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狀況不容樂觀”、“心理健康令人擔憂”、“行為習慣總體不好”,這是近日四川富順縣多個政府部門組織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研究”時所作調查問卷顯示的突出問題,調查人員將留守兒童信息與相同條件下的非留守兒童信息進行對比分析,發現留守兒童教育存在不良現狀,其成長過程需要主動干預。
富順縣屬經濟欠發達地區,是留守兒童大縣。該縣總人口108萬人,年輸出民工30萬人,留守兒童常年保持在7.5萬人左右。近日,該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團委、教育局組織開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研究”活動,問卷調查留守兒童1783人,隨機調查監護人1096人,訪問留守兒童典型132人。調查結果顯示,因為遠離父母,留守兒童缺乏優質的第一課堂,失去優秀的第一教師,缺乏完整的第一教育,其教育狀況令人堪憂。
調查發現,19.5%的留守孩子認為讀書是為了“多掙錢”,認為父母外出打工對自己學習影響“較大”和“很大”的占51.7%;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同樣令人擔憂,在祖輩監護人中,“有空時問問”孩子的占48.0%,“從未談過心,感覺很難和孩子溝通”的占12.9%;而留守兒童的行為習慣總體不好,在留守孩子自己支配的時間里,一半多的同學以“看電視”的方式休閑。
調查人員通過走訪發現,親情缺失是留守兒童教育不良現狀的直接誘因,而主動干預留守兒童成長可以取得明顯成效,如主動推廣體驗教育、引導監護人提高對留守兒童的監護水平、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構建防護體系等。(張楚珩)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