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2月27日電 (記者林露)2014年《社會藍皮書》發布暨中國社會形勢報告會26日在京舉行。會上,中國社科院副院長、藍皮書主編李培林表示,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主要是由于產業結構升級跟不上就業結構的變化,不能夠提供足夠的白領就業機會。
“1-9月城鎮新增就業人口數超過了1000萬,就業形勢比較穩定,大學生就業的情況仍然不樂觀,調查失業率仍然處于很低的態勢。”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張翼說,從大學生畢業人數來說,今年是699萬,2014年上升到727萬,這只是在校大學生畢業人數。如果加上網校和非正式教育的畢業生、研究生和本科生加起來900多萬,明年仍然像今年一樣會出現比較大的競爭,畢業生的就業壓力較大。
“根據我國中長期的教育發展規劃,到2015年在校學生總規模達到335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36%,到2020年毛入學率達到40%這個目標,將來教育的擴張仍是可期的,因此在實現小康社會的最近幾年當中,大學畢業生的就業一直會有壓力。” 張翼表示。
李培林認為,大學生就業難意味著教育體制應當通過深化改革來應對勞動力市場新的變化。他說,大學教育以通才為主,但是勞動力市場越來越要求這種職業專才的供給,而一般的家庭都希望孩子通過普通的大學教育成為通才,而不是通過職業教育成為職業的專才。盡管近幾年來有了比較大的轉變,但這種輕視職業教育的偏向依然存在。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