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精講-【浙江-行測-2010-22】
理學重道德的修養固然不錯,其對于中國社會日后發展貢獻,也不容忽視,但不能否認,理學所倡導的偏重道輕視事功傾向,還有它那過分的內省自律,正好為專制帝王起到了為淵驅魚的效果。讀書人的大丈夫氣慨日漸消亡,英雄豪杰只有在草莽中孕育,從梁山泊里誕生。宋、明兩次亡于外族,無疑與宋代以來主流思想的自宮與內斂不無干系。
對這段文字的主旨理解最準確的是( )。
A.理學特有的價值取向遵循了古代統治者的統治需求
B.理學所倡導的精神導致古代讀書人中很少出現英雄豪杰
C.讀書人大丈夫氣概的缺失和理學自身的特點有關
D.宋明兩次亡于外族,理學理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答案】A
【山東公務員網解析】主旨概括題。“但是“表示轉折,后面是強調的重點,即“理學所倡導的偏重道德輕視事功傾向”和“過分的內省自律”與專制帝王的關系。即選擇A。BCD都是文段分句中的舉例說明的內容,不能作為主旨題答案。同學會質疑“為淵驅魚”,在這里用法是正確的,換個角度想一想,意思是指把原本可以被利用受益的一些力量驅趕到敵方去了,就是指理學的一些思想本來可以有利于提高修養,但是一不小心就有利于專制統治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