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京7月30日新媒體專電(記者楊紹功)為呼吁正視校園性騷擾問題,76名廈大校友日前聯署倡議信寄給校長,這讓“廈大博導被舉報誘奸女生”一事再次被推上輿論浪尖。據報道,已有四名女生以受害者身份站出來指控這名博導。
當然,各方現在還在等待調查結果,如果學校真在調查的話。但那張該博導裸身酣睡的照片,是很容易被證實或證偽的。遺憾的是,目前還沒聽到證偽的消息。出現這樣的丑聞,是對高校師德、高校權力生態、相關管理制度的一次沉重拷問。老師本應該是學生的人生向導,高校求學本應是人生的最美記憶,然而不正當的師生關系,把這一切撕得粉碎。
“師生戀”一直是校園、尤其是高校里無法回避的敏感話題,歷史上也有過不少師生戀的佳話。但老師“誘奸”學生,基本與師生戀無關,反倒可以與官員“通奸”相類比,而教師誘奸學生,影響遠比通奸更惡劣。因為“通奸”或許還有你情我愿的利益交換,誘奸則帶著威逼利誘的脅迫,差不多可以歸于性騷擾甚至強奸了。以廈大的事情來看,如果網上舉報屬實,女學生委身男教師,更多是迫于導師權力的淫威。
博導“誘奸”女生折射出扭曲的師生關系。在某些高校里,老師與學生之間并非單純意義上的教與學關系。因為升學和就業等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學生和教師之間甚至存在一種扭曲的依附關系。老師需要使用百般手段對上爭取資源,學生則從導師處獲得資源。給不給批條、帶不帶做課題、幫不幫找工作,都是教師主導資源分配權力的表現。而這些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業、就業甚至人生,個別教師隊伍中的害群之馬,就可以借此對學生進行要挾。
這樣的師生關系中,學生處于弱勢,內無強大的心理,外無有力的奧援,更無明文規定可以藉以自保,讓這些女生如何面對?當然,受害的不只是女生,上海奧數名師性侵多名男生事件中,受害當事人15年后才選擇集體發聲指控。當年他們甚至認識不到,這樣的侵害將給他們帶來怎樣的陰影。
如果當事學生不冒著名譽風險出來指證,這名博導依然可以道貌岸然地站在講壇上。即便有人出來指證,目前廈大對該博導也僅作出中止其博導資格、停止其招生和指導學生的處理。如果高校對類似事件不進行決然處置,不考慮建立防控機制,何嘗不是在縱容下一個“吳博導”?
如果廈大誘奸事件屬實,若不及時對侵害學生的惡例予以徹查并嚴懲,從高校管理制度上進行補漏,而繼續放縱這種扭曲的師生關系,縱容部分教師對學生的權力壓迫,后果必然比“通奸”的影響和毒害更嚴重。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