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會思考。這是基礎的要求。這里的思考,是結合題目緊扣材料的思考。題目是命題人嘔心瀝血之作,我們一定要善于對它們進行思考,認真審視每一道題,從字里行間去揣摩命題人的意圖,然后在作答的時候,盡可能做到命題人的“要求”。閱讀材料的時候,善于發現有效信息,明確信息與問題之間的關聯,把握材料的含義,提煉觀點,甚至揭示本質。
第二,有邏輯。這是有高度的要求,但對于優秀考生來說,這是必須具備的。所謂的邏輯,就是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就是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好的申論答案必須有一定的邏輯。比如“如何看待某一社會問題”,普通的考生就會“我認為怎樣怎樣”,事實上,我們分析一個社會問題不是想當然的一步到位,而應該從該問題的表現、影響、原因、對策等四要素有邏輯的進行陳述,層層推進言之有物,動輒“我認為、我覺得”,不僅毫無邏輯而且荒謬可笑。
第三,擅表達。這是終極目標。你的思考、你的邏輯,最終都要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很多考生感覺,心里千言萬語,下筆晦澀難言,其本質是平時看的讀的太少,腦子里沒貨。于是,下筆的時候不知如何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甚至自己生搬硬造。比如有人知道“官商勾結”于是想到“官商分離”,事實上應該是“政企分開”,還有人提對策的時候,想說“多建一些過馬路的設施,比如人行橫道、地下通道、人行天橋”,她不知道這些都統稱“過街設施”。因此,準備參加國考的同學,無比考前一兩個月認真看看新聞節目,聽得多了自然就寫得出了,多儲備一些詞匯,百利而無一害。
總而言之,我們要做“會思考、有邏輯、擅表達”的優秀考生,積極主動的拉開與普通考生的分數差距,從千軍萬馬中殺出一條血路,直奔面試而去!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