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現代教育與生活 一、單選題1. 教育原初的存在狀態是_____。 A. 生活式教育 B. 學校式教育 C. 科學式教育 D. 灌輸式教育 2. 最早提出“生活世界”的人物是_____。 A. 哈貝馬斯 B. 胡塞爾 C. 杜威 D. 海德格爾 3. 生活世界是一切事物存在的背景,是“沒有人能夠任意支配的背景知識”。這句話是誰的觀點。 A. 哈貝馬斯 B. 胡塞爾 C. 杜威 D. 海德格爾 4. “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關系是_____。 A. 科學世界源于生活世界 B. 科學世界獨立于生活世界 C. 科學世界先于生活世界 D. 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同時產生 5. “課題化”的教育是指_____。 A. 生活世界的教育 B. 科學世界的教育 C. 生活世界與科學世界的教育的總稱 D. 一種基于“課題”解決的教育 6. 以下哪個不是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_____。 A. 自發性 B. 異質性 C. 創造性 D. 自為性 7. 以下哪個不是非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_____。 A. 自發性 B. 同質性 C. 創造性 D. 自為性 8.科學世界的教育是對生活世界_____的刪除。 A. 系統性 B. 抽象性 C. 結構性 D. 瑣碎性 9.在課程內容設計方面,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趨勢是______。 A. 追崇科學世界 B. 回歸生活世界 C. 更多的科學世界,較少的生活世界 D. 都不是 10.現代教育主要缺乏______。 A. 生活世界教育 B.科學世界教育 C. 兩者都缺乏 D. 知識教育 二、多選題 1.通常情況下,教育由哪幾種組成 A. 生活世界的教育 B. 科學世界的教育 C. 知識教育 D.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教育 2.以下人物中,有誰提出過“生活世界”的概念 A. 胡塞爾 B. 杜威 C. 阿普爾 D. 哈貝馬斯 3.生活世界的教育特點是 A. 感性的 B. 自發的 C. 實然的 D. 組織性 4.科學世界的教育的特點是 A. 理性化 B. 結構化 C. 技術化 D. 課題化 5.現代教育的生活意義的失落表現在以下哪個方面 A. 自我的迷失 B. 關系的異化 C. 理解的缺失 D. 情感的疏遠 6.教育與生活關系的歷史考察中,有哪幾種觀點 A. 教育即生活 B. 教育與生活若即若離 C. 教育非生活 D. 教育即成長 7.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 傳統性 B. 自發性 C. 異質性 D. 自為性 8.非日常生活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A. 創造性 B. 自發性 C. 同質性 D. 自為性 9.現代教育的多重疏離只要體現為 A. 現代教育與自然的疏離 B. 現代教育與人的疏離 C. 現代教育與社會的疏離 D. 現代教育與自我的疏離 10.新一輪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強調教育回歸“生活世界”的涵義是 A. 由過于注重“科學世界”轉向更多地關照“生活世界” B. 在“生活世界”中認識“科學世界”C. 只要求“生活世界”,不關心“科學世界” D. “科學世界”不利于學 生創新精神的形成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三、辨析題(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生活世界是一個非課題性的世界,是一個自然存在的、不言自明的世界。( ) 2.科學世界是一個由抽象的概念、邏輯性的程序、客觀的話語的世界。( ) 3.回歸“生活世界”就是意味著拋棄“科學世界”。( ) 4.生活世界的教育的特點是感性的、自發的,并充滿邏輯的。( ) 5.科學世界的教育的理性化的教育。( ) 6.現代教育重視“科學世界”的教育,而往往忽視“生活世界”的教育。( ) 7.日常生活的教育是一種自為的教育。( ) 8.非日常生活的教育是一種自發的教育。( ) 9.科學世界的教育是對生活世界的系統化、抽象化和結構化。( ) 10.科學世界起源于生活世界。( ) 四、材料分析題 1.“科學因人的生活需要而登上教育的舞臺,并獲得發展,甚至使傳統的人文學科教育都失去了往昔的輝煌。但科學教育自產生之日起也潛隱著遺忘生活世界的可能性。這既有科學自身的局限,也有科學教育的不當。瓦托夫斯基曾指出過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分離和對立。他說,科學與常識、科學活動與人類基本活動、科學理解和平常理解的連續性被打破了。胡塞爾認為科學對生活世界的客觀性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遠離生活世界的過程。科學世界一旦誕生獲得了自身的獨立性,就隱含著對生活世界這一母體遺忘的可能。胡塞爾說:“自伽利略起,理念化了的自然就不知不覺地取代了前科學的直觀的自然。”在胡塞爾看來,伽利略及其后繼者以理念世界代替了人的生活世界。所以當他說,伽利略既是發現的天才,又是掩蓋的天才時,就道出了生活世界被遺忘的現實。針對科學喪失生活世界的意義危機,胡塞爾提出要把原初的直觀的生活世界提到首位的觀點。應該說胡塞爾的觀點對科學教育回歸生活世界是有啟示的。••••••” 摘引自集美大學劉德華的《科學教育對學生個體生活世界的超越與回歸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