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識判斷資料分析判斷推理數量關系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共25題,參考時限10分鐘)根據題目要求。在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恰當的答案。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本題最佳的做題方法就是采取排除法。材料中講述的是國家正在著力解決普通民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反映的是國家在履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而并非管理經濟的職能,故①排除,結合選項,除了A其余三項都有①,自然正確答案為A。 1、“脫貧四五年,一病回從前;得了闌尾炎,白種一年田。”這是一位政協委員在“兩會”期間提供的一段描述“看病難、看病貴”的順口溜。對此,國家正在加強對醫藥生產和流通領域的監管,積極建設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衛生保健制度。國家的這一舉措表明()。家在履行管理經濟的職能②國家在履行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③醫藥衛生費用屬于國家公共財政支出④體觀了政協存國家管理中的決策權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①②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本題解答應采取排除法。①為無關項,材料并未涉及;③本身說法錯誤,全國人大代表、全國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全國人大常委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地方各級人大代表、常委會組成人員在人民代表大會和常委會各種會議上的發言和表決.不受法律追究。并不是說人大代表的發言不受追究.只是在特定的時間和地點不受追究。排除①、③可選出正確答案D。 2、2009年全國人大會議期間,為了更好地反映民情民意,部分人大代表在互聯網上利用QQ、E-mail、Blog等現代信息交流方式征求網民意見,并及時予以反饋,深受網民歡迎。這表明()。①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②人大代表對人民負責③人大代表的發言不受追究④人大代表受人民監督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A項說法不對,公民不能直接行使國家權力,而是由選出的人大代表直接行使國家權力。B、C在材料中未體現。題中體現的是政府行政方式的改變.體現了政府行政的科學和民主,也就是D項所說的政府體察民情.尊重民意。 3、今年年初,溫家寶總理邀請包括建筑工人、鄉村醫生、出機車司機、農民下崗再就業人員等基層代表,出席國務院征求意見的座談會。這體現了()。 A.公民直接行使國家權力 B.公民有向國家權力機關反映意見的權力 C.政府堅持依法行政的原則 D.政府體察民情、尊重民意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國家權力機關是指人民代表大會。只有①②符合,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 7、下列體現著國家權力機天和全體人民對政府活動制約和監督的是()。①國家預算和決算須經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審批②國務院總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作政府工作報告⑧黨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查處腐敗大案④中共中央征求各民主黨派對選任國家領導人的意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芋艿簡稱“芋”,俗稱“芋頭”。單子葉植物,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葉卵形,葉柄長而肥大。花黃綠色。地下有肉質球莖,富含淀粉,可供食用。荸薺屬沙草科植物荸薺的球莖,多年生草本,原產印度,在我國主要分布于江蘇、安徽、浙江、廣東等水澤地區。荸薺冬、春季挖掘上市。荸薺是其地下匍匐莖先端膨大的球莖。胡蘿卜為傘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的根菜。原產地中海沿岸,我國栽培甚為普遍,以山東、河南、浙江、云南等省種植最多,品質亦佳.秋冬季節上市。胡蘿卜供食用的部分是肥嫩的肉質直根。馬鈴薯是目前世界上除了谷物以外,用作人類主食的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主要食用其地下塊莖。 8、下列哪種植物的常食用部位不是地下莖?() A.馬鈴薯 B.芋艿 C.荸薺 D.胡蘿卜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水稻、小麥、玉米 9、世界三大糧食作物是()。 A.水稻、小麥、玉米 B.水稻、玉米、大豆 C.水稻、高梁、土豆 D.小麥、玉米、馬鈴薯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春分后,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進入春季生長階段。華中有“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的諺語。 10、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作物自()后進入春季生長階段。 A.立春 B.雨水 C.驚蟄 D.春分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光的傳播速度極快,從閃電產生到我們眼睛捕捉到光,這期間的時間極少,所以看到閃電的時間我們可以設定為雷聲產生的時間,據此我們可以進行以下計算: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米/秒,3秒的時間傳播的路程是340x3=1020米.約為l公里。所以本題的正確答案應當為C項。 11、雷雨時,如果你是見到閃電后3秒才聽到雷聲,則打雷的地點距離你大約是()。 A.500米 B.900米 C.1公里 D.2公里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水體富營養化是指在人類活動的影響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營養物質大量進入湖泊、河口、海灣等緩流水體,引起藻類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體溶解氧量下降,水質惡化,魚類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現象。在自然條件下,湖泊也會從貧營養狀態過渡到富營養狀態.不過這種自然過程非常緩慢。而人為排放含營養物質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引起的水體富營養化則可以在短時間內出現。水體出現富營養化現象時,浮游藻類大量繁殖.因占優勢的浮游藻類的顏色不同,水面往往呈現藍色、紅色、棕色、乳白色等。這種現象在海洋中則叫做赤潮或紅潮。 12、造成我國近海海域海水富營養化程度不斷加重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生活污水和富含有機物的工業廢水被直接排人大海 B.漁業捕撈強度增長的失控 C.近海的石油開采 D.近大陸架消化污染的能力比較差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行政效率是檢查和衡量公共組織和公共行政管理活動有效性的一個重要標準。 13、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的一個()。 A.關鍵環節 B.基本程序 C.重要的管理手段 D.衡量活動優劣的綜合指標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責任是第一位的,權力是第二位的 14、行政管理學指出:責任同權力相比.()。 A.責任是第二位的,權力是第一位的 B.責任是第一位的,權力是第二位的 C.責任和權力的地位是相等的 D.沒有責任,就沒有權力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民法通則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推定過錯指如果受害人能夠證明其所受的損害是由行為人所致,而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則推定行為人有過錯并應當承擔民事責任。而建筑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中明確規定,“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故可以推斷出建筑物致人損害的特殊侵權行為采用過錯推定的歸責原則。此外,根據《民法通則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008年上海人均生產總值為10529美元.即10529~6.9451=73125元:1949年人均生產總值僅為274元,因此增加了73125—274=7285l元.多了72851÷274:265.88倍,應選擇C。 1如果2008年人民幣對美元的平均匯率為6.9451,那么上海人均生產總值相對于1949年而言,增加了()。 A.10255元 B.72851美元 C.265.88倍 D.38.43倍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008年,上海市完成財政收入7532.91億元.比1950年增長l022.5倍,則1950年的財政收入為7532.9l÷(1022.5+1)=7.36億元:地方財政收入2:382.34億元.比1950年增長2184.6倍,則1950年地方財政收入為2382.34÷(2l84.6+1)=1.09億元.占1950年財政收入的比重為1.09÷7.:36=14.8l%.應選擇B。 21950年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占總財政收入的()。 A.13.62% B.14.8l% C.17.32% D.22.3l%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008年上海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7:350.4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1949年增長145.9倍,因此1949年上海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7350.43÷(145.9+1)=50.04億元.1949年,上海三次產業的比例為7.2:47.1:45.7。可得1949年上海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為50.04÷45.7×7.2=7.884億元;同理,2008年上海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為7350.43÷53.7xO.8=109.504億元,比1949年增加了109.504÷7.884-l=12.89倍.應選擇B。 3按可比價格計算,2008年上海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比1949年增加了()倍。 A.1.189 B.12.89 C.50.04 D.102.1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008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3698.15億元。生產總值比1949年增長287.5倍,可以得到1949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A項可以得到:可以通過第98題的方法.計算出2008年上海市第二產業的增加值,從而可以計算出2008年上海市工業增加值占第二產業的比例,B項可以得到;2008年上海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58170萬噸.比1952年增長102.9倍,則可以得到1952年上海港口貨物吞吐量。C項可以得到:2008年上海市機場貨物運輸量達到305萬噸,比1980年增加303萬噸,只能計算出1980年機場貨物運輸量.1952年機場貨物運輸量沒有相關數據可以得到.D項不能得到。應選擇D。 4以下哪一項不能由文中材料得出?() A.1949年上海全市生產總值 B.2008年上海市工業增加值占第二產業的比例 C.1952年上海港口貨物吞吐量 D.1952年機場貨物運輸量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008年上海人均生產總值已達10529美元.相當于世界上中等國家(地區)的收入水平,并沒有提到全國的情況,A項不能確定: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長8.8%,工業增加值平均每年增長11.2%,工業略快于第_一產業,B項錯誤:C項.2008年機場貨物運輸量達到305萬噸,比1980年增加303萬噸,增加了303÷(305—303)=151.5倍.說明航空樞紐建設方面發展迅速,C項正確;在滬經營的外資金融機構數增加到165家.其中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有57家,并沒有占到外資金融機構的一半,D項錯誤。應選擇C. 5以下哪一項說法是正確的?() A.2008年我國的人均生產總值已經達到世界上中等國家(地區)的收入水平 B.在1949—2008年間,上海第三產業增加值的增長速度略快于工業的增長速度 C.近30年來,上海航空樞紐建設方面發展迅速 D.在滬經營的外資金融機構中,獲準經營人民幣業務的占到了一半以上 2、部分國家國際旅游人數統計表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比較表中第4、7列,可知2005年中國、巴西、法吲、澳大利亞四國的國外游客到達人數高于出國旅游人數.應選擇C。 1表中2005年國外游客到達人數高于出國旅游人數的國家有()。 A.2個 B.3個 C.4個 D.5個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2000—2005年韓國出國旅游人數增加1008÷551—1=83%.巴西增加470÷323-l=46%,俄羅斯增加2842÷1837—1=55%,澳大利亞增加475÷350-l=36%.增速最大的是韓國.應選擇A。 22000—2005年,以下四圍中出國旅游人數平均增長速度最快的是()。 A.韓國 B.巴西 C.俄羅斯聯邦 D.澳大利亞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000—2005年,英國出國旅游人數增加6649÷5684-l=16.98%.國外游客到達人數增加2997÷2521一l=18.88%,排除A;德國出國旅游人數增加7740÷7440—1=4.03%,國外游客到達人數增加2150÷1898-l=13.28%,排除B;日本出國旅游人數下降了.國外游客到達人數增加了,排除C;中國出國旅游人數增加3103÷1047一l=196.37%.國外游客到達人數增加4681÷3123-l=49.89%.應選擇D。 32000—2005年.哪個國家出國旅游人數的發展速度超過了國外游客到達人數的發展速度?() A.英國 B.德國 C.日本 D.中國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表中屬于亞洲的有中國、日本、韓國三國,屬于美洲的有加拿大、美國、巴西三國.屬于歐洲的有法國、德國、俄羅斯、英國四國,屬于大洋洲的只有澳大利亞一個國家。2004年亞洲出國旅游人數均值為(2885+1683+883)÷3=1817萬人,美洲為(1955+6181+374)÷3=2837萬人.歐洲為(2113+7230+2451+6419)÷4=4553萬人,大洋洲為437萬人,所以均值最高的是歐洲,應選擇C。 4表中圍家按所屬大洲分類,2004年出國旅游人數均值最高的是()。 A.亞洲國家 B.美洲國家 C.歐洲國家 D.大洋洲國家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由國外游客到達人數可知,法國人數最多,A正確;2005年美國國外游客到達人數同比增長了(4921—4608)+4608=313+4608<10%,巴西同比增長了(536-479)+479=57÷479>10%.B正確;2000年加拿大的國外游客到達人數與出國旅游人數相差1963—1918=45萬人.韓國僅相差551—532=19萬人,C錯誤;按國外游客到達人數排序,2000年、2004年、2005年中國在11國中都排第三位,D正確。應選擇C。 5從資料中不能推出的結論是()。 A.法國是表中所列國家中最受歡迎的國際旅游目的地 B.2005年美國國外游客到達人數的同比增長率小于巴西 C.2000年國外游客到達人數與出國旅游人數最接近的國家是加拿大 D.按國外游客到達人數排序,2000年、2004年、2005年中國在11國中位次不變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1 61 A.1 B. C. D. 3、北京市內資企業三大產業發展趨勢圖(2000-2007年)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2007年年末,北京市內資企業巾第一產業有3957戶,第二產業有55878戶.第三產業有414214戶,總計3957+55878+414214=474049戶,應選擇B。 12007年年末,北京市內資企業數達到()。
A.470449產 B.474049戶 C.474409戶 D.474589戶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于整體的增長率小于增速最快的組成部分的增長率,只需求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內資企業戶數的增長率并加以比較即可。2007年末,第一產業內資企業戶數比2000年增長了(3957—2364)+2364=67.4%,第二產業內資企業戶數增長了(55878-49921)+49921=11.9%.第三產業內資企業戶數增長了(414214—205657)+205657=101.4%,應選擇D。 22000—2007年末,下列各項年均增長率最大的是()。 A.內資企業戶數 B.第一產業內資企業戶數 C.第二產業內資企業戶數 D.第三產業內資企業戶數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2001年第一產業內資企業戶數比上年增長(2599-2364)+2364=9.9%,2003年增長(2955—2735)+2735=8.0%,2006年增長(3031—2793)+2793=8.5%,2007年增長(3957—3031)+3031=30.6%,比較可知2007年增長率最快,應選擇D。 32000—2007年末,第一產業內資企業戶數增長率最快的一年是()。 A.2001年 B.2003年 C.2006年 D.2007年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1 41 A.1 B. C. D. 4、圖12009年上半年各類汽車市場占有份額2009年上半年汽車市場巾狹義乘用車份額較2008年同期增長1.2個百分點,而2008年同期市場共有516.4萬臺汽車。廣義商用車份額占41%,下降1.2個百分點,其中重中輕卡下降4.5個百分點為18.9%,微卡上升0.8個百分點達到4.2%,微客上升3.7個百分點達到15.3%.大巾輕客下降1.1個百分點為2.5%。狹義乘用車中轎車占汽車的52.7%,上升1.8個百分點。MPV下降0.3個百分點為1.7%,SUV下降0.1個百分點為4.6%。2009年上半年的自主品牌狹義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32%,市場份額30.4%,份額同比增長2.7個百分點。2009年上半年韓系乘用車銷量實現51%的正增長,份額上升2.1個百分點;日系乘用車上半年銷量達到95萬臺,同比增長5%,份額同比下降3.5個百分點到26.3%。2009年上半年德系乘用車市場份額同比下滑0.9個百分點。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圖l及第一段可知,2009年上半年,廣義商用車銷量同比增加了250—516.4×(41%+1.2%)=250—217.9=32.1萬臺;轎車同比增加了322—516.4×(52.7%-1.8%)=322—262.8=59.2萬臺:sUV同比增加了28.2—516.4×(4.6%+0.1%)=28.2-24.3=3.9萬臺;MPV同比增加了10.2—516.4x(1.7%+0.3%)=10.2—10.3=-0.1萬臺,即MPV減少了,所以增量最大的是轎車.應選擇B。 12009年上半年,下列各類汽車銷量同比增加量最大的是()。 A.廣義商用車 B.轎車 C.SUV D.MPV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據第2段可知,2008年上半年日系乘用車銷量達到95÷(1+5%)=90.5萬臺.份額為26-3%+3.5%=29.8%,則2008年上半年狹義乘用車銷量為90.5+29.8%=303.7萬臺.應選擇A。 22008年上半年,狹義乘用車銷量為()。 A.303.7萬臺 B.318.4萬臺 C.328.5萬臺 D.341.9萬臺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SUV產銷率最高,其銷量為28.2萬臺;輕型卡車的產銷率最低,其銷量為74.5萬臺.74.5—28.2=46.3萬臺,應選擇B。 3在2009年上半年的各類型汽車中,產銷率最高的比最低的銷量()。 A.多38.I萬臺 B.少46.3萬臺 C.多25.1萬臺 D.少45.1萬臺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008年上半年微型車產量為118.6÷(1+54%)=77.0萬臺,同比增加118.6—77.0=41.6萬臺:2008年上半年卡車產量為40.9÷(1—18%)+74.9÷(1+8%)=49.9+69.4=119.3萬臺.同比增加40.9+74.9—119-3=-3.5萬臺.所以微型車比卡車產量同比增量多41.6+3.5=45.1萬臺,應選擇C。 42009年上半年,微型車比卡車產量的同比增量()。 A.多了38.1萬臺 B.少了3.5萬臺 C.多了45.1萬臺 D.少了1.8萬臺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圖1可知,2009年上半年汽車市場中狹義乘用車份額達到59%,Ⅰ正確:微型卡車產銷量和增速均大于重型卡車.但僅憑這些數據無法判斷微型卡車和中重型卡車哪個受歡迎,Ⅱ無法確定;由圖3可知,德系和日系乘用車的份額折線趨于平緩,Ⅲ正確;圖3只給出了各車系在狹義乘用車市場的份額.材料中沒有給出整體汽車市場的數據.故無法判斷Ⅳ。Ⅰ、Ⅲ正確,應選擇B。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Ⅰ.2009年上半年汽車市場中狹義乘用車居主體地位Ⅱ.微型卡車比中重型卡車受歡迎Ⅲ.德系和日系的份額下降趨勢不斷縮窄Ⅳ.自主品牌一直是國內汽車市場的最大贏家 A..Ⅰ、Ⅱ B..Ⅰ、Ⅲ C..Ⅱ、Ⅳ D..Ⅲ、Ⅳ第五部分常識判斷 判斷推理(共35題,參考時限35分鐘)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考慮圖形之中線條的交點個數,題干圖形依次是2、3、4、5,選項中只有A有6個交點。 1、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題干所給圖形的封閉區域數都為6,選項中只有D符合這一特征。 2、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人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奇數項圖形都是直線圖形,偶數項圖形都是曲線圖形。 3、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從每行來看,第一個圖形上下翻轉得到第二個圖形,第二個圖形左右翻轉得到第三個圖形。每變換一次,第一行圖形增加一個圓圈、第二行圖形增加一塊陰影、第三行圖形增加一個三角形。比較分析來看.C是正確選項。 4、請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人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律性: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從上面三個小圖形的相對次序來看,c錯誤;從中間長方形上的斜線來看,B、D錯誤:A可由題圖折疊而成。 5、右邊四個所給的選項中,哪一項能由左邊圖形折疊得到?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B項并沒有訂立合同;c項l000元的相機是在合同履行時交付給乙作為擔保的,不屬于定金;D項10萬現金屬于首付,也是在合同履行的過程巾交付的,不屬于定金。只有A項符合定義,故答案選A。 6、定金是指合同當事人為了確保合同的履行,依法律規定或者當事人雙方的約定,由當事人一方合同訂立時,或訂立后,履行前,按合同標的額的一定比例,預先給付對方當事人的金錢或其他代替品。以下屬于定金的是()。 A.甲與乙(房東)于6月5日簽訂租房協議(月租金500元)。該協議將于6月10日生效,乙要求甲先付100元錢。如不能履行合同,將不予退還 B.小張今年考入大學,通知書上寫明,須先交納學費5000元,才能辦理入學手續 C.甲欲向乙借款l000元,甲的好友丙將自己價值l000元的相機留給乙作為擔保 D.小王近日簽了一份購房合同.在合同條款中規定,首付10萬現金,剩余10萬元于辦理產權證書時一并交清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定義的關鍵屬性是“挖掘問題”,“合適地表達問題”,“正確地解決問題”,“防范問題演化為危機”。A、B、D三項都沒有體現對問題的挖掘和對危機的防范,因此都不屬于問題管理.只有C項符合定義。答案選C。 7、問題管理,是在挖掘問題的基礎上,合適地表達問題,正確地解決問題,以此來防范問題演化為危機的一套管理理論和方法。也可以說,問題管理就是借助問題優化管理。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問題管理的是()。 A.以人為本.處處體現對員工的人文關懷 B.注重創新,把創新作為企業發展的原動力 C.防范危機,將所有可能帶來危機的問題扼殺在萌芽階段 D.提倡民主.所有問題都經過全員參與、民主討論尋求解決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B項團結合作、c項對生活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D項為了親人要活下去,都體現了社會關系。只有A項是人們在重物飛來時的條件反射.不是在社會關系下形成的.故答案選A。 8、社會性:是指人在實踐中結合而成的各種社會關系,在一定社會關系中從事生產活動和其他活動。下列不屬于人的社會性的是()。 A.當重物向自己飛來時,人們不自覺地抱住頭 B.人們為了完成一項任務而團結合作 C.我們對生活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 D.雖然疾病讓我承受了很大痛苦,但為了我的親人我要活下去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定義的關鍵屬性是“為了控制使用文件的唯一有效版本”,“長期使用并始終處于修改和換版狀態”。A項公司規章制度文件必須控制使用文件的唯一有效版本.長期使用并始終處于修改和換版狀態,符合定義;B、C、D三項都不符合“長期使用并始終處于修改和換版狀態”這一定義屬性.因此不屬于受控文件。答案選A。 9、受控文件,指按照發放范圍登記、分發,并能保證收回的文件。受控文件主要是為了控制使用文件的唯一有效版本,未經文件管理部門批準不得復制。一般來說這些文件是長期使用并始終處于修改和換版狀態的文件。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受控文件的是()。 A..公司規章制度文件 B.某工程項目投標文件 C.月度工作總結報告 D.臨時交通管制通知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根據定義可知,A、c、D三項都是國際化人才必須具備的特點,B項的教育背景定義中沒有捉及.且不是成為國際化人才所必需的.因此不是國際化人才必須具備的特點。故答案選B。 10、國際化人才,是指具有國際化意識和胸懷以及國際一流的知識結構,視野和能力達到國際化水準。在全球化競爭中善于把握機遇和爭取主動的高層次人才。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不是國際化人才必須具備的特點的是()。 A.熟悉掌握國際慣例 B.在西方國家的留學經歷 C.較強的跨文化溝通能力 D.熟悉掌握本專業的國際化知識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A、C、D二項都沒有體現出“研究消費者的特點”,所以不一定是微觀營銷,.B項該飲料公司對消費者的特點進行了研究。符合定義屬性。答案選B。 11、微觀營銷,就是指企業必須研究消費者的特點,根據消費者的需求生產、銷售產品和服務,使自己的產品、服務和營銷方案與地理、人口、心理和行為因素相適應。根據上述定義,下列一定屬于微觀營銷的是()。 A.某百年老字號烤鴨店生意一直非常紅火,其新口味烤鴨一推出來就備受顧客好評 B.某飲料公司根據各地人的口味偏好制造產品,有針對性地進行廣告宣傳,大獲成功 C.某名牌化妝品經常引領時尚,其新研制出的高級香水限量版一上市就被搶購一空 D.某家電企業為顧客提供優質的售后服務,獲得了良好的口碑,銷售額不斷上升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A項甲廣告公司及時采取了措施,并未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可以排除;B項并沒有涉及“偏差已經非常明顯”、“反映偏差的信息才姍姍來遲”,因此也可以排除:C項丙電子公司因為沒進行市場調查導致滯銷,造成了過時控制風險:D項沒有產生不可挽回的影響,也沒有涉及未及時注意的偏差.因此也可排除。答案選C。 12、企業經營活動中產生的偏差只有及時采取措施加以糾正,才能避免偏差的擴大,如果等到偏差已經非常明顯,且對企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影響后,反映偏差的信息才姍姍來遲,此日寸產生的風險即過時控制風險。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造成了過時控制風險的是()。 A.甲廣告公司發現有競爭對手在搶奪其老客戶,立即采取公關措施。保住了客戶資源 B.乙石化公司董事長決定進軍食品加工領域,盡管遭遇重重困難,他仍然一意孤行 C.丙電子公司開發出一種新型智能手機,未對市場進行調查就大批量生產,結果滯銷 D.丁鋼鐵公司因在鐵礦石價格談判中沒能達成協議,決定斥資建立鐵礦石開采公司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放映電影,貯藏食物。 13、放映對于()相當于()對于食物 A.播放品嘗 B.電影貯藏 C.收看吃飯 D.動漫調味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鋼鐵屬于金屬,鍋鏟屬于廚具。 14、鋼鐵對于()相當于鍋鏟對于() A.礦物青銅 B.冶煉鍋巴 C.金屬廚具 D.不銹鋼勺子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體育運動,娛樂活動,前者是起修飾作用的名詞。C項打牌是一種活動,踢足球才是一種運動..足球是名詞,而打牌一般作動詞。 15、()對于運動相當于()對于活動 A.籃球休息 B.球類網球 C.足球打牌 D.體育娛樂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堅定和果決是近義詞,游移和動搖是近義詞。B項勇敢和果決不是近義詞。 16、()對于果決相當于游移對于() A.堅定動搖 B.勇敢遲疑 C.考慮行動 D.肯定謹慎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鼠標墊是鼠標的輔助用具,且放置在鼠標下面。三角架是相機的輔助用具.且放置在相機下面。 17、鼠標:鼠標墊 A.相機:三角架 B.桌子:桌腳 C.樹木:樹根 D.褲子:皮帶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紅綠燈控制交通的行進和停止,開關控制電流的流通和中斷。 18、紅綠燈:交通 A.機場:安檢 B.手機:通話 C.教育部:學生 D.開關:電流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速度乘以時間等于距離;電流乘以電阻等于電壓。 19、速度:時間:距離 A..壓力:面積:壓強 B.電流:電阻:電壓 C.密度:質量:面積 D..體積:底:高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歌曲需要作詞和作曲,訴訟需要有原告和被告。 20、歌曲:作詞:作曲 A.鋼琴曲:鋼琴:鋼琴家 B.香煙:煙農:收獲 C.城市:街道:商鋪 D.訴訟:原告:被告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農村有農民,農民是農業的主體;學校有學生,學生是學業的主體。B項的商界小能表示一個空間區域. 21、農村:農業:農民 A.市場:市容:市民 B.商界:商業:商人 C.學校:學業:學生 D.軍營:軍隊:軍人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有些學生分數高但能力不強”可知.高分不一定高能;由“分數高的學生巾沒有能力很差的”可知“高分低能”不是普遍現象.B項正確。題干說明分數高低與能力強弱還是有一定關系的,A項錯誤;C、D兩項是無關項.故答案選B。 22、有的學生分數高能力也強,有的學生分數高但能力不強,也有的學生能力強但分數不高;但是能力強的學生中沒有分數很低的,分數高的學生中也沒有能力很差的。可見,()。 A.分數的高低與能力的強弱實際上沒有什么關系 B.雖然高分不一定高能,但“高分低能”也不是普遍現象 C.能力的強弱受心理素質的影響,而心理素質很難用分數衡量 D.高分低能現象是考試內容和考試方法不科學造成的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題十由研究得出結論:獨生孩子與非獨生孩子的社會能力發展幾乎一致。A、B、D三項都說明可能因為其他的實驗條件控制不嚴謹而影響了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從而削弱了結論:C項說明3歲非獨生的第一胎孩子不能代表非獨生孩子,則從研究結果無法推出結論.從根本上質疑了結淪的可靠性,削弱程度最強。 23、一項對30名3歲的獨生孩子與30名同齡非獨生的第一胎孩子的研究發現.這兩組孩子日常行為能力非常相似,這種日常行為能力包括語言能力,對外界的反應能力,以及和同齡人、他們的家長及其他大人相處的能力等等。因此,獨生孩子與非獨生孩子的社會能力發展幾乎一致。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削弱上述結論?() A.進行對比的兩組孩子是不同地區的孩子 B..獨生孩子與母親的接觸時間多于非獨生孩子與母親接觸的時間 C.家長通常在第一胎孩子接近3歲時懷有他們的第二胎孩子 D.大部分參與此項目的研究者沒有兄弟姐妹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題十觀點認為,博物館可以通過海內外的捐贈來改善經濟狀況,以扭轉辦展費上漲的趨勢。如果D項為真,說明博物館對捐贈款項的使用是有限制的.可能無法以此來改善經濟狀況.從而削弱了題干的結論。A項加強了結論,B項是無關項.C項也說明種方法對一些大型博物館是可行的.對題干的削弱程度不如D項。故答案選D。 24、博物館的辦展費在過去幾年中上漲得很厲害,并且還有繼續上漲的趨勢。其實,博物館是有辦法扭轉這一趨勢的,這些博物館在海內外經常得到大筆捐贈,這些捐贈完全可以用來改善博物館的經濟狀況。以下哪項如果為真,將嚴重削弱上述結論?() A.博物館籌集經費的措施日臻完善,其中包括承辦一些商業博覽會等 B.越來越多的觀眾喜歡在節假日到博物館瀏覽、參觀 C.海內外對博物館的捐贈,主要集中在國內幾個大型博物館 D.博物展覽基金的捐款人通常對捐贈款項的使用有嚴格的限制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題干的現象是“有60%的回答者說他們的成績位居此次比賽的前20%”.回答者中成績居前20%的比例遠遠大于20%,不符合常理。A項使題干現象顯得更不合理:B項是無關項.其余人的同答不足以無法解釋題干的現象;C項是無關項,也無法解釋題干的現象:D項如果為真,說明參加調查的人都是成績較好的,則回答者中成績居前20%的比例高也屬于正常.很好地解釋了題干的現象。 25、一項對某市大學生運動會的調查結果似乎存在矛盾。當參加百米決賽的運動員被問及在此次運動會上的名次時,有60%的回答者說他們的成績位居此次比賽的前20%。如果所有參與調查的運動員說的都是真話,那么下列哪項能對上述現象給出更合理的解釋?() A.并不是所有未回答者的名次都在百米決賽的前20%以外 B.其余40%的回答者百米決賽成績都在20%以外 C.參加百米決賽的運動員有80%成績不理想 D.百米決賽成績較差的運動員沒有參加調查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題干并沒有單獨提到冗長的作用,故A項不一定正確;B項是無關項,也無法從題干中推出:題干最后一句是一個充分條件的假言命題,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C項錯誤:如果人類的聽覺系統不是一個完善的聲音接受器,由最后一句可知,一種口語的基本音素的每一個可能的排列都能構成一個可被理解的單詞的想法就是不正確的,否定了題干第二句的后件.否定后件就能否定前件,所以可推出某一種口語不能非常地有效,D項正確。 26、有效和冗長是語言體系的一個自相矛盾的特性,然而,當它們一塊使用時,卻能增加交流的有效性和可信賴性。如果某一種口語非常地有效,那么它的每一個基本音素的所有可能排列都能組成一個可被理解的單詞。但是,如果人類的聽覺系統不是一個完善的聲音接受器.那么一種口語的基本音素的每一個可能的排列都能構成一個可被理解的單詞的想法就是不正確的。如果上面所有的陳述都是正確的,那么下面哪一項也一定是正確的?() A.有效使一種口語有用,冗長使一種口語可信 B.在口語中,有效和冗長不可能被完全達到 C.如果人類的聽覺系統是一個完善的聲音接受器,那么語言音素的每一個排列都可產生一個能被理解的單詞 D.如果人類的聽覺系統不是一個完善的聲音接受器,那么口語就不可能非常地有效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題干的結論是最后一句,其依據是許可證的頒發是基于對流過河道的水量對排放到河道內的化學物質的稀釋效果的估計。由于頒發許可證的計算是對每種化學物質單獨計算的.要使題干推理成立,就要求被認為是相對無害的化學物質在水巾不相互反應形成有害的化合物.否則,頒發許可證時的計算就遺漏了對反應形成的有害的化合物的計算,則題干結論就不能成立。因此A項是題干所依賴的假設。B項即使不是假設也不影響結論的推出:即使向河道內排放達到許可證所允許的最大量的化學物質,也是在許可證所允許的范圍內.不會對河道產生不良影響,C項不是必須假設的;D項是無關項。故答案選A。 27、當頒發向河道內排放化學物質的許可證時,是以每天可向河道中排放多少千克每種化學物質的形式來頒發的。通過對每種化學物質單獨計算來頒發許可證,這些許可證所需的數據是基于對流過河道的水量對排放到河道內的化學物質的稀釋效果的估計。因此河道在許可證的保護之下,可以免受排放到它里面的化學物質對它產生不良的影響。上面論述依賴的假設是()。 A.相對無害的化學物質在水中不相互反應形成有害的化合物 B.河道內的水流動得很快,能確保排放到河道的化學物質被快速地散開 C.那些持有許可證的人通常不會向河道內排放達到許可證所允許的最大量的化學物質 D.化學物質對河道污染所帶來的危險只應以它是否危及人類健康的觀點來評價.而不應以它是否危及人類和野生動植物的觀點來評價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題干的矛盾是汽車保險公司的統計數據和警察局的統計數據之問的矛盾。A項說明許多安裝了自動防盜系統的汽車即使失竊,失主也無法向汽車保險公司索賠,但卻仍會向警察局報案,從而解釋了兩者的統計數據之問的矛盾;B項加深了題干的矛盾;C項說明安裝自動防盜系統的汽車更容易被盜,無法解釋汽車保險公司的統計數據;D項是無關項,無助于解釋題干的矛盾。故答案選A。 28、汽車保險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在所處理的汽車被盜索賠案中,安裝自動防盜系統汽車的比例明顯低于未安裝此種系統的汽車。這說明,安裝自動防盜系統能明顯減少汽車被盜的風險。但警察局的統計數據卻顯示:在報案的被盜汽車中,安裝自動防盜系統的比例高于未安裝此種系統的汽車。這說明,安裝自動防盜系統不能減少汽車被盜的風險。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有利于解釋上述看來矛盾的統計結果?() A.許多安裝了自動防盜系統的汽車車主不再購買汽車被盜保險 B.有些未安裝自動防盜系統的汽車被盜后,車主報案但未索賠 C.安裝自動防盜系統的汽車大都檔次較高;汽車的檔次越高,越易成為盜竊的對象 D.汽車失盜后,車主一般先到警察局報案,再去保險公司索賠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由“小紅不學法語”和“來自重慶的學法語”可知,小紅并非來自重慶;又“小利來自上海”.所以小梅來自重慶.學法語。則小紅來自北京,再由“來自北京的不是學英語的”可知.小紅學德語。所以,小利來自上海,學英語。正確答案是B。 29、在一個大學生宿舍有3個同學,她們的名字是:小梅、小紅和小利。一個學英語.一個學法語,一個學德語;一個來自北京,一個來自上海,一個來自重慶。來自北京的不是學英語的.小紅不學法語,小利來自上海,來自重慶的學法語。由此可知,()。 A.小紅來自北京.學英語 B..小梅來自重慶,學法語 C.小利來自上海,學德語 D.小利來自上海,學法語 數量關系(共20題,參考時限20分鐘)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三級等差數列變式。 1、25,33,48,55,69,(),88 A.75 B.76 C.77 D.78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二級等差數列變式。根號下面為1、5、13、25、(41),求差后得4、8、12、(16)組成公差為4的等差數列。 2、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典型積數列。下一項為27×243=(6561)。 3、1,3,3,9,27,243,() A.6561 B.4437 C.5086 D.3874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每兩個一組,每組兩個數的差為2、4、8、(16),則所求項為212+16=(228)。 4、122,124,136,140,170,178,212,() A.228 B.234 C.236 D.248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四項等于第一項和第二項的積,第五項等于第二項和第二三項的積.以類推,下一項為6×12=(72)。 5、2,3,4,6,12,24,() A.36 B.48 C.72 D.144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此題采用逐步滿足法,一個數除以5余4,那么用4加上5的倍數.直至滿足除以8余3為止,可以得到4+5×3=19滿足條件:現在再用19加上5和8的最小公倍數40的倍數,直至滿足除以ll余2為止。19+40×7=299,因此滿足條件最小的自然數是299。 6、一個數除以5余4,除以8余3,除以ll余2,求滿足條件的最小的自然數是多少?() A.19 B.99 C.199 D.299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分針一小時轉一圈,一天分針轉24圈,2010÷24=83…18。8月有3l天,9月有30天,推出來分針再轉2010圈后是2009年10月31日10時。 7、現在是2009年8月8日16時,那么分針再轉2010圈后的時間是()。 A.2009年10月31日20時 B.2009年9月26日l0時 C.2009年10月31日10時 D.2009年11月1日13時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1/45 8、甲、乙、丙、丁等10位同學排成一排,則甲、乙正好排在兩頭的概率為多少?() A.1/25 B.1/15 C.1/45 D.1/90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根據抽屜原理,點數為1(A)、2、3、4、5、6、7、8、9、10、11(J)、12(Q)、13(K)的牌各取l張,再取大王、小王各1張,一共15張,這15張牌中,沒有兩張的點數相同。如果任意再取l張的話,它的點數必為l—13中的一個,于是有2張點數相同.故最少要取16張. 9、一幅撲克牌有54張,最少要抽取幾張牌,方能保證其中至少有2張牌有相同的點數?() A.16 B.15 C.17 D.14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20 10、一件工作,甲、乙合作要4小時完成,乙、丙合作要5小時完成。現在先由甲、丙合作2小時后,余下的乙還需6小時完成,乙單獨做這件工作要幾小時?() A.25 B.18 C.20 D.15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B車速度為x千米/小時,則A車速度為(X+10)千米/小時。列方程2x=(X+10)x96/60,解得x=40千米/小時。所以兩車速度分別為40千米/小時、50千米小時。 11、A、B兩輛火車同時從甲、乙兩站相對開出,兩車相遇后繼續前進,到達對方車站。已知A車在相遇后所用的時間比相遇前所用的時問少1小時36分鐘,B車在相遇后所用的時間比相遇前所用的時間多用2小時,并知A車每小時比B車快10千米。求兩車的速度分別為多少千米/小時?() A.30,40 B.40.50 C.25,35 D.50.60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根據兩個集合的容斥原理可知,這個團共有32+27—11=48個演奏家。 12、某藝術團的演奏家們每人都至少會演奏小提琴和鋼琴中的一種。他們中有32人會拉小提琴,27人會彈鋼琴,小提琴和鋼琴都能演奏的有11人。這個團共有多少個演奏家?() A.52 B.50 C.48 D.46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90 13、身高互不相同的6個人排成2橫行3縱列,在第一行的每一個人都比他同列的身后的人個子矮,則所有不同的排法為多少種?() A.30 B.90 C.120 D.720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牛吃草問題,設每頭牛每天吃草量為1,則每天每畝草地的生長量為(28x45÷15-lOx30÷5)÷(45—30)=1.6,每畝地的原始草量為10x30÷5-1.6x30=12.則24畝地80天一共有的草量為12x24+1.6x80x24=3360.則可供3360÷80=42頭牛吃80天。 14、有三塊草地,面積分別是5、15、24畝。草地上的草一樣厚,而且長得一樣快。第一塊草地可供10頭牛吃30天,第二塊草地可供28頭牛吃45天,問第三塊地可供多少頭牛吃80天?() A.42 B.60 C.54 D.72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題是開放區間植樹問題的變形。每縱隊有230÷2+l=116名學生,因此四年級共有116x4=464名學生。 15、四年級的全體學生參加廣播操比賽,排成4路縱隊入場,隊伍長230米,每隊前后兩人相距2米。四年級共有多少名學生?() A.464 B.468 C.482 D.456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5 16、商店出售某種商品,進價每件180元,按每件200元出售,可出售50件,為薄利多銷每降低1元出售,銷量就增加5件。問每件降價多少元出售盈利最多?() A.7 B.4 C..5 D.6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12 17、某學生從學校回家,先步行2千米,然后乘汽車8千米到家。第二天騎自行車按原路返校,所用的時間與回家所用的時間相同。已知他騎自行車的速度比步行的速度多8千米/小時比汽車的速度少12千米/小時。那么自行車的速度為()千米/小時。 A.20 B.12 C.15 D.18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此題可以采用逆推法,買本子前還剩2.8+0.8=3.6元,因此,買圓珠筆前還剩下(3.6—0.5)x2=6.2元,小芳一共帶了(6.2+0.5)x2=13.4元。 18、小芳買了1支鋼筆,所用的錢比所帶的總錢數的一半多0.5元;又買了1支圓珠筆,所用的錢比買鋼筆后余下的錢的一半少O.5元;最后買了2.8元的本子,剩下0.8元。小芳帶了()錢。 A.15.2元 B.13.4元 C.12.6元 D.14.2元 言語理解與表達(共40題,參考時限35分鐘)本部分包括表達與理解兩方面的內容。請根據題目要求,在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最恰當的答案。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四個選項都有天下聞名、名聲極大的意思。由“隨后迅速一蹶不振”可知,汾湟可樂只是在一段時間內很流行、很有名,故表示一個時期內名聲很大的“名噪一時”最合句意。本題正確答案為C。 1、“汾湟可樂”曾經以“中國人自己的可樂”。_______,隨后迅速一蹶不振的經歷.也許可以給喜歡用這句廣告語作為訴求的廠家些提醒:產品歸根到底,拼的還是技術、管理與服務.而不是愛國口號。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名聞遐邇 B.名揚四海 C.名噪一時 D.聲名大噪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第一空中與“開拓進取”相對應的應該是“退卻”,而非“淡漠”、“無為”。再看第二空.“正確和必要的放棄”是我們更需要學習和懂得的東西,這種放棄體現的應該是一種人生的“智慧”.而非“自信”。故本題正確答案為C 2、追求與放棄都是正常的生活態度,有所追求就應有所放棄。有價值的人生需要開拓進取成就事業,但更要懂得正確和必要的放棄——這不是一種_______,而是一種_______。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淡漠豁達 B.無為境界 C.退卻智慧 D.無奈自信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莫衷一是:不能決定哪個是對的。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因人而異:因人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眾說紛紜:人多嘴雜,議論紛紛。見仁見智:對同一個問題,不同的人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由后面“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可知,“見仁見智”最符合題意.表示對“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不同的人立場或角度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第二空“視野”放在句中也合適.答案為A 3、常有人說,效率與公平的關系問題是一個烘托手法的問題,孰先孰后、孰輕孰重往往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難以定于一端。這說明,這個問題牽扯面廣、十分復雜。對于這樣復雜的問題.我們不妨跳出來,以更大的_______來分析,這樣或許能得出一些新的認識.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見仁見智視野 B.莫衷一是眼界 C.因人而異思路 D.眾說紛紜眼光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由常識可知,近代中國農耕文明不是“消亡”,也不是發生“變革”,所以排除B、D。由句中的“釀成”一詞可知,這里的“大變局”側重于強調消極的一方面,而“熏陶”所帶來的一般是積極的變化,用在這里不妥,不如“侵凌”來得恰當。“式微”,原指國家或世族衰落.現在也泛指事物的衰落,符合語境,所以答案為A 4、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敗,這個“數下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釀成乃是中國農耕文明______與西方工業文明_______的雙重結果。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式微侵凌 B.消亡侵略 C.衰落熏陶 D.變革影響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先看第一空。宰割:比喻受到侵略、壓迫、剝削。挾制:依仗權勢或抓住對方缺點.強使順從。由句前的“落后就要挨打”可知,這里應選“宰割”,排除C、D。“奮發圖強”和“發憤圖強”,兩個都有“謀求自強”之義,前者指振作精神,奮力自強,強調“精神振作”;后者指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突出精神受到刺激而產生向上的內動力。這里是指由過去任人宰割的慘痛經歷激發出圖強的決心.應選“發憤圖強”。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5、中國人民水遠不會忘記落后就曼挨打的教訓,過大積貧積弱,任人_________,今天______.靠自己的力量維護陽家安全。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宰割奮發圖強 B.宰割發憤圖強 C.挾制奮發圖強 D..挾制發憤圖強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排行榜對于時尚可以起“引導”、“引領”作用,但不能說是“帶領”或“領導”時尚,排除C、D。冉看第二空,由題意可知,推出排行榜是對文化市場有益的,故填“繁榮”比“占領”更合適。本題的正確答案為B。 6、推出排行榜,對于推介精品、_______時尚。_______文化市場,朱必沒訂一點好處。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引領占領 B.引導繁榮 C.帶領占有 D.領導豐富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由句意可知,本復句第一層應用“雖然”,“但是”構成轉折關系,第二層用“不(是)”、“而是”構成并列關系,正確答案是D。 7、我們從心理學研究中認識到,_________人的思維決定于外界客體的作用,_______外界客體并不直接決定思維,______通過大腦對感性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間接地決定著思維。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雖然然而而是 B.即使但是如果 C.由于然而即使 D.雖然但足而是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先看第一空,臨時教室的特點在于一個“簡”字,但未必就是“破”的,因此用“破舊”、“破敗”修飾不合適,排除A、C。再看第二空,學生用朗朗書聲來回答大地震的不幸,體現出的是一種積極的、善良平和的心態。D項的“安靜”一般是形容環境的,不如B項的“平靜”妥當。因此本題答案選B。 8、我走進______的臨時教室,眼前的一幕讓我感動不已。面對大地震,中國下一代最______的回答,是朗朗書聲。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破舊響亮 B.簡陋平靜 C.破敗平和 D.簡易安靜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火樹銀花:指燈光閃亮、絢麗燦爛,用來形容節日晚上燈火燦爛的景象。它不能用來形容“店鋪”,排除A。燈紅酒綠:形容驕奢淫逸的生活,也形容娛樂場所的繁華景象。它顯然與句意不符。排除C。源源不斷:形容連續不斷,多用于貨物、錢財、資源等方面。川流不息:多用來形容行人、車馬、船只等的來往。這里說明的對象是“行人和車輛”,應選“川流不息”。本題的正確答案為D 9、節日的北京儼然已經變成了一片歡騰的海洋:店鋪______街上行人和車輛______,各種慶祝活動精彩紛呈。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火樹銀花車水馬龍 B.燈火輝煌源源不斷 C.燈紅酒綠絡繹不絕 D.張燈結彩川流不息
上一頁[1][2][3][4][5][6][7][8][9][10][11][12]下一頁
參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樂不思蜀:含貶義,多用于形容人到了好的環境中而忘了本。樂此不疲:因酷愛干某事而不感覺厭煩。形容對某事特別愛好而沉浸其中。物我兩忘:指忘卻自己和外部世界.達到與大自然渾然一體的境界。感慨萬千:因外界事物變化很大而引起許多感想、感觸。句意是一邊聽音樂.一邊品茶.一邊賞美景,心情非常愉悅。它側重的是一種意境美,故應選“物我兩忘”。本題的正確答案為C。 10、古箏悠揚,清茶沁人,加之窗外的西湖美景,令人心曠神怡,______。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樂不思蜀 B.樂此不疲 C.物我兩忘 D.感慨萬千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題干中的句子是說網絡給了我們個人表達的自由,但這種自由不是無限度的.不能超越制度和法律的約束.也就是說我們享有的網絡自由其實是有它的邊界或界限的.故可首先排除C。再看第二空,“傾注”、“浸潤”與“期望”搭配不妥,而且這兩個詞的主語一般是人,是施動者,故排除A、B。本題答案選D。 11、網絡時代個人言論自由的_______到底在哪里?網絡傳播拓寬了個人的表達空間,被_______了草根時代自由表達的期望,但如果沒有制度和法律的強有力保護,那么,真正受傷害的就不僅是作為傳播者個體的言論權利。更是對人類社會文明的破壞。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界限傾注 B.限制浸潤 C.權利賦予 D.邊界寄予 參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相得益彰”與“珠聯璧合”意思相近,指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各自的長處更能充分地顯露出來。相輔相成:互相配合并促成。相映成趣:互相對照映襯,就顯得更有情趣。根據詞義可知.“相輔相成”、“相映成趣”不能用來形容圖書外觀形態與陳年墨香之的關系.排除C、D。推陳}}J新:對舊事物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并在此基礎上創新。革故鼎新:破除舊的,創建新的。句意是說在深刻繼承傳統的基礎上,“賦予了傳統古籍以新的生命”.因此.第二空應選“推陳出新”。A為正確答案 12、國圖出版社通過對與圖書制作相關的各種材料、工藝、技術的合理應用,以及現代裝幀設計元素的巧妙安排,使這些特裝圖書賞心悅目的外觀形態與字里行間的陳年墨香相互輝映、_______,既深刻繼承傳統,又勇于_______,既展示文化精髓,又體現時代氣息.賦予了傳統古籍以新的生命。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相得益彰推陳出新 B.珠聯璧合革故鼎新 C.相輔相成革故鼎新 D.相映成趣推陳出新 參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這是解釋型主旨題。文段從心理層面和技術層面解釋了中國人難以接受“克隆人”技術的原因。A、B項都是原因中的一種,概括不全面.C項不是文段的重點.D項為正確答案. 13、心理層面上,中國人對自身的確認,有“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觀念,使生命受之于一個體細胞的“克隆”,可能使人們難以接受,并且失卻對生命的神圣感。在技術層面上,有性繁殖是自然進化的結果,它所包含的確定性和不確定性,基本上能夠保證人類適應自然的生存條件;但是“克隆人”在進化上的不確定性,是否有利于他們適應自然而生存。人們還難以預料。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確切的是()。 A..“克隆”技術面臨的難關 B.中國人的生命觀念與“克隆人”技術的沖突 C.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的主要區別 D.中國人難以接受“克隆人”技術的原因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文段首先說明了何為“刻板成見”,然后指出媒體在報道中對當事人身份的過分突出容易使人們對新聞當事人所屬群體形成某種刻板印象,以及這種做法會帶來的不良影響。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的是媒體在報道中不應過分突出當事人的身份.應該就事論事。即B為正確答案。A、C兩項都屬于不良影響,是B項的原因.而不是意在說明的內容.D項中的“微觀真實”、“宏觀真實”所指過于寬泛,不如B項表述具體。 14、“刻板成見”是指人們對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簡單化的觀念和印象。媒體在報道時對當事人身份的過分突出,很有可能會強化公眾對這種身份的認識.使之刻板化.并自覺不自覺地以身份來判斷某些人的品行,這很容易在公眾的人際交往中制造誤解.甚至人為地在不同身份的人中制造對立情緒。比如,普通公眾中一些人對“富二代”的反感很難說與媒體的報道沒有關系。這段文字意在說明()。 A.媒體對公眾身份的過分突出淡化了作為個體的人的豐富性 B.媒體在報道中應就事論事,不要過分強調新聞當事人的身份 C..“刻板成見”不利于公眾對新聞進行更準確的判斷和思考 D.在新聞報道中,應強調要微觀真實和宏觀真實相結合 參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人們認識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有可能實現雙贏的結局,換句話說,在“零和游戲”中,“利己&rdquo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