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考試 萬人同行
——盲人李金生“破冰”普通高考
身為盲人,李金生用一步步走來的艱辛,爭取到參加普通高考的權利,為全國1700多萬名盲人帶來了福音,為那些渴望知識、渴望通過讀書改變人生的盲人推開了一扇窗。
“語文0分,數學0分,外語8分,綜合50分,總分58分。”6月25日零點,河南首位盲人高考考生李金生,得知自己的高考成績后十分失落,他沒想到自己的分數這么低,擔心自己的成績公布后,又將有許多人質疑他“炒作”、“浪費公共資源”等。
這與6月7日李金生意氣風發的形象形成鮮明對比。當天上午,李金生走進高考考場前,他的盲人朋友拉起“熱烈慶祝盲人李金生參加高考”的條幅,燃起鞭炮,敲鑼打鼓。李金生胸口佩戴著大紅花,紅花下面是兩張紅紙條,分別寫著他的名字和“一人高考 萬人同行”。
李金生對自己語文、數學兩科交白卷很遺憾,但他認為自己參加普通高考的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我是盲人參加普通高考的推動者之一。”李金生認為,“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教育公平的陽光能讓失明的盲人感到內心溫暖。”
除了李金生,今年還有上海、甘肅的兩名盲人考生參加高考。他們3人成為盲人首次參加普通高考的見證者。
“知識改變命運,對殘疾人更是如此!”
6月24日上午,快遞員為李金生送快遞時,戲說道:“你最近的快遞少多了!”之前李金生為給自己以及其他盲人維護教育公平,多次通過快遞形式向相關部門發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行政復議申請書等材料。
除了通過信函推動,李金生還多次直接找相關部門。為加快河南盲人獲取自學考試資格的進程,從2000年11月到2002年2月,他多次反映,并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2002年2月,李金生如愿領取了中醫專業大專自學考試準考證。
李金生出生于河南省確山縣一個貧困的農民家庭,6歲時被樹枝絆倒,右眼被硬物戳瞎。他不愿因殘疾而自暴自棄:“我要出人頭地,知識改變命運,對殘疾人更是如此!”
小學、初中、高中,李金生一直努力學習,成績名列前茅。他希望自己能考上大學,從此成為“吃商品糧的”,然而現實讓他夢碎。
“當時只有五官端正的人才有資格參加高考,我不是。”1988年高考那天,李金生躲在沒人的地方放聲痛哭。
擦干眼淚后,李金生依然堅信知識改變命運,他選擇自學中醫,但因為家窮,學業斷斷續續。他熬夜看書,母親怕他把左眼也看壞,多次勸他休息。他就先關燈,母親一走,又開燈看書。
由于眼睛疲勞等多種原因,1994年6月,李金生左眼視網膜脫落。難以承擔高額手術費用,讓李金生的左眼逐漸失明。
“高考是法律賦予殘疾人的權利”
“不到長城非好漢,不參加高考也不是好漢。”2012年11月,李金生與另一位盲人朋友爬上了長城最高點,“我問過很多身體健全的人,他們嫌累,都沒爬到長城最高點。”
“我們盲人爬得上長城,也能參加高考。”李金生經常拿天津市盲人律師楊永江當例子,楊永江自學法律,通過了比普通高考還難的全國統一司法考試,被稱為“活法典”。
“最重要的是,高考是法律賦予殘疾人的權利。”對《殘疾人保障法》爛熟于心的李金生告訴記者,我國2008年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第五十四條規定,國家舉辦的各類升學考試、職業資格考試和任職考試,有盲人參加的,應當為盲人提供盲文試卷、電子試卷或者由專門的工作人員予以協助。
中國已履行的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是李金生手中另一張“法律牌”。李金生說,2008年生效的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公約》規定,基于殘疾的歧視包括一切形式的歧視,涵括拒絕提供合理便利。
盲人按摩師生意日漸慘淡的現狀,也是李金生積極為盲人爭取參加普通高考權利的原因之一。大學以自主命題組織考試的形式招收視障生,被稱為“單考單招”,視障生只能選擇針灸按摩、音樂等極少數專業,而事實上絕大多數視障生只能選擇針灸按摩一個專業。
在李金生看來,近十多年來,針灸按摩成了盲人的主流職業之一,一干幾十年,老的不走,新的又沒有其他工作可做,這個行業越來越飽和,如果再不為盲人開發新的工作種類,盲人針灸按摩師將越來越難干。
“目前中國有1700多萬盲人,整體文化水平日漸提高,尤其是一些年輕的盲人,他們對針灸按摩、音樂不感興趣,如果允許他們參加普通高考,他們就有機會考入普通大學,學習自己喜歡并擅長的專業,干自己喜歡的職業。”李金生認為,允許盲人參加普通高考,將為越來越多的盲人自立自強創造更好的基礎,“今年普通高考,有一位盲人考生參加了普通高考,考分超過當地一本線15分,這其中就有我的推動作用。”
“我是普通高考的盲人‘試驗品’”
李金生的按摩店位于駐馬店市文化路中段,店里擺放著9張按摩床,李金生吃住都在這里。
李金生經常上網,瀏覽關于自己的新聞。今年高考,他的語文、數學交了白卷,很多網友為此質疑他“浪費公眾資源”。
2008年修訂的《殘疾人保障法》規定,國家的各類升學考試,應為盲人考生提供包括專用試卷在內的便利。這讓李金生萌生了參加高考的想法。因此,從2013年底開始,他就決定爭取這項權利。
李金生的試卷、考場均屬“私人定制”,在北京印制好,由5名工作人員用專車押運到確山。他所在考場內只有他一名考生,兩名監考老師、一名懂盲文的“答疑員”為其服務。
李金生并不認為自己浪費了公共資源,現在國家經濟實力強了,應該多考慮盲人了,“以往也有些高考考生也交白卷,為啥沒人說這些身體健全的人浪費公共資源,而要把矛頭指向我呢?”
李金生希望相關部門在今后組織盲人參加普通高考時,沒必要安排5人為其服務,一個人就行了,也沒必要安排單獨考場,可以跟普通考生安排在同一考場,“在保證公平公正的條件下,盡量厲行節約。”
對于“炒作”自家按摩店生意的說法,李金生忍不住提高了反駁的聲調,“我的按摩店在駐馬店市開了12年了,大部分市民都知道,我們店里的按摩又不是可以郵寄到外地的商品,我還需要去炒作嗎?”
在李金生看來,出現“白卷”的重要原因是相關部門沒按他的要求提供電子試卷,而用他不擅長的盲文試卷。
由于半路學盲文,后來又用錄音機、電腦等工具替代了盲文,李金生對盲文不熟悉,考語文時,他用2小時35分鐘才摸完考試注意事項,第一道題沒摸完時間就到了,因此才交了白卷。而數學他只認識盲文的1至10等10個阿拉伯數字,其他公式、符號的盲文都不認識,也交了白卷,“第一天連交了兩張白卷,我壓力大,也擔心自己考零分會為盲人普通高考帶來負面影響,第二天文綜、英語也顧不上看題了,直接蒙答案。”
“寫盲文卷,得用寫字板套在卷子上,拿盲文針一個一個戳,速度慢。”李金生說,自己2007年就開始用電腦上網,一個讀屏軟件就能讓他瀏覽信息,用五筆字型輸入法敲字符也比寫盲文快得多。但即便今年為其發放電子試卷,李金生估計自己也只能考200多分,“高中畢業很多年了,都忘了。”
“我是普通高考的盲人‘試驗品’,今年是第一年,出現些細節問題也能理解。”李金生在高考結束后,準備將自己的意見整合后交給相關部門,希望進行改進。
李金生自認為最驕傲的事情并非是靠雙手掙了一家按摩店,而是為盲人爭取更多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作出了有成效的努力,“兩個國家級的,一個省級的,我是河南省第一個參加自學考試的盲人,第一批參加全國普通高考的盲人,同時也推動了全國盲人醫療按摩考試出臺電子試卷。我還要推動全國普通高考推出電子試卷。”(記者 劉盾)
【短評】
難能可貴的第一步
李金生的高考難能可貴。身為殘疾人,他用一步步走來的艱辛,爭取到今年參加普通高考的權利,開啟“視障考生參加普通高考元年”,為全國1700多萬名盲人帶來了福音,為那些渴望知識、渴望通過讀書改變人生的盲人推開了一扇窗。
國家幫助李金生參加高考的行動難能可貴。為他參加高考提供盲人試卷、準備專門考場,讓成千上萬與李金生一樣的盲人考生,有望通過高考進入普通大學,在其他專業領域深造,進而擺脫按摩、音樂等傳統職業的束縛,享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機會。
然而,邁出了這難能可貴的第一步之后,“李金生”們能夠走多遠,無疑是我們更為關注的。盲人參加考試如何更加合理便利,能否給盲人考生提供更便捷的電子試卷?普通高校有沒有條件接收盲人考生?社會就業會不會給盲人大學生機會?這一系列的問題,將繼續考問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的為民、便民服務能力。
保障盲人的平等受教育權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除了考試環節的變革外,在盲人如何上好學、如何就好業等方面,仍需出臺更多制度性細則。我們需要關注的不僅僅是“李金生”們的參考權利,還要關注他們的整個人生質量。(郭炳德)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