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學生集體體驗溺水的教學內容驚現河南一小學課堂上,此另類教學法經媒體報道后引發爭議,有網友認為,親歷比簡單的說教管用,也有網友認為防溺水不能止于集體體驗。對此,6月16日,校方負責人接受采訪時稱,這樣做,主要是用疏導的方式引導學生們不要下河玩耍,讓他們認識到下河玩耍的危險性,通過實驗,大多數學生對玩水、溺水產生了恐懼,教學目的基本達到。另外,這只是夏季學校安全教育課系列內容之一,除了體驗溺水外,學校還經常給學生講解珍惜生命的意義,并定時安排老師去河邊巡查,以督促學生遠離危險。
16日上午,記者在河南省偃師市首陽山鎮前紙莊小學的安全教育課堂看到,按照一定間距在教學樓前廣場上列隊的近百名小學生,每人面前都放著一個凳子,凳子上放著一盆水,在老師講了動作要領后,一聲令下,小學生齊刷刷地彎腰俯身把臉扎進水盆里,有的學生臉部剛浸入水中便出來了,有的學生臉部浸水的時間稍長一些。抬起頭后,有的學生趕緊用手擦臉上的水,有的學生面面相覷,頗為難受。
“剛才我把頭伸進盆里的時候,無法呼吸,不能睜眼,不能喘氣,非常難受,如果再堅持一會的話,肯定沒有生還的機會。”緩過神后,五年級學生龍龍說,通過親自體驗,了解了溺水的可怕,以后一定不會再去河邊玩了。
“頭扎進水里,鼻子里也灌了水,眼睛睜不開,很難受。”另一名小學生侯心怡則說,其實自己以前嘗過溺水的滋味,有一次在浴池洗澡不慎摔倒,頭淹沒在水里,很可怕,所以他一般不玩水。
采訪中,記者發現,體驗溺水果然讓學生們感受深刻。
校長張利佩介紹說,進入夏季以來,學校每周一都會組織開展一次這樣的安全教育,每次6個班級的96名學生都會集體列隊進行,這種安全教育課已經持續了兩年。
張利佩說,她小時候有一次掉進水塘,什么都不知道了,直到第二天下午才恢復記憶,至今關于那段記憶始終是空白的。
“雖然說當時沒有溺水身亡,但是給我造成了終身的對水的恐懼。因此我想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孩子們,去河邊玩水是非常可怕的。”張利佩說,學校距離洛河很近,雖然每到夏季,都會和學生簽訂不去河邊玩水的防溺水協議,但是效果甚微,所以增加了體驗溺水的安全課內容。“大禹治水就是疏導而不是圍堵,我就想,能不能借鑒一下,放松對孩子們的控制,引導他們不要到河邊去,讓他們自己親身體會一下河流的危險性,水的危險性,認識到溺水的可怕。”
張利佩稱,溺水體驗活動開展以來,效果明顯,大多數學生從心里對玩水產生了恐懼,不再上河提玩耍了。盡管如此,學校并未放松警惕,除了經常給學生們講珍惜生命的意義外,為了防止個別調皮的學生偷偷跑去河邊玩水,每天中午12:30以后的3個小時里,學校還安排老師到河堤上巡查。“我們的目的就是為了減少學生溺水的現象,讓孩子們平安地成長。”
采訪中,張利佩稱學校除了夏季讓學生體驗溺水的安全教育外,冬季時,還有防火消防的演練,春秋季則主要進行交通安全方面的教育。通過系列安全教育課程告知學生們,要增加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珍愛生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