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手表定律”的啟示。一個手表能準確掌握時間,兩個就不能掌握。
【試題分析】“手表定律”習慣被用在指導企業管理等方面,可從“一個準則”、“專注”、“ 不貪婪”等多個角度來談,考生選取其中一兩點答題即可,切記必須聯系實際談問題。
【解題思路】教育專家認為,如果知道此題的故事背景,可先介紹,點明其意義。再分別從一個準則、不貪婪等兩個層次的意義進行展開。最后通過闡述其對人、對企業、對國家的意義對主題進行升華。
名言警句列舉
目不能二視,耳不能二聽,手不能二事。——漢•董仲舒《春秋繁露•天道無二
學必專靜,而后能有成。 ——明•海瑞《海瑞集
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 ——《禮記•大學
左手畫圓,右手畫方,則兩不成。 ——《韓非子•功名
無所不能的人實在是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 —— 鄒韜奮
始終全神專一的人可免于一切的困窘。 ——[德]尼采
一個人不能同時騎兩匹馬,騎上這匹就要丟掉那匹,聰明人會把凡是分散精力的要求置之度外,只專心致志地學一門,學一門就要把它學好。 ——[德]哥德
在事業上,達到敏捷的方法在乎專心治事而不在一次包攬許多事務。——[英]培根《論敏捷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于某項事業,那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來。 ——馬克•吐溫
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集中精力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 ——胡錦濤
【參考答案】
〖就事論事〗(背景介紹)“手表定律”來自于猴子與手表的故事,講的是森林里的猴王撿到了一塊旅游者掉下的手表,學會了判斷時間,得到了猴群的尊重,他認為這是手表帶來的好運,于是他努力想擁有更多的手表,當擁有第二塊甚至更多手表時卻再也不能判斷時間了,于是他的統治宣告結束。(全面辯證)不難看出,猴王有兩個甚至更多時間準則時,他便沒有準則可以遵循了。
〖就事論理〗(第一層)通過“手表定律”我們明白一個道理——準則只能有一條。可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做到。(舉例論證)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猴王所面臨的尷尬,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選擇自己從事的工作等等。選擇多了,機會多了,迷茫更多了,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遲遲無法做出決定或選擇。這時候如果只有一個準則,那么一切都會迎刃而解,愛你所愛,做你所想,按照你的準則去決定,總會有一個唯一的答案。其實,真真困擾人的不是有幾塊手表,而是你心里有幾塊手表,如果你心里認準一塊,就算其他再多,也不會干擾你絲毫。第二層,手表定理還告訴人一個道理——不要貪婪。(舉例論證)《圣經
〖優化提升〗一個人只有專注于一個人生目標,擁有一種價值觀和世界觀,才能獲得成功;一個企業只有專注于一個企業目標、宣揚一種企業文化、使用一種管理方式,才能取得效益;一個國家只有統一的奮斗目標、方針政策和精神文化,這樣的國家才能國富民強。我國正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要緊緊抓住當前十分寶貴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集中精力把我們自己的事情辦好。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