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退出高考,改為社會化考試,贏得了不少學生和家長叫好——沒有了高考指揮棒的“逼迫”,英語學習會更加凸顯自主性和趣味性。今后,英語可以是學業和交際工具,也可以是興趣愛好,但不用再是“考試英語”。不過,也有家長擔心,此舉會弱化學校的英語教學,孩子不得不在課外增加英語學習時間。
從應試回到興趣
語數外一直是傳統意義上的“三大主科”,即使高考進行改革,一時間學生們對于英語科目的認知和重視程度并不一定會發生改變。
“即使英語高考不考了,也得好好學,因為應用范圍很廣,未來發展仍舊需要。”作為一名實驗性高中高二學生,吳一凡對于自己的未來規劃非常明確:參加名校自主招生考試,要報考醫學專業。他認為,自主招生考試中英語科目必然會成為衡量學生綜合素質的標準之一。想要進入名校,英語必不可少。同時,不少醫學參考書籍和資料都是英文原版,想要學好醫學專業首先要打通語言關卡。
“喜歡英語的學生,從不以高考作為風向標來學英語。”英語一向是郭慧(化名)的最愛,課堂英語教學不能滿足其學習需求。更多的時候,她喜歡閱讀諸如莎士比亞古英文等原版書籍。高考壓力減輕后,郭慧表示,自己可以有更多時間來閱讀喜歡的內容。
但對不喜歡英語的學生而言,沒有高考壓力,就不必被迫學英語了。家有初三女生的陸女士說,她女兒就喜歡日語,不喜歡英語,如果英語退出高考,女兒就能把時間留給日語了。
省下時間攻語數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學優生各個科目成績比較均衡,即使高考取消英語科目,對總成績影響不大。但中游地帶的學生中,不少人有偏科現象,原本以英文見長的學生們,對于高考英語改革表示出了焦慮。
在學生群體中,成績處于中游的大部分學生對改革反應較大。他們表示:跟著高考指揮棒,考到哪兒學到哪兒。如果英語從高考中退出,學校教學重點也會改變,自己在英語學科學習的時間和精力肯定會減少。“升入高中后,每一門的課業負擔都加重,可以把從英語上省出的時間分給其他參與高考的薄弱學科。”晉元中學高一新生逸舟說。面對“是否考慮到未來就業、學業的語言優勢”的提問,逸舟坦言,像他這樣的中游學生主要關注眼前,“先擠過高考的獨木橋再說。”
其實有不少家長也認為,社會上只有少數工作崗位對英語依賴程度較大,除去這些崗位要求英語高端人才外,課堂英語教學足以滿足日常生活和工作需求。如果未來有出國或者其他打算,再進行英文的強化練習也未嘗不可。
家長有喜有憂
“英語退出高考”給不同類型學生帶來的影響有大有小,家長對此的反應也是有喜有憂。
家長黃女士的女兒剛剛上小學一年級,但已在英語補課班上“拼殺”多年。為了不讓孩子在英語學習上落后,黃女士聽取同事經驗,早就給孩子報名各種英文學習班。“家長耗費了時間和金錢,孩子學習很辛苦,效果也有限。”得知高考英語改革,黃女士如釋重負,取消了孩子所有英文補習班。
有家長認為,英語改革將學習的選擇權交還給學生和家長,與其耗費大量時間讓不喜歡、無語言天賦的孩子死學英語,不如將時間分配給更多學生感興趣的學科,抑或是多接觸數學邏輯等更能開發學生智能的學科,對學生長遠發展更有益處。
不過,也有家長認為,英語退出高考,會弱化學校的英語教學,而為求孩子能上好大學,在社會化考試中得高分,家長不得不花費大量金錢與時間,讓孩子去英語社會培訓機構上課。更有些家境貧寒的家長擔心,由于負擔不起高昂的英語社會培訓機構的費用,孩子會與一流高校提早“絕緣”。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