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學校長周其鳳“探母”引來熱議。前些日子,周其鳳回鄉探母。周校長在母親面前長跪不起,抱著母親,痛哭良久。
圖片發到網上,引來上萬的評論和轉發。有人表示感動,也有人提出了非議。方舟子表示質疑:“10年發生了什么國家大事,讓一名官員一年到頭回不了一次老家,現在需要帶記者當眾排戲補過?”網友吳稼祥表示,下跪是很私人的事情,如此高調,有把母親做道具的嫌疑。有網友說,無論如何會感動探母這件事。只是這場面怎么看怎么象新聞發布會呢?
瓜田先生對周校長的遭遇深表同情。“周郎探母”不管是不是“秀”,都是佳話。周其鳳當了校長不停地折騰,目的還是想證明他沒閑著,在努力辦學。辦學上也是流派紛呈,武訓有武訓的招數,周其鳳有周其鳳的風格。至于這個校長他當還是不當,能不能當好,都不是他能說了算的。明乎此,對就他不宜苛求。
其實,人們都清楚,他成為一個議論焦點,并非是人們跟他過不去,他只不過總在制造新聞,因而充當了一個高教爛攤子的靶心。今年5月,北大錢理群教授尖銳指出:我們的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大批“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道,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我們的教育體制,正在培養大批這樣的“有毒的罌粟花”!王元化生前也曾批評說:“大學校長由對人文科學茫然不曉的理科教授擔任,而此種現象導致大學文科奄奄無生氣,人文精神的失落。”但這事怪不到周其鳳等校長頭上,要怪只能怪遴選大學校長的標準和方法有問題。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