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潔凈的心田,一種平和的心境,一個遠大的目標,這是基礎教育給學生們最寶貴的禮物。
學生在學校里學什么決定著將來他們可能從事什么。學習長大的時候應該做什么,用行為和實驗來教導,用榜樣和工作來陶鑄,使學問成為心靈的生動本質而不再是儲藏在心里的惰性知識,使學以致用成為他們內在的秉性,這是整個學校教育的責任與追求。
培育健全的心靈
教育的首要任務是培育人的心靈。現在學生上課越來越多,考試在學習生涯中開始得愈來愈早,結束得愈來愈遲。周而復始的教學活動束縛了教師的手腳,桎梏了學生的頭腦。孤立地教授名目繁多的科目而不能建立起它們之間的聯系是現代教育最大的不幸。明智的策略是:不要教太多的學科;凡是所教,必求透徹。
在教育的所有原理中最基本的是“認識你自己”。這是任何人盡快把握任何學術領域的最大動力。認識了整個世界、全部的歷史,而不認識自己,終究是愚人;征服了全世界、控制了人群,而不能約束自己的喜怒愛憎,終究是弱者。無視做人的原則,教育的結果一定是一個扭曲殘缺的心靈。教育是生態農業,不是現代化工業。對教育,我們要寬、柔、養、育,而不是傾力打造。
保護天賦的自由
獲得智慧的唯一途徑在自由,獲得知識的唯一途徑是訓練,自由和訓練的結合是教育成功的根本所在。
保持知識的活力,防止頭腦遲鈍是教育的核心問題。浪漫時期以自由為主,為的是引起兒童的興趣。好奇是兒童的天性,引起兒童興趣為的是使兒童愉快地活動,從而保存其好奇心。精密期以紀律為主,自由退居次要地位。這是一個需要嚴格訓練的時期,應記憶須記憶,當練習須練習,正確方法和錯誤方法要區分,確定的真理要知道,這一時期的任務是學習基本原理。紀律以自律為目標,讓那些基本原則化入學生的血脈里。綜合期是學生運用知識,實施原則的時期。此一時期,確定的事實已為學生所知,應用的技能業已養成,原理公式都已熟稔于心。此時,應把自由還于學生,使他自由運用,親自檢驗。只有恢復了知識的生機與活力,才能保存我們天賦的自由。
探尋人持續發展的源泉
我們教育的目標是培養既有文化,又有專業知識的人才。專業知識是一個人事業起步的基礎,而文化則引導他走向人生的深邃和高雅。凡是想依循正路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應從幼年起,就傾心向往美的形體。再進一步,他應學會見到行為和制度的美,看到這種美也是到處貫通的,因此就把形體的美看得比較微末。再進一步,他應受向導的指引,進到各種知識中,看出它們的美。這時,他憑臨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觀照,心中起無限欣喜。于是,孕育無數的優美崇高的道理,得到豐富的哲學收獲。如此,他終于豁然貫通涵蓋一切的學問,以美為對象的學問。審美的能力和敏銳的同情心為人的發展提供了定向性的指引。
讓學生形成自己的風格
風格是一種美感,是一種直覺,一種感知世界的能力。從最高意義上來說,它是一個人有修養的最高表現。只有領會了語言的風格才算是真正懂得了這種語言。只有掌握了科學家的風格才算是真正懂得了科學研究。一個人有了風格才能從容地達到預定的目標,不至于枉費工夫。因此,教育只有使學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才算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北京外國語大學哲學與文化研究所 王立志)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