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名稱:國際旅游學 課程代號:11341
I課程性質與設置目的要求
(一)課程性質和特點
《國際旅游學》課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國際旅游管理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國際旅游學是研究旅游者、旅游業以及雙方活動對旅游接待地區經濟、社會文化和環境之影響的科學。國際旅游學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與旅游活動的關系,旅游者的界定,旅游活動的內容、種類和表現形式,發展旅游業的基本要素和各要素之間的關系,旅游對接待地區的基本影響,以及政府的旅游政策等問題。對旅游全面的、科學的認識是科學制定旅游政策、旅游規劃和旅游經營決策的基礎,因此,在很多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中,旅游從業人員和將要從事旅游業的人員以及從事社會經濟規劃工作有關的政府官員都要接受相關知識的學習。
(二)課程設置目的
通過學習,掌握國際旅游學基礎知識,培養分析問題的能力,加強基礎理論的研究,為進一步學習國際旅游管理專業的各分支學科奠定專業基礎。
(三)課程基本要求
本課程要求了解國際旅游學的研究范圍和框架體系;理解國際旅游發展的歷史進程中各個階段的特點;明確現代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理解并掌握旅游的概念、性質,旅游活動的各個要素的概念、特點和構成;理解并掌握旅游者、旅游資源、旅游業的含義、特點、分類、作用和彼此的關系;認識旅游業的各個部門;理解并掌握旅游產品、旅游商品的含義及特點;認識旅游組織、旅游政策對旅游發展的作用和意義;了解國際旅游市場的基本格局及中國旅游市場的基本特點;掌握旅游業的發展對接待地區社會文化、經濟和環境的影響;掌握實現旅游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要求。旅游業的發展日新月異,學習這門課程,除了認真閱讀和理解教材的內容之外,要密切聯系實際,在實踐中努力思考旅游業發展中的問題,用所學理論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
Ⅱ 課程內容與考核目標
第一章 旅游概述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旅游業的發展前景,了解旅游所涉及的領域,了解旅游學的研究內容,了解旅游學的研究體系及研究方法。
1、重點:旅游學的研究內容
2、難點:旅游學的研究體系及研究方法
3、學習應注意:旅游是一種綜合現象,旅游學是一門交叉學科。
二、課程內容
1、旅游所涉及的領域
2、旅游學的研究內容
3、旅游學的研究體系及研究方法
4、旅游業的發展前景
三、考核知識點
1、旅游學的研究范圍
2、旅游學的研究體系
3、旅游學的研究方法
四、考核要求
1、識記:旅游學的研究范圍。
2、領會:旅游學的研究體系
第二章 旅游發展的歷史沿革
一、學習目的和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了解19世紀以前的旅行活動發展的歷史,了解產業革命對近代旅游發展的影響,理解托馬斯.庫克(Thomas Cook)對近現代旅游發展的貢獻,理解現代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
1、重點:托馬斯·庫克對近現代旅游發展的貢獻;現代旅游活動迅速發展的原因
2、難點:19世紀以前的旅行活動發展歷史
3、學習應注意:人類遷移、旅行與旅游的聯系與區別,旅游發展歷史各階段的特點。二、課程內容
1、遠古人們遷移的原因及特點
2、古代旅行的起源、旅行產生的原因、旅行的發展、古代旅行的特點
3、產業革命對近代旅游發展的影響
4、近代旅游的產生與發展、近代旅游的特點
5、現代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
三、考核知識點
1、古代人類遷移的原因及特點
2、古代旅行的特點
3、產業革命對近代旅游發展的影響
4、現代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
四、考核要求
1、識記:托馬斯·庫克對近現代旅游發展的貢獻
2、領會:古代人類遷移的原因及特點;古代旅行的特點;產業革命對近代旅游發展的影響;現代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
3、簡單應用:對“旅游活動自古有之”的理解和辨析;西方和我國旅游發展歷史的聯系與區別。
4 5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