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國兩會特別報道:聚焦兩會 聚焦教育綜合改革
2014年,“單獨兩孩”在中國成為現實,預計會有20多個省份在年內出臺落地政策。作為連續7年關注呼吁這一話題的業界權威,昨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研究所所長蔡昉接受了華西都市報記者專訪。
千呼萬喚始出來,“單獨兩孩”政策落地后會不會帶來一系列連鎖反應乃至不適?作為人口大省的四川,怎樣在人口紅利消失的未來,挖掘出新的優勢?蔡昉認為,未來一個時期,勞動力人口比例將繼續下降,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國號”上,四川必須以改革紅利代替人口紅利。
應增加相關配套
“中國應該慢慢放開生二胎。”早在2008年全國兩會上,蔡昉的這番表態與呼吁就引起了廣泛關注。6年后,“單獨兩孩”政策落地終于寫入了中國各級政府的工作報告,將改變億萬中國家庭的結構。
此時此刻,蔡昉卻悄然“退隱”。作為駐江蘇團的全國人大代表,他不僅沒有公開手機號碼,甚至將自己的房間號也從公示表中涂黑了。他欣慰地一聲慨嘆:每年都說的這個話題,今后也將告一段落。
單獨兩孩將對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影響?蔡昉表示,四川作為人口大省,在全國的“單獨兩孩”生育數量或將排名靠前,但是這并不代表會出現猛烈的生育高峰。一些公眾擔心的“單獨兩孩”政策執行難題,均可通過提高配套公共服務質量解決。為防止新生育人口集中,導致的婦兒床位緊張、幼兒園入園難的問題,四川應該未雨綢繆,增加對這些公共設施的配置和投入。
人口紅利消失
“即使開放了‘單獨兩孩’,勞動力人口仍然將下降。”蔡昉說,全國的人口紅利在2010年的時候已經消失了,四川雖可以延續到2020年,但是人口紅利終將消失。未來人口數量少,人口結構失調,才是中國發展的大障礙。
不過,蔡昉仍然樂觀。他說這個增長速度是可以接受的。放緩速度,增加質量,這樣的經濟增長率更有好處。
改革紅利成新動力
四川作為西部經濟發展高地,人口紅利消失后經濟增長的新動力在哪兒?對此,蔡昉認為,四川應轉向當前的全面深化改革,用改革紅利取代人口紅利。
蔡昉表示,只有通過改革獲得制度紅利,即通過改革創造更好的生產要素供給和生產率提高的制度條件,才能達到提高“潛在增長率”的目的。四川不能單純依靠以投資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他建議,進一步加強結構改革,關注供給因素,提高“潛在增長率”,即通過改革獲得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動力。(記者王丹)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