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關于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 科學發展與社會和諧是內在統一的
B. 沒有科學發展就沒有社會和諧
C. 沒有社會和諧也難以實現科學發展
D. 科學發展的最根本基礎是發展
2、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首先要()。
A. 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B. 樹立科學的發展觀
C. 樹立科學的統籌觀
D. 樹立科學的全局觀
3、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全面提高農民素質,提高農民素質的內容是()。
A. 文化素質、科技素質、心理素質
B. 文化素質、身體素質、人文素質
C. 文化素質、科技素質、人文素質
D. 人文素質、科技素質、身體素質
4、()進一步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
A. 毛澤東思想
B. 鄧小平理論
C.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學發展觀
5、《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A. 確立了新中國的國體和政體
B. 規定了新中國基本的民族政策
C. 規定了新中國的經濟工作方針
D. 規定了新中國的外交工作原則
解析
1.D項說法錯誤,應當是社會和諧的最根本基礎是發展。
2.胡錦濤同志在中紀委三次全會上的講話指出:“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首先要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不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就不可能落實正確的政績觀”。故選B。
3.文化素質與人文素質具有相當大的重疊性,不可同時選,依此可排除BC兩項;農民的身體素質與心理素質相比,存在的問題更嚴重,且人文素質也部分地包括心理素質,據此,選D。
4.D。科學發展觀密切結合新的發展實踐,進一步回答了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是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作出的新探索和新概括,開拓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發展的新境界,是對黨的三代中央領導集體關于發展的重要思想的繼承和發展,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發展觀。
5.A。1949年9月29日,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宣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并且通過了起臨時憲法作用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