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頭、回鍋肉、宮保雞丁……知道用英文怎么說嗎?
近日,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的食堂里又多了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吸引學生、老師們停下腳步,那就是顯示菜價的LED屏幕菜名下多了一行英語菜譜。這份英語菜單的翻譯者是會計分院的十幾名學生,這份翻譯的菜譜同時得到了大部分學生的點贊。
菜譜翻譯有難度
翻遍各類書籍并請教外語老師
9月24日上午,記者在浙江財經大學東方學院的食堂看到,LED屏幕上的中英文雙譯菜單格外顯眼。菜單名均為家常炒菜,如麻婆豆腐、清炒包菜、回鍋肉等均在其中。
現在英語對大家來說已經不是什么難事,但是翻譯菜譜確實不像想象中那么簡單。從一開始與食堂方面溝通到正式確定下英語菜譜近一個月的時間里,負責翻譯菜單的的同學們也學到了不少新東西。
陳夢琪,會計專業學生,也是此次翻譯者之一,她告訴記者:“這次共翻譯了近120個菜名,每個人負責10個左右,先匯總,意見一致的先基本確定下來,分歧較大的就通過上網查詢和老師討論交流等方式確定,最后把這些確定下來的單詞再由多位英語專業教師幫忙把關。”
“因為中西方差異很大,有很多東西我們區分得很開,但西方人看來其實是一樣的,不會分那么清楚,比如炒大白菜和清炒包菜,在英語中大白菜和包菜界限很難定,很多用法都是用Fried Cabbage,但經過與專業英語老師討論還是覺得炒大白菜用Fried Chinese Cabbage,清炒包菜用Fried Cabbage,但實話說區別真的不大。”陳夢琪說。
在滾動的LED屏幕上,如果留意,就不難看到很多讓你眼前一亮的菜名,比如獅子頭是“Large Meatball”,千張包是“Qian Zhang Bun”,回鍋肉是“Double Cooked Pork”……這些也是翻譯過程中同學們記憶深刻的菜名。
“一開始在匯總同學們的翻譯時,我看到獅子頭的翻譯直接是‘Lion Head’,我們都哭笑不得,但是自己也不知道該怎么翻譯,就去找我們分院的老師和英語專業老師,一起查資料討論才找到了‘Large Meatball’,感覺更貼近西方譯法。”陳夢琪說,還有千張包,根本就不知道該怎么翻譯,當時和老師討論時認為有兩種譯法,“Bean curd sheet roll”和“Qian Zhang Bun”,但后來知道它是屬于湖州的特色小吃,最后在一本湖州市的小學教材里發現用的是“Qian Zhang Bun”。
陳夢琪說,教材里用的肯定有一定的根據,所以最后與英語老師商量后一致決定用“Qian Zhang Bun”。
邊吃飯邊記單詞
讓學習從食堂開始
除了詞匯的區別,最大的困難其實是很多菜名的翻譯需要和烹飪過程相結合,而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可能是不太了解。
沈奇,學校食堂餐飲中心的經理,他告訴記者,餐飲英語就像醫學、科學英語一樣,都有專門的詞匯。
“對于菜譜的翻譯,學生可能還有點欠缺,不夠貼切。比如回鍋肉,它的做法簡單地說就是要多次翻炒,就很難翻譯成英語,用‘double’也只是體現了次數。還有高湯面,起先我看到學生們的翻譯是‘High noodles in soup’,可能有點生硬了,不能體現出它的‘鮮’,后來學生多次與專業英語老師求證改用了‘Noodles with double-boiled soup’,感覺貼切了很多。”沈奇說,中國的美食文化確實太豐富,很難在短時間內全部了解。
雙語菜譜推出后,沈奇還特地觀察了學生們的反應:“有很多學生就會特意站在那里看,還會嘴巴念叨念叨起來,還有一些學生會拿手機出來搜索單詞,蠻有趣的。”
沈奇說,學校目前外教雖然不是很多,但之前就見過有外教在食堂就餐的時候,看不懂中文菜譜,只能靠手勢跟打菜阿姨交流,更多時候是有學生陪同。“現在有了英語菜譜,外教也就不用再為看不懂中文菜譜而煩惱了。”
“以后如果有需要,食堂還會組織打菜阿姨學習一些基本的詞匯和外教交流。”沈奇說,該食堂一直有一個“保留項目”,就是讓學生們走進食堂,在食堂也能夠學到知識,就像一個文化角一樣,推陳出新讓大家能夠從走入食堂的那一刻就開始學習。
除了英語菜譜,該院還會通過微博、微信等公共平臺為學生介紹中外名菜、定期進行國內外財經新聞英語播報、組織在課堂上學習西點烘焙等,真正的向國際化教育靠攏,在生活中學習,在小事中學習。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