和第三種都叫刺激性氣體,但是如果這個廁所不是密閉的,那么我想都不應當是由于這三種氣體產生的刺激性作用或者窒息性作用而發生中毒。氨氣它只要是到了一定的濃度,這個濃度即使不是很高,因為它刺激眼睛流淚,大家都會自動的就躲開了,氯化氫高濃度情況之下,可以產生閃電性死亡,但(在廁所里)絕對不可能,如果說就是氯化氫濃度稍微高一點,也不會引起死亡。甲烷窒息性氣體雖然不含有氧的話,那么這個窒息性氣體,也得達到很高的濃度才能產生死亡,因此這個案例我是覺得廁所不一定有問題。
也就是說,廁所可能產生氨氣、甲烷或者氯化氫,但是這三種氣體都需要達到很高濃度才能致死,但因為甲烷是無毒的,氨氣和氯化氫又具有刺激性氣味,所以一般人聞到這兩種氣體之后會主動的去避害,所以宋教授認為,這個廁所有毒氣體致人死亡的可能性其實并不大。
實際上,宋文質教授表示,除了幼兒園,目前整個農村的中小學包括兒童的家庭這個衛生安全意識都很薄弱,尤其是在農村,有很多比如說農藥、殺蟲劑等等這樣的化學品,也很容易造成兒童的誤服中毒,那這方面的教育實際上是有待加強的。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