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南昌6月19日電(記者楊榮榮、沈洋、廖君)再過幾天,各地高考分數將陸續公布,高招錄取將全面啟動。加分是否合理?閱卷如何確保公正?作弊考生能否被查處?招生程序是否公開?
作為最受關注的人才選拔方式,公平公正永遠是高招繞不開的話題。
【熱點一】高考加分:瘦身、爭議中如何彰顯公平?
江西宜春“奪刀少年”柳艷兵因傷錯過了高考。為了褒獎柳艷兵,教育部作出對其實行單考單招的決定,多所高校也向其表達破格錄取的意向。盡管不是直接加分,但對柳艷兵的“優待”,讓已經存在爭議的“見義勇為”高考加分政策再度引發社會關注。
今年仍有北京、四川、海南等13個省份保留思想品德突出者以及見義勇為考生高考加分的政策。對于“品德加分”的爭議一直沒有停止,褒獎柳艷兵似乎為品德加分提供了一些合理性注腳,但最終,“美德與公平”之間如何把握最客觀的評價標準、高校是否認可品德加分還有待觀察。
值得欣喜的是,多省市取消或縮減奧數、科技、藝術等傳統加分項目。許多家長認為,此舉將起到風向標的作用,家長和學生們不再一門心思追逐競爭成績,藝術類也不再是高考的捷徑,這些將使高招更加公平。
【熱點二】高考閱卷:如何兼顧效率和公正?
“作文組一天要求評完600份,每天八小時。一個小時評70多份,大概不到一分鐘評一篇。”近日,有閱卷老師向媒體反映高考閱卷時間太緊,對考生不公正,讓廣大考生和家長感到擔憂。
盡管每一個省份的閱卷情況不同,閱卷老師人數、考卷數量、閱卷進度安排都不一樣,但時間緊張是較為普遍的問題。多名參與高考閱卷的老師告訴記者,為了避免出現誤判,各地制訂了三評制、四評制等多種評卷制度,但因為時間太緊,難免會出現紕漏。
每一份高考試卷都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考生的命運。專家認為,負責評卷的機構有責任盡量剔除不公平的人為因素,比如抽調更多的閱卷老師,適當推遲分數公布時間等,以便讓每一位老師有充分的時間去閱讀考生的答卷。至少在高考閱卷層面,除了效率,更要兼顧公平。
【熱點三】成績復查:試卷誤判糾錯機制能否更加完善?
高考閱卷工作落下帷幕后,高考成績預計將集中在6月下旬公布。除了查詢成績,對分數存疑的考生往往會選擇成績復查。各地都規定,在高考成績公布的一定期限內,考生可經過書面申請成績復查。
據了解,今年與往年高考成績復查工作基本一致,考生提交復查申請時間較短,而復查內容一般為答題卡與掃描圖像內容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漏評、卷面總分漏記、錯記以及錄入差錯等,評卷員對評分標準的執行情況不屬于復查范圍。
然而,縱觀近幾年“數學1分”“招辦以時間不足、規定如此等理由拒絕考生查看試卷”等事件,不少家長、學生呼吁,有關部門需要思考,在高考成績查詢階段,如何建立完善糾錯機制,讓公平和效率共生共贏。
【熱點四】高考作弊:能否都被查出來?
近日,被媒體爆出的河南杞縣替考舞弊案讓號稱“史上最嚴”的高考破綻百出。擔負最公平公正人才選拔考試重任的高考,因為內部人員被買通,使得“無線電屏蔽”“指紋驗證”等一系列嚴格舉措失靈,一舉將高考拖離公平軌道。
“無線接收筆”“隱形耳機”“信號發射車”……今年,部分省份通報了高考期間查處的作弊案件,顯示出高科技作弊漸成主體,設備堪比007。同樣,隨著越來越嚴格的“反作弊”高科技手段在考場紛紛登場,貓鼠游戲仍在持續。如何為考生創造公平競爭環境,依然考驗有關方面的智慧和能力。
“買通監考老師是關鍵”“能替考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大學生也要賺點零花錢”……在所有技術手段之外,人是最關鍵因素,尊重規則、恪守原則、嚴格監考是守衛公平正義最重要的防線。
【熱點五】高招過程:能否在陽光下運行?
近日,教育部“陽光高考”平臺網站開始對各高校自主招生、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等特殊招生錄取名單進行公示。與往年只公示考生姓名、中學及其項目不同,今年首次增加了每名考生的招考成績以及加分情況,此舉標志著高校招生進一步走向陽光化。
近年來,自主選拔錄取、保送生、藝術特長生、高水平運動員等特殊類型考生的錄取,因為“存在操作空間”,成為“特招”腐敗的重災區,一直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和質疑。甚至在一些高校,每人每年給高校捐資便可成為“校董”,獲得相應的“點招”指標。
高考前夕,教育部發布《關于做好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執法監察工作的通知》,著力加強對招生權力的制約,重申嚴禁出臺含有違規“點招”錄取等與國家招生政策相違背的招生辦法,對于復查中不達標或通過“點招”等途徑違規錄取的學生,一律不予學籍注冊。
“點招”等招生腐敗如同毒瘤,需要猛藥醫治,陽光公開是良方。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宋乃慶表示,要健全各項權力制約和監督制度,通過加強制度建設、嚴格管理,讓招生全過程在陽光下運行,才能取信社會。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