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華變白富美”成為網上的熱門話題,一些清華女生曬出自己剛入學和將畢業的對比照片,網友評價稱“上完大學,變成‘女神’了。”清華大學招生辦官方微博也轉發推廣了這次曬照片活動。高校招生宣傳季已經到來,諸多高校想出各種辦法吸引考生和家長的關注。不少高校在多種社交平臺上用美女圖片賺盡眼球,先吸引考生的關注,再講學校的辦學實力,高校的“女神營銷”模式已漸漸蔓延開來。(6月18日《廣州日報》)
從“人大校花”到“武大女神”,從高校官網爭曬“養眼照”到“學姐在xx大學等你”,“女神營銷”逐漸成了各大高校吸引眼球和生源的法寶。而當清華大學的官方微博曬出女學生照片,并強調上清華變“白富美”時,很多網友還是表示“驚呆了”。
其實,曬出照片的清華學生從“黑土”變“白云”并不稀奇,俗話說女大十八變,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和閱歷的增加,女生在大學期間變得更美更有氣質,是十分正常的。對于“上清華變白富美”,網友們的驚訝或許更多在于,國人印象中嚴謹、神圣的知識殿堂,居然將“白富美”作為招生宣傳的看點。網友不禁質疑,難道讓學生成為“白富美”就是大學教育的意義?難道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這些著名的重點大學,招生時最吸引學生的,就是校花和女神?
作為中國一流的高等學府,百年來,北大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影響著世人,清華以“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濡染著學子。而如今,清華打出“白富美”的旗號,卻讓人嗅到了一絲庸俗的氣息。在筆者看來,“白”和“美”是學生的容貌,與大學的好壞無關。至于“富”,曾任耶魯大學校長的施密德特就說過:“把經濟上的成功當成教育的成功,是人類文明史最大的笑話。”由此來看,清華的宣傳沒有突出大學教書育人的本質所在,而是放大了世俗的金錢與美貌。直言不諱地說,這樣的宣傳讓清華有些“掉價”。
其實,在大學招生之際,為學校做宣傳本無可厚非。在我們的大學紛紛進行“女神營銷”時,耶魯大學的招生宣傳片也在網絡上走紅。看過這個宣傳片的網友紛紛留言,表達對耶魯的向往和對耶魯學生的羨慕。在這個名叫《我為什么選擇耶魯》的宣傳片里,呈現的是如家一般舒適的宿舍,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豐富多樣的食堂,活躍的娛樂室,有海量藏書的圖書館,有先進的實驗室……而這些就是片名“我為什么選擇耶魯”的理由。也許這樣的宣傳片,也從另一個側面表明,一所大學應該以什么來吸引生源。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大學》的首篇,便道出了學習的目的。而大學,就是讓學子們日新其德,完善自己的地方。偶爾曬曬校花,我們可以當做無傷大雅的調侃,但紛紛以美女來吸引眼球,甚至吸引生源,我們則當反思。女神營銷在大學流行,或許正是庸俗文化在教育上的一個映射。在這個功利化的時代,金錢成為衡量成功的標準,人們陷入庸俗文化的泥沼之中。我們期待的是,大學作為精神上的一塊凈土,堅守人文與道德的底線,培養“明德、至善”的精英。若以“白富美”為招生口號真的走紅,那是教育的悲哀,也是整個社會的悲哀。(姚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