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61年來最大的一次(這次沒提百年一遇)——導致航班大面積延誤,火車晚點,城市交通失序。據報道,暴雨已經導致77人死亡(46人為溺斃),其中66人身份被確認。北京190萬人受災,經濟損失近百億。京港澳高速有一段成河,營救人員須乘船工作。十幾萬警民奮力抗災,報紙上英雄事跡不斷,這是值得贊許的。新上任的北京一把手郭金龍要求及時公布因災死亡人數。有的媒體說,信息透明是輿論壓力敦促的結果,不管是誰促的,總歸是個進步。
這無疑是一次北京少見的災難,61年不遇的暴雨引起北京城嚴重內澇,郊區還有猝不及防的洪水和泥石流,損失較大,事出有因。但從管理者工作失誤角度探討,恐怕值得汲取的教訓很多。有媒體說,這場城市內澇讓全世界矚目的中國現代化蒙羞。法國大作家雨果說:“下水道是城市的良心。”一位中國作家說,有時候GDP不算數,文明的差距只差了一條下水道而已。據說房山區領導人已經“含淚道歉”,這很好。郭金龍也表示了沉痛哀悼,并指出,“我們的規劃建設、基礎設施、應急管理都暴露出許多問題”,“我們必須深刻反思,永遠銘記這個教訓”。
網民批評中國人抓“面子”花的力氣大,抓“里子”敷衍塞責,可謂點穴之論,不過,這說的就不光是下水道了。長期以來因為抓速度、抓GDP而忽視民生的問題,到解決的時候了。媒體提供的數據說,去年北京市級三公經費8.64億元,城市防洪支出僅900萬元,反差比較大。新華社文章的用語比較考究:“由于歷史等原因,北京排水系統的設計只是一至三年一遇,僅能及時排掉此次降雨量的五分之一。更難的是,由于城市規劃不合理擠占了排水系統的升級空間,中國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統很難大幅升級。”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