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襄陽市人民路小學六年級二班學生們的作文,讓語文老師不知如何評判。作文題為“我的理想”,可大家的理想不再“高大上”,變成了“美食家”“吃貨”,有的甚至想要“當富豪”“當大官”(4月8日《楚天都市報》)。
一直以來,我們國家在對中小學生的理想教育這一塊過度重視道德教育,提倡講奉獻,把各個行業按照不同的道德標準和奉獻程度進行人為的劃分,使得像筆者這樣的80后從小便樹立了當科學家、教師、軍人之類具有奉獻精神的職業。當現在的小學生說出自己的理想不再是“高大上”的科學家、軍人,而是“富豪”、“大官”時,很多人就覺得這不正常,非常危險,完全是現實生活對孩子們的誤導。不過,筆者以為,大可不必,我們不但不應該貶低小學生“當富豪”、“當大官”的理想,相反應該積極鼓勵他們堅持自己的理想,為這個理想而奮斗。
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需要不同行業的從業者共同努力,需要我們認為是“高大上”的科學家、教師、軍人,也需要治理這個社會的“大官”,以及為民眾生活提供便利而開辦工礦企業的“富豪”,任何人都是社會不可缺少的一分子,都是在為社會做貢獻、做奉獻。科學家、教師、軍人以及富豪、大官,他們的道德水準和社會地位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之分和貴賤之別,不要刻意貶低富豪、官員等職業,不要把某些職業定性為不做奉獻,更不要人為地認為當大官的理想就不如當教師的理想高尚,當富豪的理想就不如當科學家的理想高尚。
即便是很多人認為當科學家這個理想才接地氣,但實際情況不見得接地氣,能夠當上科學家的人不比“當大官”的多,甚至有資格被稱為科學家的人數比官員數量要少很多,實現當科學家理想的難度比“當大官”還要難。如果按照當富豪、當“大官”的理想就屬于脫離地氣的邏輯,那么當美國總統的理想完全屬于笑話了,但請不要忘記,美國第一位黑人總統、也是現任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小學三年級時樹立的遠大理想就是當美國總統。
小學生有“當大官”、“當富豪”的理想并不可怕,“當大官”不等于“當貪官”、“當富豪”不等于為富不仁,兩者之間有著本質區別,不應混為一談,關鍵看教師如何引導。與其擔心小學生的“當大官”、“當富豪”的理想會走偏人生軌道,不如引導“當大官”的學生要遵紀守法、克己奉公、奉獻社會,引導“當富豪”的學生要像比爾·蓋茨這樣的世界首富合法致富、回報社會,鼓勵他們堅持“當大官”、“當富豪”的理想。如果有“當大官”理想的孩子從小就想當奉獻社會的官員,有“當富豪”理想的孩子從小就想當回報社會的富豪,這不但不是壞事,還是大好事。(山東張立美)
第二視點孩子想當“大官”,“大官”如何當榜樣?
在我看來,孩子的理想是當“大官”并沒有錯,關鍵的是“大官”在孩子心目中是什么樣的形象。如果孩子是想當一個造福人民、造福社會的“大官”,這又有什么不可以的呢?如果每一個孩子都想當一個“好大官”的話,這對于社會的前行和正義的維護來說,就是一件好事情。
但是,讓我害怕的是,就怕這些孩子心中的“大官”是另外一番形象:當“大官”可以欺負百姓不受氣;當“大官”可以有錢花;當“大官”可以不受制度的約束;當“大官”可以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大官”可以吆五喝六,可以吃山珍海味,可以包二奶包三奶,可以盡享人間繁華。假如,這些才是孩子心中的“大官”的話,我想等這些孩子當了這樣的“大官”的時候,對社會來說,就會是深深的傷害。
其實,孩子想要當“大官”、想要當“土豪”原本是沒有什么錯誤的。我們俗語不是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嗎?孩子的理想是想當“大官”未必不是好事情,關鍵的是他們要當什么樣的“大官”。而事實上,他們心中的“大官”真的會是我們以上提到的那些。因為,孩子們也喜歡看電視,興許他們也知道當“大官”就意味著享受;他們也會經常聽到父母的議論,知道家里沒有“大官”是寸步難行的;他們也會聽到鄰居的談論,知道當了“大官”就可以坐豪車、住洋房。如此這般,孩子的理想無異于是中了毒的。但是,我們想一想讓這些孩子中了毒的是他們自己嗎?是家長嗎?是社會嗎?實際上是官員們。
如果不能及時糾正“大官”在孩子心目中的印象,對他們終身的影響就會是嚴重的。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就要及時糾正這種原本不該出現的錯誤印象。這需要我們的監管部門來改變孩子心目中“大官”的形象。但是,僅僅依靠灌輸也是作用甚微的,最好的就是言傳身教。對于監管部門來說,我們就是要不折不扣地執行整治四風的部署,不折不扣地查處貪官污吏,將那些“壞大官們”趕出我們官員的隊伍。讓那些欺壓百姓的“大官”,讓那些海吃胡喝的“大官”,讓那些吃拿卡要的“大官”,讓那些胡作非為的“大官”無立足之地!(江蘇郭元鵬)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