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目前以河南部分企業為代表的企業存在“招工難”、“用工難”現象,請談談你的看法。
參考解析人,是一個企業最可貴的財富。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我國勞動力增量的減少,“招工難”和“用工荒”的出現是企業不得不面對的難題。首先,就勞動者層面而言,一方面農村勞動者缺乏專業技能,滿足不了部分生產崗位需要,以富士康落戶鄭州為代表,產業結構調整帶動全市電子加工、制造、服務等行業快速發展,用工需求量日益加大,但是很多農村勞動者文化水平低,不能勝任電子加工、制造等行業的工作,造成了“有心無能”的局面。另一方面,城鎮勞動者特別是大學畢業生不愿從事一線操作工作,造成用工缺口較大。根據一項針對鄭州東大學城大學畢業生的調查顯示,,即使企業有完善的晉升空間,75%的畢業生也不愿意到一線操作崗位工作,這就造成了“有能無愿”的局面。其次,就用工企業而言,有些企業沒有轉變用人觀念,對于員工社保、待遇等方面的保障甚少,企業缺乏足夠的吸引力。最后,就社會層面而言,國家對于農村勞動力和剛畢業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培訓仍顯不足,從而沒有技術的勞動者和有知識但缺乏專業技能的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加之信息平臺建設有待完善,勞動者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稱,也是目前“招工難”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要想扭轉招工難的現象,緩解當前用工難的問題,還各個主體的共同努力才能夠予以化解。第一,賦閑農村勞動者增強自身學習意識,主動學習從業技能,強化自己的適應能力;大學畢業生應轉變思想觀念,注重實踐積累與專業技能的打造和提升,樹立從基層做起的工作理念,謀求在一個崗位上的長足發展就不應該只看眼前。第二,用工企業應轉變用人觀念,給予雇用員工應有的待遇與保障,繳納社保并改善員工福利待遇,合法誠信用工。同時注重員工的崗前培訓和在崗再培訓,保證員工技術能力與職位匹配的同時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學習機會與完善的晉升發展渠道。與其用工緊張時“搶人”,還不如平時用心留人。第三,國家相關部門應繼續注重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同時為更多的待崗人員提供與社會需求相契合的培訓機會;繼續完善工作崗位供、選平臺,通過網絡、現場等多種方式,為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搭起橋梁。“用工難”、“招工難”是客觀存在的問題,同時也是我們深化改革、采取措施解決問題的動力。相信通過個人、企業、社會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上述問題,最終形成和諧的用工體系,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提供有力支持。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