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各高校EMBA秋季班招生季。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今年不少高校EMBA班的招生情況不如往年,一方面EMBA班的培訓價格不菲,兩年學費最低也要40萬元,有些高校甚至高達100萬元。另一方面,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政府官員和國企高管報名EMBA班的人數明顯下降。
官員和高管來的少了 招生比往年差
“從八項規定出臺之后,官員不太敢出來了。”一名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北京班負責招生的工作人員介紹說。
這名工作人員昨天告訴北青報記者,人民大學商學院2014年EMBA班分別在北京、上海、深圳招生,現在北京班的工作重心是7月底開課的高端精品項目“人大CMPM項目”,每年僅招生20至25人。從今年的報名情況看,基本上沒有政府官員了。這位工作人員稱,自從去年中央八項規定出臺以后,“官員不太敢出來了”。只是因為與一些部門的合作關系,大型國有企業仍會輸送一些中高層的管理人員參加EMBA的相關培訓。
而據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上海教育中心的招生工作人員介紹,今年他們春季班的招生情況也沒有往年好。該招生工作人員稱,去年11月開始招收2014年春季班學生,原計劃于今年5月舉辦開學典禮。但是,深圳班的招生情況不是很好,今年5月正式開課以后,僅形成了30人左右的班級,只好將開學典禮時間推遲至7月22日,將深圳班、上海班和北京班的所有學員集中在一起,在北京舉辦。
另據了解,今年人大商學院EMBA班(上海秋季班)的招生情況也不好,目前已有37名學生報名,另有6名學生要在7月份赴北京參加入學資格考試,班級總數也就43人左右,“都坐不滿一個班”。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某知名商學院教師告訴北青報記者,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對一些二、三線的商學院影響最大。因為自去年以來,地方政府、國有企業都收緊了“領導公費讀書”的口子,限制比較嚴格。“這些二、三線商學院今年招生都挺困難。”他說。
EMBA學費連年漲 最高近百萬
北青報記者發現,EMBA班的收費價格不菲,學費最低也要40萬元,有些高校甚至高達100萬元。據了解,國內各商學院的EMBA學費連年飛漲。長江商學院的學費是65.8萬元,是10年前的2.63倍;清華經管學院今年的EMBA學費為56萬,幾乎是7年前的2倍。
在北大光華EMBA項目的網站和招生簡章上沒有關于學費的介紹,只提及報名以及考試需要現場繳納1500元人民幣。但是,在光華國際EMBA項目的介紹中表明學費為15萬美元,約合近100萬元人民幣。費用包括了學費、教材、案例材料以及授課期間的住宿和部分膳食費用。在22個月的學習周期中,除了北京,學員還將前往上海、香港、美國芝加哥、加拿大多倫多等城市學習。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EMBA課程的學費為58.8萬元,報名費為1800元,不含食宿和交通費用。香港城市大學EMBA中文班全期學費為港幣59.7萬元,約合人民幣47.9萬元。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EMBA班的學費為46萬元,包含聽課費、講義費等,但是學生的差旅費、食宿費需要自付。
EMBA招生時公布的學費,一般不包含海外上課所需的國際旅費和食宿費用。但實際上有的EMBA學生為了讀書,在單位和學校之間飛機往返,加上酒店住宿、去國外考察等費用,在學費之外往往還要多花十幾萬乃至幾十萬元。
某知名商學院老師透露,商學院,包括四大一線商學院,普遍與一些部委、政府機構有合作,向身為政府官員的學生收取的學費通常打了很大折扣。
EMBA招生考試形同虛設
北青報記者了解到,EMBA班的招生入學考試并不嚴格,基本上形同虛設,即使沒有時間按時參加考試,提前考試或者入學以后再補考都是允許的。
昨天下午,北青報記者以有意報考EMBA班的企業管理者的身份致電某大學商學院EMBA班招生工作人員,稱沒有時間參加7月份的入學資格考試,對此,招生工作人員表示,學生可以先到校上課,八九月份會組織補考,“肯定能通過”。對于10月份開學的人大商學院EMBA班(北京秋季班),有意向報名的學生也可以在7月份提前參加考試。北青報記者發現,無論深圳班、上海班還是北京班,在招生簡章里沒有明確計劃招生人數。招生工作人員稱:“報名者越多越好。”
口述
一位曾三次上過EMBA暑期班的央企經理稱—最重要的是“交友實戰”,兩天課拓寬十個人脈沒問題
我上的EMBA班里的學員組成四分之一左右是官員,其余基本都是商人,商人中大部分又來自大國企,每一個班里都集聚著各式官商人脈圏。
我曾上過清華的電商班、北大農企班、北師大的經管班,我的同班同學中不乏政府官員。在這樣一個“高上大”的班級里,學習甚至學歷都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交友實戰”,對我們來說,我上這些班是為了補自己的短板,尋這方面的合作者,商人上EMBA的目的多為人脈,而官員對學歷和人脈的需求皆有。我上的這幾次短期EMBA班還是很有“效果”的,尤其是在人脈上,兩天課拓寬十個人左右的人脈完全沒有問題。
EMBA的學費一向不低,我上過的這幾個暑假短期班全都要上萬的學費,但短期班僅做培訓,最終拿不到學歷,而全期帶學歷的EMBA班,學費一般為10萬到50萬元不等,課程多為一年半到兩年,每個月四五天課。雖然價格不菲,但很值得,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人脈,還能拿到證書。班里商人“同學”的學費基本全由自己埋單,但官員“同學”的學費則部分或全額由單位交,他們到一定級別就不用出學費了。
至于EMBA班的入班門檻有多高?實際上基本上只要符合“有錢、有權、有名氣”這樣的條件,或“籠統地要求五年以上的公司老板”就能進。
聚焦
曾有提案建議禁止官員就讀EMBA
根據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項目網站的數據,光華EMBA校友的構成中,來自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的學員占了7%,來自私營企業和民營企業的學員則有49%。在清華大學經管學院EMBA項目的網站上也有這樣一段介紹:“清華EMBA學生主要是國內外知名國營、民營、跨國公司的高層管理人員以及現任政府官員。”
“官員就讀EMBA可能助長‘官商勾結’的不正之風。”今年初,民革廣東省委預備向省政協大會提交的一則提案激起廣泛討論。該提案對現實情況表示了擔憂:EMBA更大程度上是給商界人士和官員搭建一個以“平等身份”相互結交的平臺,互相輸送利益,“學不學、學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在一起混混”。提案同時建議中紀委和監察部門頒布官員就讀EMBA的禁令;限制官員就讀純粹的企業經營管理類的學位或專業,并鼓勵官員根據工作性質進入政府學院或政治學院在職就讀MPA(公共管理碩士)。
追溯
高官學員曾是EMBA招生噱頭
EMBA,即Executive MBA,直譯為高級工商管理碩士。EMBA獨大是一個“中國特色”的現象。在歐美商學院中,占主流地位的是MBA教育,而不是EMBA,例如哈佛商學院就沒有EMBA項目。
為什么會有眾多商界人士選擇就讀EMBA?某上市公司管理人士坦言,“混圈子”、“搭官員”是EMBA學員花高價讀書的普遍目的。
北青報記者查詢發現,在2010年左右,各校對于EMBA項目的招生宣傳多以校友中人大代表和政府官員的數量多少為噱頭。在2010年中國科技大學EMBA開班時,不少媒體對于與企業精英一同來上課的20多名政府官員進行過大力宣傳,在當時確定已入學的名單中,“市長”便有三位,其他級別的官員更是不少。
但是,以“政府官員”為噱頭的宣傳近些年已經逐漸冷淡,“一方面與EMBA越來越廣為人知有關,一方面也與一些‘不光彩的學員’有關。”一位從事過EMBA培訓的業內人士分析。據媒體的公開報道,原中紀委委員、中核集團原黨組書記和總經理康日新是2002年清華大學首屆EMBA學員,2010年,康落馬,后被判無期徒刑。而原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證監會副主席王益還是北大光華管理學院的博士生導師,并協助創辦了光華EMBA。有報道稱,王益對光華早期的EMBA招生作用甚大,很多學員都是沖著他的身份來的。2010年6月,王益因受賄被判死刑,緩期兩年執行。
2013年清華EMBA秋季班
學生所在單位性質分布
外資或外資控股企業
5%
其他類型企業
2%
國有或國有控股企業
35%
政府和事業單位
9%
股份制企業
7%
民營或私營企業
42%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