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5月6日電 (記者 杜燕)三年內,越來越多好學校將辦到市民家門口。從今年9月1日起,北京140所普通小學一年級的新生將在大學或知名社會教育機構派到學校的“藝術校長”或“體育校長”帶領下享受到最優質的藝術和體育教育。
伴隨著北京市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北京市教委出臺了一系列措施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供給。其中,北京高等學校、社會力量參與小學體育美育發展工作便是其中一項措施。今天,在北京西城區紅蓮小學,北京舞蹈學院與所支持的13所小學簽署合作協議,由此標志著該項工作正式啟動。
據悉,從2014年9月1日起,在全市義務教育階段的140余所普通小學實施,重點從一年級新生開始,采取滾動方式至2020年,并逐步普惠到小學其他年級。
來自北京20所高校以及國家大劇院、中央芭蕾舞團、北京京劇院、中國合唱協會、中國音協管樂學會、駐京部隊等社會力量,將通過在小學掛牌基地學校、特色學校、藝術家工作室、體育俱樂部等方式,開展支持體育、美育特色發展工作。
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一直以來,體育藝術等專業類課程匱乏、師資力量不足是大多數普通學校特色發展的瓶頸,日益無法滿足越來越多家長對優質教育資源的渴望。
他表示,此次啟動社會力量支持普通小學體美發展,是首都基礎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組合拳”的一部分——不斷增加社會優質教育資源的供給,通過“優質均衡組合拳”進一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間差距,整體提升北京市中小學的發展水平,滿足民眾對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打造更多的“百姓家門口的特色學校”,讓家長能夠看到,即使是身邊的普通學校,同樣不乏優質的教育資源。“今后更多的學生在家門口的學校就能接受到高水平的素質教育、感受到最濃郁的文化氛圍、享受到最優質的體育和藝術教育。”
據介紹,為進一步拓寬小學體育和藝術的教學渠道,擴充教學路徑,參與此項工作的小學將在體育與藝術課程、校本與活動課程等課時融通使用的同時,與北京市中小學課外活動計劃相結合,從而確保體育與藝術課程每周總課時量達到10課時以上,最終使學生的體育素質、藝術素養得到提升。
據了解,首批140余所小學遍布東城區、西城區、通州區、密云縣、延慶縣等12個區縣,均為普通校。此項工作后續將繼續加大對資源的整合和利用,并逐步擴大支持小學的數量。(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