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版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修訂本)教材是漢語言文學專業指定用書。2006年10月的自學考試將首次采用該版教材。教材主編、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劉勇教授介紹說,此次重新修訂,對原教材部分內容進行了適當調整和修改,有四個特色。
作品篇目代表性強,經典性強,系統性強,覆蓋面強。選材在注重經典的前提下,盡可能地做到全面廣泛,保證讀者有效、充分地把握學習內容。比如,魯迅的《故鄉》、巴金的《家》(節選)、沈從文的《邊城》等都是經典篇目,也是作家的代表作品。
注重培養考生的學習興趣。新教材在編輯時,引導學生閱讀作品,使學生在讀作品時有興趣、有提高,是編者考慮的重要環節。所以,教材不僅附有總體性的學習指南,在每篇作品后面還附有學習提示,詳細介紹作家的狀況,并對所選作品的主要內容與藝術特色進行精要解析。此外,每篇作品還都附有針對性很強的思考練習題,以拓展思路,啟發思考。
所選作品編排有序。理解任何一篇作品,都離不開文學的背景,文學史、文體和作品是三位一體的。因此,新教材所選作品篇目,在編排上既注重勾勒文學史的發展脈絡,又注意體現不同時期重要作品自身的特色;既有文學史階段性的線索,又按不同的體裁分類。這樣編排,便于考生領悟作品。教材按照小說、散文、詩歌、戲劇四種文體編排,分類清晰。每一種文體作品主要按照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時間順序編排,主要是中國現代文學發展的三大階段,首先是五四文學時期的作品,然后是“左翼”文學時期的作品,第三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文學作品。
兼顧學術前沿性與教學實用性。在作品篇目的選擇上,新教材及時將中國現代文學研究領域中的最新成果、動態有效地融入其中,替換或者增加了新的現代文學作品,深化了考生對中國現代文學的認知。同時又注重教學上的可操作性,結合廣大考生的實際水平精選篇目,避免選用過于生僻晦澀的作品,方便考生接受和掌握。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