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涉及招生、考試、錄取等多個環節,本報記者深入駐在國高中和大學招生機構采訪,獲取國外高考的第一手信息,以饗讀者
美國
注重個人特質和學習潛能
本報駐美國記者 廖政軍
美國作為一個教育大國,也是教育強國,擁有較為發達的高等教育體系。美國有3000多所高等院校,其中不乏世界頂尖學府,同時有80多萬教師,2000多萬在校學生,其規模和水平居世界前列。同時,美國的高等教育十分注重培養學生的批判、分析和創造能力,力求為社會輸送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那么,在學生選拔過程中,考試制度如何發揮作用?學生又如何應對考試?
一般而言,美國高中生要想進入大學,須首先通過任意一種俗稱“美國高考”的全國性考試——學術能力傾向測試(英文簡稱SAT)或美國大學入學測試(英文簡稱ACT)。美國弗吉尼亞州萊斯頓郡橡樹山高中的校長羅伯特·托本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美國高考制度設置強調了學生們的平時學習成績,不希望他們的學習只是以上大學為目的。“況且只要他們愿意,大多數學生都會有書讀。”他還說,大學招生時,尤其注重考察考生的高中平時成績有無上升的趨勢,并以此來判定該名學生進入大學后能否順利地完成學業。
以SAT考試為例,主要包括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測試考生的英文與數學推理能力,申請美國大部分大學時要提供這項成績;第二部分則是單科考試,考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所申請大學的要求,在邏輯、物理、化學、生物、外語、歷史等科目中至少選考兩至三門,單科成績往往會在申請重點大學時派上用場。
SAT考試每年舉行七次,題型多為選擇題,其內容與高中教材沒有直接關系。另外,該考試不限年齡與次數,也就是說,美國高中生進入高中學習階段后可以隨時參加SAT考試,如果成績不理想,可以選擇多次參加。考生最終可以選擇最好的一次成績來申請大學,但許多高校要求考生填報歷次SAT成績。
不過,無論是SAT還是ACT都不是通向美國大學的唯一憑證,考生的學業平均成績(英文簡稱GPA)是另一個重要參考值。美國的高中學制是四年,即9年級至12年級。每位想升學的高中生首先必須獲得高中畢業證書,其前提是在四年內修滿規定的學分。美國高中生的期末成績評分一般分為A(優秀)、B(良好)、C(中等)、D(中下)、F(不及格)五個等級。要獲得高中畢業證書和考上大學,考生四年高中學習的平均成績必須在“良好”以上,而相應的GPA的計算是把各科成績按等級乘以學分,再以總學分除之。
美國沒有全國統一的招生機構,錄取工作主要由各所大學的錄取委員會負責,錄取標準也不盡相同。一般來說,每所學校都采取院系分招政策,每個院系都有各自特色要求,根據社會需求、學科和專業發展,以及培養的人才素質能力,在招生工作中靈活應變。
考生們可以同時申請多所大學,在收到各所大學錄取通知書后,可以結合各校的具體情況、獎學金以及自己的興趣等因素來綜合考慮,作出最后的選擇。美國高考制度中,大學與考生之間是雙向選擇的關系。
托本校長介紹說,在美國,考大學是一個融合專業學習和個人全面發展的過程。成績好并不能保證被錄取,因為還要看考生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包括課外學術活動、文體活動、社會活動、公益義工、有償工作等。
美國教育鼓勵學生走出校門、參與社會實踐。一方面學生能夠按照自己的興趣來選擇參加各種社會活動,學習一技之長,增加社會經驗;另一方面還可以獲得申請大學時不可或缺的推薦信,這些推薦信可以由教師或社會組織負責人撰寫,而能夠真正反映考生個人特質的推薦信更能吸引大學錄取人員的目光。
目前就讀于愛達荷州新圣安德魯斯學院本科二年級的亞當告訴本報記者,整個高中學習并不局限于課業學習,而是盡可能擴展自己的知識面,例如他自己比較喜歡文學,因而找到了一些與文學相關的課外實踐機會,并獲得了推薦信。“學習不應只是專注于書本,因為大學也不想要‘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學生。”
綜觀美國高考制度,不難發現,無論是看重考生平時學習成績,還是重視考察考生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其目的都是為了發掘學生未來的學習潛能。
譬如說,美國的SAT考試題目可謂千奇百怪,重點考查學生的邏輯、分析、推理等各方面的能力。有的題目要讓考生撰寫一份電視節目企劃書,有的題目要求考生用自己的理論對一種外太空物質作一完整的辯論,還有的題目是讓考生用一雙襪子、一個紀念碑、一串鑰匙、一頭家畜和莎翁全集等元素寫一篇生動的故事。這些看似刁鉆的題目能夠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產生出富有想象力和有趣的答案。
許多美國大學還要求考生提交多篇論文,甚至組織一場面試,以便更直觀地認識并發現考生的個人特質及學習潛能。
和美國際教育有限公司創始人謝鎖良告訴本報記者,在從事中國學生赴美就讀高中和申請大學等業務中,發現他們在學習能力上問題不大,學習成績也不錯,但往往個人特質和潛能的發掘不夠,而對于申請大學過程中的論文和面試等環節,中國學生也缺乏優勢。
據托本校長介紹,為適應變化,美國大學招生考試也在進行改革,今后的招生中將弱化考試成績的分量,更加注重考生的論文及面試表現。
德國
高校錄取結果受司法監督
本報駐德國記者 黃發紅
德國也進行高考,但不直接以高考成績作為申請大學的衡量標準,而是要結合高考前最后兩年所有平時考試成績,計算出一個“高中會考成績平均分”。高考成績只占其中的約1/3,平時成績占大頭。同時,不論是高考科目還是平時考察的專業科目,學生都有很大的自主選擇余地,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特長來選擇分值比重較高的專業科目和考試科目。
德國大學在招生中有很大自主權。根據教學資源不同,招生分三種情況。第一種情況為不受限制專業,通常所有獲得高中畢業的學生都可以申請獲得這類專業學習資格。這類專業目前占德國高校專業總數的45%;第二種情況為地方性限制專業,如果某一專業的申請學生數量超出了高校錄取名額,高校會在地方教育部門許可后采取篩選錄取,篩選過程中,會考平均成績是主要參考標準,另外,高校還可以根據情況設置輔助標準,例如高考科目成績、等待時間、獨立考試、招生面試以及實習經歷等。其中等待時間是指考生為等候某個專業學習機會而錯過的學期數。由于會考成績長期有效,如果學生一定想上某一專業,可以選擇等待。這一等待時間也會被作為衡量標準;第三類情況為全國性受限制專業,這通常是近年最熱門的專業,目前為醫學、牙醫、藥學和動物醫學這四個專業。這類專業高校資源最為緊缺,申請人數最多,因此實行全國統一分配。這類專業的招生名額由“高校招生基金”(SFH)統一分配。其中20%的名額根據學生會考平均成績分配,還有20%根據學生等候時間分配,剩余60%則由高校自主分配。
SFH新聞發言人伯恩哈特·謝爾告訴本報記者,這樣的招錄機制既緩解了高考的壓力,又有利于學生平時扎實學習。平時所有科目的考試成績最后都會在會考成績中體現。另外,高校專業的錄取標準也都公開透明,學生在平時就能明確自己哪方面的成績更有利于進入該專業學習。
謝爾介紹,一些熱門專業競爭十分激烈,因此對分數要求也很高。例如全國限制專業的申請人數是錄取名額的5倍。另外,由于地方性限制專業的錄取由高校決定,學生在申請時面臨著較大的不確定性,因此考生往往會同時申請多所學校。這也為高校處理這些申請造成了負擔。過去兩年來,SFH引入了在線申請平臺,考生在接受了一家高校的錄取通知后,其他申請過的高校會自動獲得該學生被錄取的信息,可以讓高校更有效地分配名額。
高校的錄取結果直接受到司法監督,這種特殊的法律地位也是德國招生體制的一大特色。申請學生可以把高校的篩選結果提交給行政法院鑒定,這種權利直接來源于德國憲法《基本法》第十二條。學生高中畢業,國家作為學校的主體賦予了學生進入高校的權利。這一權利雖然不是指國家要保證給每位學生提供學習的機會,但國家必須保證這些機會的分配過程是透明的,并經得起法律檢驗。此外,高校還需保證其所有的教育資源都已經充分利用。
英國
多樣選擇避免一錘定音
本報駐英國記者 黃培昭
英國高等教育行業之所以保持較高水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注重生源。英國大學招生的一套做法頗為行之有效,保證了大學生源選拔和新生錄取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嚴格說來,英國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高考”,實行的是“證書制”和“積分制”。根據這一機制,英國中學生要參加“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考試結束后,學生有三種選擇,一是參加工作,二是上技術和專科學校,三是繼續讀書然后進大學。對第三類的學生來說,他們還要接受為期兩年的免費教育,這一階段叫作A—level。英國中學生從進入A—level起,就算“高考”開始了。
這種多樣選擇在客觀上避免了“一錘定音”的現象。在兩年的A—level期間,學生采用單科結業的方式,參加“高級水平普通教育證書”考試,一共有四次考試,一年兩次。倘若學生對自己的考試成績不滿意的話,還可以選擇補考。在A—level學習期間,學生需要根據個人興趣以及自己將來上大學時準備攻讀的專業,來選讀學習的課程。這實際上等于早早地就幫助他們實現了與大學擬學專業課程的提前對接。同時對于高校來說,有效保障了生源的質量,確保了將來大學教學的水平。
倫敦威斯敏斯特區負責教育事務的政府官員西蒙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說,A—level考試由英國負責普通教育文憑的若干個專門考試委員會牽頭進行,而作為錄取單位的英國高校則不參與其中。這種“招考分離”的方式,在客觀上保證了入學考試的公平性和透明性,使暗箱操作變得非常困難。就錄取而言,在得到由獨立的專門考試委員會寄出的成績后,考生向專業的申請機構申報,高校根據申報者的成績通盤權衡后再予以錄取。事實上,中間還有嚴格的監督、審核環節,高校只負責自主選擇適合本校的學生進行錄取,錄取工作本身也做到一視同仁,并接受輿論和社會的監督、制約。
圖片說明:
圖①:漫畫:各取所需。
徐鵬飛繪
圖②:一名法國高中生在畢業考試中。
新華社發
圖③:美國“科技高專”課堂,學生畢業時可同時獲得高中和大專學歷
新華社發
圖④:日本考生在全國大學入學考試考場外。
人民視覺
圖⑤:韓國標準化大學學業能力測試考場。
人民視覺
版式設計:宋 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