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考試目標1.信息技術學科知識運用能力。了解信息技術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把握國內外信息技術最新發展動態;掌握信息技術學科基本知識與技能,熟悉信息技術學科的特征與應用領域;掌握信息技術學科教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并能在信息技術學科教學中靈活運用;理解《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
4. 選擇教學策略和方法(1)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的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征,選擇合適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方法。(2)根據學生的學習起點,明確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知識和技能之間的關系,確定教學內容的相互關系和呈現順序。(3)了解信息技術資源的多樣性,能根據所選教學內容合理開發、選擇和利用教學資源。5.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的綜合應用(1)理解信息技術學科教學內容組織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夠設計合理的教學流程。(2)通過研究典型的信息技術教學設計的案例,掌握教學設計的方法,評析教學案例。(3)能夠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所選教學內容的教學設計。(三)教學實施1. 課堂學習指導(1)了解信息技術學科教學情境的創設、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的方法,掌握指導學生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幫助學生有效學習。(2)了解學生信息技術學習的基本特點,能夠根據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和學生認知特征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2. 課堂組織調控(1)掌握信息技術教學組織的形式和策略,具有初步解決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偶發事件的能力。(2)了解對信息技術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教學活動因素進行調控的方法www.sdsgwy.com。 3. 信息技術教學實施的綜合應用(1)能依據信息技術學科特點和學生的認知特征,恰當地運用教學方法和手段,有效地進行信息技術課堂教學。(2)掌握信息技術實踐教學的功能、特點和方法,強化科學探究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3)能恰當整合多種教學資源,提高信息技術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四)教學評價1. 信息技術學習評價(1)了解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知識和方法,具有科學的評價觀,能夠對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有效評價,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2)能夠結合學生自我評價、學生相互評價、教師評價,幫助學生了解自身信息技術學習的狀況,調整學習策略和方法。2.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1)能夠依據《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
上一頁[1][2][3]下一頁
題型示例1.單項選擇題(1)2003年頒布的《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
陳老師滿心歡喜地以為同學們有了這個評測量表會更加科學地對自己和同學的作品進行評價,然而,課上同學們的表現令陳老師很失望,班級里一片混亂。學生們七嘴八舌,“怎么評啊?”“滿分是多少啊?”“主題多少分?內容多少分?……”陳老師不禁沉思起來,“這不是你們想要的評價方式嗎,到底哪里出了問題呢?”請結合上面的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在陳老師的評價方案中參與評價的主體有哪些?請分別指出。(2)陳老師的評價方案中采用了哪種評價方式?(3)陳老師的評價方案體現了新課程評價的哪些理念?(4)陳老師的評價表格中缺少了什么內容才導致了學生混亂的局面?4.教學設計題以下是某高中信息技術教材中有關“搜索引擎”的一部分:現在請分別利用基于目錄的搜索引擎和全文搜索引擎查找下列信息,并將查詢結果填入下表。搜索所有與秦俑著裝有關的文字和圖片,了解秦俑的級別的差異。
請就這一內容,完成下列任務:(1)簡要分析該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2)寫出所選內容的教學目標。(3)請說明本節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4)設計一個包含小組合作學習活動或探究性學習活動的教學片段。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