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招考改革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普遍存在著重智育、輕德育,重知識傳授、忽視綜合素質和個性特長培養,片面追求升學率、忽視因材施教,學生課業負擔過重、校園生活單一等問題,影響了素質教育的深入實施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這些問題的形成,與我國現行的考試招生制度有直接的關系。
濰坊市從2004年開始進行中考招生制度改革試點,2006年在全市推開,形成了“多次考試、等級表達、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的制度體系。
一是改革考試形式。變初三的一次考試為初中三年學生自主選擇一次、再次或三次考試,以自己滿意的一次作為中考成績。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提前參加考試,達到理想等級后,可以利用空余的時間彌補弱科、發展特長,或進行達標課程的拓展學習。二是改革成績表達方式。將學生的考試成績由分數表達改為等級表達,弱化了名次概念。三是改革考試內容。增加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由初中學校對學生道德品質、公民素養、交流合作等方面素質和日常表現,進行過程性綜合評價,評價結果與語、數、英學科等值對待。把實驗操作技能納入考試內容,增強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把體質健康納入考試內容,體育科目考試成績與物理、化學學科等值對待。在考試命題時,增加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考查,減少對死記硬背知識的考查,著重考查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學習能力。四是改革錄取方式。改變原來教育行政部門主導的統一劃線錄取辦法,把招生錄取權放給高中學校,由學校根據自身辦學水平和辦學特色制定錄取方案,實行綜合錄取、特長錄取、推薦錄取。
中考招生制度改革事關學生和家長利益,涉及千家萬戶,不可能一蹴而就。除引入專家力量強化制度設計以外,濰坊每個方案的出臺都要廣泛征求社會的意見,對重大變化事項召開聽證會。同時,強化制度建設,通過審核備案、層層公示、申訴復議等措施,對每個環節實行全程監督。(王桂英 作者系山東省濰坊市人民政府副市長)
推薦內容>>新聞發布會:教育部介紹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文件原文>>國務院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推薦內容>>教育部負責人就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答記者問推薦內容>>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啟動 上海浙江試點不分文理推薦內容>>圖解考試招生改革:新方案說了啥推薦內容>>圖解考試招生改革:五大任務 時間表 重要數字推薦專欄>>考試招生制度改革推薦專欄>>各方解讀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