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項選擇題(每小題1分,共30分)
1.狹義的教育是指()
A.家庭教育
B.學校教育
C.社會教育
D.職業教育
2.決定教育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的是()
A.科學技術
B.生產力
C.社會文化
D.政治制度
3.被稱為“科學教育的奠基人”,也被看做是傳統教育學的代表的是()
A.赫爾巴特
B.杜威
C.馬克思
D.柏拉圖
4.因材施教的思想遵循的是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是()
A.順序性
B.不平衡性
C.個別差異性
D.互補性
5.科學地說,遺傳素質是個體身心發展的()
A.物質前提
B.主導因素
C.關鍵因素
D.無關因素
6.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唯一方法是()
A.尊重個人價值
B.實現共產主義
C.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
D.綜合技術教育
7.一切教育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是()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針
C.課程目標
D.教學目標
8.教師的根本任務是()
A.教學
B.教書育人
C.科研
D.解惑
9.學生具有主觀能動性,是教育活動的()
A.主體
B.主導者
C.外因
D.參與者
10.根據課程制定者或管理層次,基礎教育課程可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
A.活動課程
B.社會課程
C.特色課程
D.學校課程
11.“學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體現的教學原則是()
A.鞏固性原則
B.啟發性原則
C.循序漸進原則
D.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12.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
A.直接經驗
B.間接經驗
C.理性知識
D.感性知識
13.古代一般采用的教學形式是()
A.個別教學
B.班級授課
C.分組教學
D.集體教學
14.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緯燒飯勰畹牡掠椒ㄊ牽ā。?
A.說服教育法
B.榜樣示范法
C.實際鍛煉法
D.陶冶教育法
15.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是()
A.陳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感性知識
D.理性知識
16.皮格馬利翁效應體現了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是()
A.知識
B.能力
C.期望
D.方法
17.在學校教育中起主導作用的是()
A.學生
B.教師
C.教學內容
D.教學方法
18.少年期的年齡階段是指()
A.3—6、7歲
B.6、7—11、12歲
C.11、12—14、15歲
D.14、15—17、18歲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19.創造性思維的核心是()
A.聚合思維
B.發散思維
C.常規思維
D.理性思維
20.遺忘曲線中遺忘的進程是()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樣快
D.忽快忽慢
21.陽陽因為想得到媽媽和老師的表揚而刻苦努力學習,她的這種學習動機表現于()
A.認知內驅力
B.自我提高的內驅力
C.附屬的內驅力
D.求知欲
22.初中階段的學生最容易發生沖突的對象是()
A.家長
B.老師
C.同學
D.兄弟姐妹
23.個別教師對學生進行漫罵、體罰或變相體罰的行為屬于侵犯學生的()
A.人身自由權
B.身心健康權
C.人格尊嚴權
D.名譽權
24.我國《教師法
A.10月9日
B.9月10日
C.9月1日
D.10月10日
25.具備高等師范專科學校或其他大專專科學歷的公民不得申請教師資格的類型是()
A.幼兒園
B.小學
C.初級中學
D.高級中學
26.下列情形中,不屬于教師的權利的是()
A.開展教學改革
B.參與學校管理
C.要求外出進修
D.雇用別人替自己代課
27.作為教師素質之魂和教師做人從教基礎的是()
A.師德
B.能力
C.理念
D.知識
28.師德進修的內在基礎是()
A.堅定理想信念
B.優化智能結構
C.保持健康心理
D.更新教育觀念
29.師德修養高境界的主要標志是()
A.對教育規律的苦苦求索
B.對教學知識的艱辛積累
C.對教學藝術的不懈追求
D.對教育理想的執著追求
30.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的核心內容是()
A.團結協作
B.依法執教
C.客觀性
D.適應性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二、雙選選擇題(每題2分,共10分)
1.我國對教師概念的界定,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是()
A.教師職業是一個專門職業,教師是專業人員
B.教師是教育者,教師職業是促進個體社會化的職業
C.教師是以腦力勞動為主的職業
D.教師勞動是一種精神勞動
2.人的發展主要包括的兩個方面是()
A.身體的發展
B.認知能力的發展
C.心理的發展
D.勞動能力的發展
3.在教師的人格特征中,有兩個主要特征對教學效果具有顯著影響,它們是()
A.熱心和同情心
B.淵博的知識
C.高超的能力
D.賦予激勵和想象的傾向性
4.人的道德行為包括()
A.道德行為認知
B.道德行為技能
C.道德行為體驗
D.道德行為習慣
5.教師的職業特點使教師的社會理想和信念具有強烈而鮮明的()
A.現實性
B.示范性
C.客觀性
D.適應性
三、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每題都有3至4個答案,共10分)
1.下列屬于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組成部分的有()
A.德育
B.智育
C.體育
D.美育
2.備課的內容包括()
A.鉆研教材
B.了解學生
C.考試命題
D.制定好教學進度計劃
3.智力的主要成分包括()
A.觀察力
B.記憶力
C.思維力
D.想象力
4.教師職業道德的特征是()
A.高度的自覺性
B.明顯的示范性
C.強烈的時代性
D.嚴格的強制性
5.下列情形中,違反《義務教育法
A.拒絕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
B.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C.違反本法規定開除學生
D.選用未經指定的教科書
四、判斷題(每題1分,共20分)
1.教育學是教育方針政策的匯編()
2.教學過程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3.班級就是班集體()
4.教育目的就是培養目標()
5.德育就是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
6.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7.班級授課制是我國當前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8.教學大綱是教學計劃()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9.多種感官參與學習能有效增強記憶()
10.課后評價時,專家型教師和新教師關注的焦點相同()
11.“舉一反三”“聞一知十”是負遷移()
12.中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同伴的影響越來越強,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父母的影響()
13.馬斯洛將認知、審美的需要列入歸屬與愛的需要之中()
14.課堂里某種占優勢的態度與情感的綜合狀態稱為課堂氣氛()
15、教師智能結構是由教師知識結構,智力結構和能力結構三個維度構成的有機整體()
16.中小學實行校長負責制()
17.國務院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用于實施教育財政撥款的增長比例可以低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比例()
18.《教師法
19.《義務教育法
20.教師職業道德是調節教師人際關系的準繩和潤滑劑()
五、論述題(每題10分,共30分)
1.“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請所學教育學理論分析之。
2.有些教師說,他們沒學過教育心理學,但一樣教了幾十年的書;還有的老師說,孔子沒有學過教育心理學,但并不妨礙他成為萬世師表。你認為上述觀點正確嗎?為什么?
3.請聯系實際談談如何加強教師職業道德修養。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