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12月11日從鄭州多所中學獲悉,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勘誤表”目前已到達使用該教材的學校。接到該表的語文老師紛紛對記者表示,為課本糾錯的老師這種敢于較真的精神,是一線教育工作者應具備的。
11日,在鄭州市某初中,剛接到七年級語文勘誤表的老師們將其內容與手中的課本一一對照,并展開了熱議。在現場,記者看到“勘誤表”上訂正了人教版七年級語文課本中出現的6處明顯錯誤,分別列出了頁碼、行數,以及誤、正的具體內容。
被這些老師熱議的“糾錯老師”彭幫懷任教于鄭州某高校,因發現新版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語文課本中,將“沐浴”誤為“沭浴”等30多處錯誤,而將出版社和當地新華書店告上法庭。11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就此事在官方網站發出致歉信。12月10日,記者從人民教育出版社辦公室獲悉,該社已面向全國范圍內使用該教材的學校發行“勘誤表”。
獲知“勘誤表”已分發到使用該教材的師生手中,“糾錯老師”彭幫懷對記者說道:“我找出的錯誤有30多處,這次勘誤表只訂正了6處。出版社告知我,其他錯誤是存在理解角度的問題,有爭議性,要等他們研討過后,才能進一步確定。我答應了等待他們研討,畢竟我并不是權威。除此之外,我還是等待鄭州市金水區法院開庭。”
彭幫懷為語文教材糾錯,狀告出版社的事已備受社會關注,人教社此次“勘誤表”的發行,又引發了學校內老師們的熱議。幾位常年從事初中語文教育的老師,面對記者的采訪侃侃而談。他們提到,在日常的工作中,也會發現課本中有錯誤,采取的處理方式是參照權威工具書進行討論后,按照正確的標準教學,而并未一味迷信課本。
其中,一位名叫雷煬的老師談到:“教材中的錯誤,是不應該出現的。出現后,再發行勘誤表,實際上是亡羊補牢。我們在教學的過程中,遇到教材上的錯誤,會采取先對照辭典等工具書,再按照正確的教給學生。那位給教材糾錯的老師,態度很較真,值得贊許。”
“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也發現教科書上的錯誤,但是由于溝通渠道的問題,一般我們的意見難以通達出版社。鄭州那位給課本挑錯誤的老師,治學態度值得肯定。”另一位語文老師劉紅軍認為,對待學生使用的課本,出版社一定不能馬虎,一定要態度嚴謹,防止錯誤課本直接到達學生的手中。“學生在這個階段,對課本的正誤,是不具備辨別能力的。”
“我覺得這位老師的行為,是開創了一種先河。”馮志娟老師對記者陳述道,“他和出版社打官司的行為,實際上是把一線教育工作者的聲音傳達給了出版社,是代表廣大的老師、學生發出的一種訴求。”(曹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