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女研究生在社會生活中仍遭遇“能力依賴”與性別身份雙重困境,在私人生活中遭遇事業與婚戀選擇的兩難困境,個性發展也受到落后傳統性別觀念的束縛。女研究生發展問題的產生、演變和解決,應以尊重女研究生的主體性為前提,以社會環境的變化為動因。相關部門要制定有利于女研究生發展的政策,女研究生自身也要科學規劃事業和家庭發展方向。據中國教育部官方網站的一份統計數據,我國2012年在校的研究生總人數為1719818人,其中女生人數為842417人,占比為48.98%。女研究生作為中國女性中的佼佼者,她們的發展問題備受關注。當前我國女研究生發展的問題與困境第一,女研究生在社會生活中遭遇“能力依賴”與性別身份雙重困境。市場經濟是競爭性經濟,市場競爭實質是人的能力和素質的競爭,所以“能力依賴”是市場經濟下個人生存和發展的基本特點。然而,市場競爭中女研究生不僅面臨著能力競爭,同時也遭受到性別身份的考驗和困惑。在此可以通過對女博士境遇的分析來解讀當前中國女研究生的現實遭遇。一是工作機構在用人過程中的性別偏好。對于擁有高學歷的博士來說,在就業的方向上男女兩性間并沒有特別明顯選擇傾向上的差別。但是,博士的工作機構分布卻存在性別差異。蔡學軍、范巍等人的“中國博士發展狀況”研究顯示,“就整體而言,全體受訪博士的工作機構分布以“高等院校”居多(80.5%)。就相對比例而言,在事業單位檔的比例上,女博士明顯高于男博士,而在企業檔比例上,女博士明顯低于男博士。”二是就業層次和就業收入的性別傾斜。有數據顯示:博士的職稱分布存在性別差異,具體表現在:女博士獲得中級職稱的平均年齡明顯低于男博士,而其獲得正高職稱的平均年齡卻明顯高于男博士;女博士職稱主要是以中級和副高居多,而男博士則以副高居多;在中級的比例上,女博士明顯高于男博士,而在正高的比例上,女博士明顯低于男博士。此外,“中國博士發展狀況”研究顯示,在平均月可支配收入上,女博士在高收入檔中(5000元~9999元以上)的比例明顯低于男博士;而女博士在低收入檔中(1500元~2999元以下)的比例,明顯高于男博士。三是晉升機會的性別偏好。除了上述就業層次的差異外,女博士職務晉升次數明顯少于男博士。“中國博士發展狀況”研究顯示,女博士受到嘉獎次數以及過去3年受到嘉獎次數明顯少于男博士。在“無兼職”的比例上,女博士明顯高于男博士。第二,女研究生在私人生活中遭遇事業與婚戀選擇的兩難困境。社會上普遍的觀點認為,女性追求學歷是想在事業上取得輝煌的成績,而家庭則在事業面前退居其次,這也是社會對高學歷女性形成“第三種人”“女強人”等刻板形象的部分原因所在。另外,近些年來衡量女性自我價值的標準也發生了一些奇怪的變化。女人成功的典型似乎已不再是那些自立自強的“女強人”,這類“女強人”似乎已成為一種失敗的社會形象。女人成功的通道已被社會有意無意之間渲染成婚姻,“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則通過男人征服世界”。傳統形象的復活似乎引導女性從追求“半邊天”地位“自覺”地回歸到男性世界的附屬地位。第三,女研究生個性發展受到落后傳統性別觀念的束縛。傳統觀念告訴我們,女人在社會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應該是“賢妻良母”,即便是職業女性也要兼顧兩重角色,在角色沖突處境中,家庭角色的失敗,就意味著女性的失敗。傳統美德值得提倡,但是還有些陳舊落后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女研究生也或多或少受到落后傳統觀念的困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