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河南省公務員考試《申論
NewsContent" 材料8:T市2000年7月開始實施垃圾費“隨袋征收”政策,即垃圾處理費采用銷售專用垃圾袋方式征收,專用垃圾袋售價內含垃圾費,凡以專用垃圾袋盛裝的垃圾,清潔隊才予以清理,但資源回收物可以免費交給清潔隊回收。該制度由市環保局組織實施。市環保局負責垃圾袋專用權及其規格、樣式、容積公告;組織委托廠家生產;委托超市或商店銷售專用垃圾袋;監測和懲處非法丟棄垃圾、非法生產和銷售專用垃圾袋等行為。征收對象為轄區內產生生活垃圾的所有市民和單位。
政策規定:“環保局應依據本市垃圾焚化爐正常營運時一般廢棄物清除處理總成本及現有焚化爐處理總容量,計算隨袋單位容積清理費收費標準,報請市政府核定公告后,訂定專用垃圾袋售價”。經過復雜的程序以后,計算出每包專用垃圾袋的售價如下表:
政策強調,專用垃圾袋為清理費收費專用,未經環保局同意不得擅自制作、銷售,并不得使用袋上圖樣及文字。偽造、變造或擅自銷售(包括擅自提價銷售)專用垃圾袋者,都要處以罰款。逾期不繳納罰款者或涉及刑事責任者,依法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有資料顯示,T市生活垃圾日產生量1999年為3000噸,2005年為1400噸。資源回收率由1999年的2.4%提高到2005年的34.5%。T市家庭垃圾費支出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例1999年為0.15%,2004年為0.05%。2001年非法丟棄垃圾率僅為0.4%。材料9:央視曾經播放過X鎮生活垃圾分類、處理的例子,以下是某期節目的文字節錄。解說:每天早上7點一過,X鎮西馬各莊村的徐大媽和另一位保潔員便開始挨家挨戶收集垃圾。垃圾清運車是前些年村里開始做垃圾分類時上級出資購買的。李某(村民):那會兒我們都給發好幾個桶,廚余垃圾一個桶,灰土垃圾一個桶,白色垃圾一個桶。桶是政府給發的。天天都是到時候擱在門口。專門有人收,打聲招呼就收走了,不合格就說你。解說:所謂白色垃圾,指廢棄的紙張、塑料制品等可回收物,它們經過處理后,可以制成別的有用品。每個月的1號是西馬各莊村村委會統一回收白色垃圾的日子,早上8點,村民就陸續把大包小包裝滿白色垃圾的編織袋送到村委會大院。庫管員宋某說,以往,村民們每交3斤白色垃圾就可以換一袋1斤重的洗衣粉,現在洗衣粉改成了大包裝,要30斤才能換一袋。2007年,村里共收集白色垃圾2082斤,2008年增長了200多斤,而到了2009年,全村收集的白色垃圾總量達到4314斤,去年,這一數字更是達到5500斤。……解說:早上,X鎮實行垃圾分類的各村收集來的廚余垃圾,被送到X鎮密閉式壓裝清潔站。在這里,廚余垃圾被留下用于堆肥。李副鎮長介紹說:“就是過去農村那種堆肥方式,一層廚余垃圾,一層灰土覆蓋,覆蓋以后通過長時間的發酵,最后粉碎,這個周期應該有幾個月的時間,然后就聯系需要的農民。農民使用這些肥料完全是免費的。”解說:廚余垃圾可以用來堆肥,灰土垃圾以及冬季產生的大量燃煤爐渣可以用作農村填坑造地的原料。抽樣調查顯示,農村生活垃圾中,灰土垃圾占到了六成,廚余垃圾約占三成左右。也就是說,X鎮的大部分垃圾都被消解在本鎮。……解說:馮教授是X鎮垃圾分類試點的牽頭人。馮教授:我們的垃圾到底分多少類,這要根據農民可以接受的程度,以及能夠資源化利用的技術;第二個就是要教給農民怎么分,也就是方法。解說:不少村民用“習慣了”來回答我們提出的“怎么不覺得垃圾分類麻煩”之類的問題,但如何養成習慣卻正是我們好奇的地方。李某(村民):要想轉變老百姓這種習慣,其實最開始也挺難的,確實很難。當時馮老師給我們出了很多的主意。馮教授:2007年春節前,我們用一星期的時間,趕制出一批掛歷發給客戶。一是聯系感情;二是掛歷里面有垃圾分類的知識、做法、意義,而且還是用再生紙制作的,直接給農民一個概念,你看廢紙就能做出這個來。另外,每天中午和晚上各20分鐘廣播,持續了半年。同時,還有村民骨干分片到戶手把手指導分類。……馮教授:必須上門去收,交垃圾面對面。上門收等于是監督著你呢,你自己瞧著分好沒分好,沒分好你自己接著分,合格了發個價值三毛錢的合格卡。解說:村民們將換來的“合格卡”積攢到一定數量后,就可以到村委會領取獎品。這些年,村里提供的獎品品種不斷變化,有油鹽醬醋,有衛生紙等。馮教授:我們算一筆賬,一戶油鹽醬醋衛生紙到底需要多少錢,這是一個參照物。第二個就是說,按照我們過去的村收集、鎮運輸、區處理的模式,X鎮所產生的垃圾,如果運到這個填埋場場去埋去,中間得花多少運費,我們把這些運輸費、垃圾場的填埋費省下來,提前獎勵給農民,這樣,既節省了汽柴油的使用,又節省了垃圾填埋用地,還不產生路上的二次污染,給農民兜里面裝點錢,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農民也高興。
上一頁[1][2][3][4]下一頁
2014年河南公務員考試申論解析1.請結合“給定資料7—8”,分析比較F市、T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的不同之處。(20分)要求:準確,深入,邏輯清晰。不超過400字。【解題思路】【閱讀題干,審清題意】本題屬于綜合分析題型,要求“分析比較F市、T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的不同之處”。通過審題可知,作答范圍是“給定資料7—8”。【閱讀材料,提煉要點】由于題干給出了明確的作答范圍,我們需要仔細閱讀、分析“給定資料7—8”。具體如下:給定資料7中1-3段主要介紹了F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的具體實施方法和懲罰規定,主要以戶或人頭作單位,收取的是固定垃圾費,可得出,該制度為直接征收的定額制。其實施部門主要為:城管協調,區政府配合,衛生管理處實施。第4段則是實施效果介紹:垃圾產生量繼續以較快速度增長,垃圾處理費收繳率較低,家庭垃圾費支出情況(與給定資料8中T市比較偏高)。給定資料8中第1段介紹T市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是“隨袋征收”,分析得出,其制度為從量制,即垃圾費與垃圾量保持固定比率。第2-4段則詳細介紹了征收方法、實施部門、處罰規定。第5段則是實施效果分析,垃圾產生量顯著下降,資源回收率大幅提高,家庭垃圾費支出下降,非法丟棄垃圾率低。【加工要點,組織答案】對以上要點進行分析、加工,可按照“概述制度—制度分析—結論總結”的結構組織答案,注意語言要準確,分析要深入,邏輯要清晰,字數不超過400字。【參考答案】F市屬直接征收的定額制,即主要以戶或人頭作單位,收取固定垃圾費;而T市是“隨袋征收”的單一費率從量制,即垃圾費與垃圾量保持固定比率。具體而言,執行效率方面,T市主要是環保局組織實施,F市主要由城管協調,區政府配合,衛生管理處實施,T市的執行效率比F市高。執行成本方面,T市需在具有垃圾分類、資源回收、保證垃圾收集渠道暢通、懲罰非法丟棄垃圾等配套政策的情況下,才能取得較好效果,相較F市成本較高。但收益方面,目前F市只能部分彌補垃圾處理成本,而T市基本可以彌補垃圾處理成本。實踐證明,F市垃圾產生量繼續以較快速度增長,垃圾處理費收繳率較低,家庭垃圾費支出偏高。而T市垃圾產生量顯著下降,資源回收率大幅提高,家庭垃圾費支出下降,非法丟棄垃圾率低。綜上分析,T市垃圾收費從量制在執行效率和收益方面優于定額制,能夠減少垃圾產生量,提高資源回收率,減輕市民經濟負擔。F市垃圾費收繳率較低,收費方式有待改進。2.請梳理概括“給定資料2—5”中顯示的“垃圾難題”。(20分)要求:內容全面,分條歸納,有概括性。不超過250字。【解題思路】【閱讀題干,審清題意】由題干可知,本題要求概括“給定資料2—5”中顯示的“垃圾難題”,這就提醒我們,本題的作答范圍是“給定資料2—5”,需要重點研讀,從中提取要點。同時題目將問題限定為“垃圾難題”,因此,我們就要從這一角度去歸納概括材料。從作答要求來看,要注意分條歸納,同時內容要全面。【閱讀材料,提取要點】作答這道題目,我們首先要把握“給定資料2—5”中每一則材料所反映的內容。“給定資料2”主要講建筑垃圾多。第一段重點敘述我國的建筑壽命普遍較短,“短命建筑”既浪費嚴重,又產生大量的建筑垃圾,對環境造成壓力。第二段介紹我國能消納建筑垃圾,使建筑垃圾再生的企業較少。第三段介紹村莊拆遷產生較多建筑垃圾,垃圾填埋場距離拆遷現場較遠,建筑垃圾被隨意傾倒、填埋。“給定資料3”介紹歷史文化名城W縣垃圾遍地,道路上、家屬院門口垃圾多且無人處理,眾多街道沒有垃圾桶。“給定資料4”介紹一些垃圾處理場距離居民集聚地近,影響居民生活和健康。“給定資料5”介紹市場上的茶葉、化妝品等產品注重包裝,產生大量包裝垃圾。考生需要對要點進行提取。【加工要點,組織答案】對提取出的要點進行加工、整理,按照字數要求分條歸納,組織答案。【參考答案】“垃圾難題”顯示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建筑缺乏規劃。“短命建筑”普遍存在,產生大量垃圾。二、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缺乏現代化的垃圾處理設施,能消納建筑垃圾的企業較少;個別城市垃圾遍地,缺乏處理隊伍,而街道、居民區則缺少垃圾分類的投放設施。三、垃圾處理場所規劃不合理。部分垃圾處理場距離居民區較近,遭到居民反對,影響正常處理清運;而一些垃圾填埋場雖遠,但垃圾處理費用偏低,造成建筑垃圾被隨意傾倒、填埋,既浪費資源,又嚴重污染環境。四、過度包裝問題嚴重。茶葉、化妝品等產品包裝所占比例較大,產生大量包裝品垃圾。3.假如你是X鎮負責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員,請結合“給定資料9”,起草一個關于垃圾分類、處理的經驗介紹提綱。(20分)要求:觀點明確,層次清楚,不要求格式。不超過250字。【解題思路】【閱讀題干,審清題意】閱讀題干可以發現,本題是一道公文寫作題,不過相對簡單的是題干明確要求不考慮格式,只介紹經驗,而且作答的字數也比以往的公文寫作題要少,直接降低了本題的作答難度。通過閱讀題干我們可以明確作答范圍就是“給定資料9”,也知道了作答身份是X鎮負責垃圾分類、處理工作的一名工作人員,那么作答對象則是關于垃圾分類、處理的經驗。【閱讀材料,提取要點】閱讀給定資料后我們發現這是一段訪談性的材料,具體出現的人物有三位——解說、村民李某、馮教授。本題所有答案的要點也是通過這三人的對話來呈現的。對三者間的對話進行梳理,就能查找到需要的要點。
上一頁[1][2][3][4]下一頁
NewsContent" 【解說】解說分別說了7段話:1.有專人負責挨家挨戶收集垃圾,并有專門的垃圾清運車;2.解釋了白色垃圾,并介紹了如何回收白色垃圾,如何激勵村民主動白色垃圾進行分類,并上交;3.廚余垃圾如何回收被利用;4.灰土垃圾作為農村的主要垃圾如何被回收利用;5.介紹村里垃圾分類帶頭人是馮教授;6.探究村民如何養成垃圾分類這一良好習慣;7.介紹村民進行垃圾分類后獲得的“合格卡”,可換各種獎品。【村民李某】李某說了兩段話:1.介紹了政府給村民購買專門進行垃圾分類的垃圾桶,對廚余垃圾分類、灰土垃圾、白色垃圾進行分類,對分類不合格者予以批評;2.介紹了馮教授對村民養成垃圾分類習慣的幫助。【馮教授】馮教授分別說了四段話:1.介紹了垃圾分多少類的依據和教授村民垃圾分類的方法;2.如何對垃圾分類進行宣傳,通過掛歷、實物、廣播和骨干指導;3.上門收垃圾,對不合格的分類進行面對面的監督和整改;4.用獎品激勵的手段,提高農民的生活質量,提高村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同時還能節省處理垃圾的各種費用,減少垃圾的二次污染實現雙贏的局面。【加工要點,組織答案】對以上三位的話進行加工整理,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歸類,并進行必要的拆分和合并,同時注意控制字數,不要超過250字。【參考答案】X鎮的經驗有:1、政府支持。購買專門的垃圾清運車,分類垃圾桶,并指定專人負責挨家挨戶收集垃圾,進行垃圾分類和清運。2、垃圾就地消化。白色垃圾統一回收利用;廚余垃圾統一制成肥料;灰土垃圾用于農村填坑造地。3、垃圾分類指導。制定垃圾分類標準,指導村民垃圾分類,幫助其養成良好習慣,上門收取垃圾時,對不合格的分類進行監督和整改。4、垃圾分類宣傳。利用掛歷印垃圾分類知識,讓村民眼見垃圾制成紙張,通過廣播做宣傳、利用骨干手把手指導。5、獎品的激勵作用。用獎品兌換的措施,提高村民環保自覺,節省處理垃圾費,避免二次污染。4.請深入理解“給定資料6”中的兩種不同觀點,并結合給定資料,聯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40分)要求:1.中心明確、認識深刻;2.內容充實、邏輯清晰;3.思維嚴謹、語言準確流暢;4.字數1000―1200字。【寫作思路】題目要求深入理解“給定資料6”中的兩種不同觀點,并結合給定資料,聯系實際,寫一篇文章。“給定資料6”中的觀點針對的都是“過度包裝”現象。通讀給定資料可知,所有資料都是圍繞“垃圾處理”問題來談的,而關于“過度包裝”的話題只出現在“給定資料5、6”。在寫作時,首先要歸納“給定資料6”中的兩種不同觀點:“過度包裝”代價太昂貴,得不償失;包裝是經濟現象、文化現象,可以拉動經濟發展,滿足“面子文化”。本文圍繞“過度包裝”立意,采用的是解決問題型結構。開頭提出“過度包裝”話題,分析其危害,提出總論點;第二段分析、判斷“給定資料6”中的兩種不同觀點;第三、四、五段從立法、改造“面子文化”、回收利用三方面提出對策;結尾總結提升,收束全文。【參考例文】
限制“過度包裝” 減少生活垃圾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為我國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當前,社會上出現一種“過度包裝”現象:西湖龍井等茶葉用精美的檀木、密碼箱包裝,光包裝就占到售價的一大部分;一些化妝品只占禮品盒的幾分之一……調查表明,我國包裝品廢棄物在城市家庭生活垃圾中占到10%以上,體積則超過30%,不僅浪費了大量資源,而且對環境造成很大壓力。為此,必須限制過度包裝,以減少生活垃圾。對于“過度包裝”,環保專家毛先生嘆道:美麗的代價太昂貴,得不償失。而有的人卻認為,包裝是經濟現象、文化現象,可以拉動經濟發展,滿足“面子”。兩種觀點誰有道理?要知道,市場經濟具有自發性、盲目性和滯后性,包裝誠然必不可少,但“過度包裝”則屬于市場經濟的“自發性”表現,必須加以規范。至于“面子”,只是一種無知的虛榮。以滿足虛榮來支持“過度包裝”,會助長奢靡浪費之風,與習近平總書記提倡的“勤儉節約”背道而馳。因此,毛先生的感嘆值得重視,應采取有效措施限制“過度包裝”。加強限制“過度包裝”立法。“過度包裝”超過一定標準,會變成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商業欺詐”。在國際上,對商品包裝進行規制是許多國家的通常做法,積累了豐富的立法與實踐經驗,如德國的《包裝條例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