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提出要“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當今時代,知識更新的周期大大縮短,近50年來人類社會創造的知識,比過去3000年的總和還要多。到知識經濟時代,人必須學習一輩子,才能跟上時代前進的腳步。在學習型社會里,面向人人的成人教育和成人高考,會面臨著怎樣的機遇與挑戰?
近日的一個星期天,華南師范大學一處教室一大早就聚滿了人。原來,這里是全國成人高考的考點,成年的考生們一手拿著熱騰騰的早餐,一邊抓緊最后的時間緊張地看備考材料。
人群中,開著雅閣轎車來的朱顯彬引來不少人好奇的目光,這么有錢的人,還來考成考?原來,朱顯彬2003年就來到廣州打工,10年的不懈打拼,獲得了一家大型企業銷售經理的職位,他擁有了豐厚的收入、穩定的家庭和可愛的小女兒,但他的高中學歷一直是一個硬傷。“我在廣州10年,可戶口還在農村老家。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城里人,更為了女兒以后在城里上學,我打算參加積分入戶。但高中文憑只記20分,而大專有60分,本科有80分。”參加成考的個中緣由,朱顯彬一語道破。
記者發現,雖然學歷文憑的含金量不如全日制普通高校,但成人高考、自學考試等社會化辦學憑借其獨特的優勢,近年來似乎熱度不減。拿成考來說,2011年、2012年全國報名人數分別高達340萬、364萬。特別是在外來工數量全國第一的廣東,像朱顯彬這樣為了入戶、職稱、升職、轉崗、充電乃至圓“大學夢”等各種目的報考的不在少數。最新數據顯示,2013年,廣東成人高考報名人數達35萬,比2012年增加了5.5萬人,增長18.6%,成為全國第一成考大省。
熱 度
26歲的胡敏從小的志向是當一名教師。可由于高考中發揮不佳,她只能不情不愿地讀了個財會大專。工作兩年后,胡敏左想右想不甘心,一個偶然的機會,她在同事的推薦下參加了華南師范大學的成人高考,用心復習了幾個月,居然考上了漢語言文學專業本科。今年,她又一鼓作氣,從一名成教生成功考上了該校的全日制研究生。記者采訪的時候,她正休學在家,“考上后才發現懷孕,先保留學籍生孩子,明年再開始讀!”電話那頭,離夢想越來越近的她,透出歡快幸福的語調。
“在我校,每年像她這樣為改變命運、追求夢想而參加成人高考的學生非常多,許多人能夠如愿以償。”華南師范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鄧毅說。該校從1955年就創辦成人教育,現有專升本業余34個專業,函授22個專業;高升專業余26個專業,函授13個專業。因為考生需求強烈,2010—2012連續三年,學校每年都超過省教育廳下達計劃數1000多名完成招生計劃。“今年計劃還沒下來,可能錄取3500多名,現在報名數已達4707人。”
廣東省教育考試院高招處副處長陳雪杰介紹,“成考熱”多集中在廣州、東莞、深圳、佛山等發達地區,報考者主要包括四大類群體:進城務工人員、當地在職人員、中高職院校畢業生、報讀第二學位的學生。“其中,外來務工人員報考者占最大頭,2011年11.3萬人,占當年總數44.5%;2012年13.7萬人,占46.4%;今年16.5萬人,占47.1%。每年實際錄取的外來務工人員考生均超10萬人。”
“成人高考熱度回升,持續不減,反映了當今社會成人教育已經成為人們為適應競爭、渴望繼續深造、提高知識水平、更新知識層次、提高自身素質和增強競爭能力的強烈愿望。同時也反映了我國、我省經濟轉型升級、產業高級化對于勞動力素質提高、人才技能提升和知識結構優化的要求。”廣東省教育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一語中的。
黃友文舉例說,報考成考的外來務工人員和在職人員中,有的是希望學歷提升,獲得進入較好企業的“敲門磚”;有的是提高崗位素質和技能,更好地勝任現在的工作,有的是希望晉升職稱、職位;有的是為了考研、進一步深造,達到報考的學歷資格線……另外,目前不斷推進的城鎮化,對于想要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獲得城鎮戶口的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學歷要求。
為適應社會這種需求,更為自身轉型發展、結構升級儲備人才,廣東近年來致力構筑終身教育體系,著力提高勞動者素質。一方面,從政策上放寬報考的戶籍、學歷等條件限制,還給予山區縣和扶貧開發重點縣的考生20分的錄取優惠,給予25歲以上大齡社會考生20分的錄取優惠。另一方面,鼓勵高校采取靈活辦學形式,特別是走出學校,送教上門,深入到地區、行業和企業的生產一線開展教學活動,給予外來務工人員多渠道、多形式的學習機會。
優 勢
2013年全國成人高考剛剛結束,這幾天正在緊張地閱卷中,報考了廣州醫科大學護理學本科專業的小林惴惴不安地等待著發榜結果。在廣醫二院做護士的她,現在的職稱是一名“初級護師”,“按我現在的專科學歷,申請中級職稱必須要從事護師工作滿6年;而如果我拿到本科學歷,滿4年就可以申請了。”
就像小林所理解的一樣,作為四大國家教育考試之一,成人高考與普通高考、研究生考試和自學考試一樣,屬國民教育系列,列入國家招生計劃,國家承認學歷。在鄧毅看來,成人高考的畢業文憑也有“較高的含金量”,在整個教育體系中有“一席之地”,“在學位申請上、在進一步學習深造上、在就業上,成人高考畢業生享受了與普通高考畢業生同等學歷的待遇,滿足包括就業面試的機會、工資待遇的調整、人事崗位的改革、各類職稱的評定等方面所需要的學歷要求。我校畢業生中有不少還考上了研究生、公務員,成為各個行業的骨干力量。”
此外,雖然和普通高考一樣都要參加全國招生統一考試,但成人高考還具有自身獨特的優勢:1.趨于開放式辦學,招生面廣、入學考試難度適中,有志報考者經過努力備考,基本可以錄取;被錄取的學生,按照學校制定的培養計劃進行學習,經過三年的努力,大部分可以如愿獲得畢業證書。2.專業設置緊跟市場需求,涵蓋經管類、教育類、理工類、藝術類、法學類等熱門專業。3.辦學形式靈活,業余、函授形式為主,都安排周末、晚上或寒暑假學習,比較適合在職人員。4.大多依托普通高校優質資源,教學質量有保障。“為確保成人高考‘含金量’,廣東多年來強調規范管理,從嚴治考,維護整個招生錄取的公平公正,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陳雪杰說。
建 議
不容否認的是,由于傳統認識上的偏差,當前社會上仍然存在著不少重普通高考,歧視成人高考的輿論氛圍。黃友文將其看成制約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首要因素。“在我們不斷加大投入、提高成人高等教育質量、保障成人高考規范公平的同時,必須不遺余力地加大宣傳,利用各種新聞媒體,采取各種形式,多層次、多渠道開展輿論引導,逐步改變人民群眾的認識偏差,吸引更多的考生報考。”
“打鐵還需自身硬!成人高考要獲得更廣泛的社會認可,首先自己得越辦越好。”鄧毅剛剛上任學校繼續教育學院院長十幾天,就有30多個形形色色的機構找上門來合作,這引起了他的深思。“成人高考存在比較嚴重的惡性競爭現象。”他說,利用網絡,社會上一些機構常常打著某些高校的旗號進行違規招生宣傳;有的在網頁上冒用某某高校的校名或校徽,大篇幅地引用某某高校的學校簡介、師資簡介、校園圖片、學校新聞條目,誤導學生以為就是某某高校主辦的學校;有的在網站購買廣告位置,把自己的網站鏈接顯示在關鍵詞“某某高校繼續教育學院”“某某高校成人教育”搜索結果的醒目位置,“綁架”了有效鏈接。更有甚者,還有些高校為了搶奪生源,利用“給回扣”的方式,發展很多招生中介替自己搶生源,采取各種手段引誘學生報考。
此外,在教學上,成教教學質量也亟待提高,集中表現在培養模式“普教化”和教學手段單一。據悉,成人高等教育與普通高等教育具有完全不同的目標、內涵,因而也遵從不同的教育規律,適用不同的教學手段。而當前,大多數高校的成教直接使用普教的師資,存在培養目標模式化,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普教化”等現象。“培養目標一直沿用普通全日制關于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的說法,沒有體現新時代的素質、能力、職業、創新的要求,沒有具體體現成人教育個性化、多樣化發展特色要求。教學手段也相對傳統陳舊,在有效及時提供個性化學習資源等方面,需要改革創新。”鄧毅分析。
“總體上來說,現在的成人教育還停留在一種學歷教育上,大多數報考者是沖著那個文憑來的;而在教學過程中,對自身內在素質和實際技能提升有限,也不能滿足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經濟發展對勞動力素質提升的要求。”黃友文認為,如何推動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學發展,完善真正意義上的終身教育體系,建設學習型社會,還有很多深層次問題值得研究。賀林平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