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Content"
河南省2011年教師招聘考試真題(A)及答案解析
(使用范圍:高級中學)
總分合計人(簽名) 總分復核人(簽名)
復查總分www.sdsgwy.com復查人(簽名)
一 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0小題,每小題1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個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選對得1分,選錯或不選得0分。
1:學校全面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是 ( )
A:班主任工作 B:教學管理
C:思想品德教育 D:各科教學
2:根據一節課所完成的任務數,課的類型可分為( )
A:單一課和綜合課 B:新授課與鞏固課
C:講授課和練習課 D:理論課與實踐課
3: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與德育內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與德育內容方法的矛盾 D: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4:信息加工學習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
A:奧蘇伯爾 B:斯金納 C:布魯納 D:加涅
5:用來解決做什么和怎么做的問題的知識稱為( )
A:感性知識 B:理性知識 C:程序性知識 D:陳述性知識
6: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程是( )
A:先快后慢 B:先慢后快 C:前后一樣快 D:沒有規律
7:將新學材料與頭腦中已有知識聯系起來從而增加新信息的意義的深層加工策略是( )
A:調節策略 B:復述策略 C:精細加工策略 D:組織策略
8: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和核心是( )
A: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范疇 B: 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
C: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 D: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標準
{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為人師表是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
9:高中教師職業道德品質成熟的主要標志是( )
A:職業道德信念 B:為人師表
C:班級升學率 D:依法執教
10:教育法律關系產生、變更和消滅的根據是( )
A:法律規范 B:法律事實
C:法律權利 D:法律義務
11:屬于教育行政法規的文件是( )
A:學位條列 B:上海市學生傷害事故處理條列
C:教學成果獎勵條列 D:教育行政處罰暫行實施辦法
12:一份試卷的題量應該使中等水平的學生( )
A: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完 B:在規定時間的90%內做完
C:在規定時間的80%內做完 D: 在規定時間的70%內做完
13:學科教學目標是指( )
A:學科各章節教學目標的總和 B:學科各知識點教學目標的總和
C:學科課堂教學目標的總和 D:學科教學的總目標
14:以下表述中正確的是( )
A:獎勵越多越有利于學生進步 B:獎勵應適度
C:只應獎勵優等生 D:某一行為連續的獎勵有助于增強學生的內在學習動機
15:轉化后進生,首先要做的是( )
A:幫助后進生樹立自信心 B:幫助后進生搞好學習
C:做好家訪,爭取家長配合 D:幫助后進生改正缺點
16:布魯納倡導的“發現教學法”是以( )
A:行為主義心理學為基礎 B:認知心理學為基礎
C:發展心理學為基礎 D:無意識心理學為基礎
17:“跳一跳,摘桃子”是講教學目標的設計要( )
A:難度適中 B:便于檢測
C:集體目標與個人目標結合 D:一般目標與具體目標結合
18:確保講授質量的首要條件是( )
A:語言表達水平 B:層次分明
C:系統完整 D: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
19:對被評價對象作出鑒定,區分等級,了解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這屬于( )
A:診斷性評價 B:形成性評價
C:總結性評價 D:相對性評價
采取頻繁的反饋和根據每個學生的需要因人而異地進行評價,這屬于(形成性評價)
20:教學研究的第一步是( )
A:研究方法的設計 B:研究課題的選擇
C:研究方案的實施 D:論文和報告的撰寫
研究課題的選擇-研究方案的設計-研究方案的實施-論文和報告的撰寫-研究成果的鑒定
NewsContent"
二 多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五個選項中選出二個或者二個以上的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選對得2分,多選、少選或不選得0分。
1:我國德育基本方法中的說服法包括P160教育學(ABCDE )
A:講解 B:談話 C:報告 D:討論 E:參觀
{我國德育的基本方法:說服法、榜樣法、鍛煉法、陶冶法、表揚獎勵與批評法.}
2:下列屬于心智技能的是(ACE )
A:閱讀技能 B:體操技能 C:運算技能
D:騎車技能 E:記憶技能
3:教師職業道德與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是(BCDE)
A:內容的統一性 B:相對的獨立性 C:本質的階段性
D:歷史的繼承性 E:現象的一致性
4:《未成年人保護法
A:國家保護 B:社會保護 G:學校保護 D:家庭保護 E:司法保護
5:板書從書寫時機的角度可分為( ACD )
A:超前板書 B:文字板書 C:并進板書
D:圖標板書 D:滯后板書
6:教學技能的運用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ACDE)
A:適應教育對象的特點 B:體現教師的個性和風格
C:尊重教育規律 D:適應教學內容的特點
E:多種技能綜合運用
7:所謂常能,是指( CE )
A:抽象思維能力 B:外語會話能力 C:生活能力
D:電腦操作能力 E:活動能力
8:中學共青團活動的特點是( ABC )
A:鮮明性 B:靈活性 C:時代性 D:創新性 E:嚴肅性
9;影響教學方法發展的直接因素有(ABCE )
A:教學目的和任務 B:教學內容 C:時代要求 D:學校環境 E:生產力的發展水平
10: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學設計者應該綜合考慮的基本要素主要有(ABCD)
A:教學目標 B:教學內容 C:教學策略和媒體 D:教學評價 E:教學環境
多選補充
13、教師職業道德的特點有ABCD
A 功能的多樣性B 要求的雙重性C 影響的廣泛性D 行為的典范性E 對象的靈活性
14、教師職業道德對教師工作的促進功能有。ABE
A動力功能B 調節功能C 引導功能D 制約功能E評價功能
15、教師職業道德基本原則的構成要素。BCD
A不恥下問B 教書育人C 為人師表D 獻身教育E 鉆研業務
16、教師職業道德與道德所共有的特征有:ABCE
A 相對獨立性B 本質階級性C 歷史繼承性D 現象的差異性E現象的一致性
17、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功能有:ABCE
A 對教師工作的促進功能B 對教師自身修養的引導功能
C 對教育對象的教育功能D 對教師工作的完善功能E 對社會文明的示范功能
教學設計一般包含有下列 5 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NewsContent"
三 多項選擇題(本題共10小題,每小題2分,共20分)
在每小題的五個選項中選出二個或者二個以上的正確答案,請將正確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選對得2分,多選、少選或不選得0分。
1;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基本方法是榜樣示范。( F )說服教育法
2:道德教育的認知模式是由美國的柯爾伯格提出來的。( F )皮亞杰
3:班主任做好班級工作的前提和基礎是組織和培養班集體。( F )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
4:根據課程任務,可將課程分為基礎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類。(T)
5:學與教的相互作用過程是一個系統過程,該系統包含學生和教師兩大要素。( T )
6:定勢對遷移的發生起著促進作用。( F )亦可阻礙
7:以持久性的心境低落為特征的神經癥稱為抑郁癥。( T )
8:教師職業道德修養是教師職業道德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是對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規范的具體貫徹。( T )
9:銳意創新的道德規范首先要求教師要轉變教育觀念,具備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T )
銳意創新的基本道德要求:轉變教育觀念,培養創新精神;努力豐富自己的創造力;積極研究和探索前沿科學;博采兼納相關知識。
10:教育法比教育政策更具靈活性。(F )
11:所有法律規范都存在于法律條文之中。( F )
12:教師課堂上的多余動作、過分緊張、思維遲滯等都是教學技能不良的表現。( T )
13: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向課堂注入教材以外的新信息。(F )
14:班主任應當公平地對待學生,但對后進生可以多偏愛一點。( T )
15:團支部與班委會的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學生自我管理的組織。(F)
16:現代教學方法是在保留、改進和更新傳統教學方法的基礎上,使自身得以豐富和發展的。(T)
17:教學目標主要是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的描述。(F)
18:目標教學法是美國教育學家布盧姆提出的。(F )
19:檔案袋評價的精神實質就是把學生的作業收集起來放在一起。(F)
20:激勵性評價的關鍵在于評價者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長處和優點。(T)
補充知識
1、教育法律關系構成的要素有(ABE ) A.教育法律關系的內容 B.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 C.教育的權利能力 D.教育的行為能力 E.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2004 年)
2、《未成年人保護法
3、教育政策的特點具有(BD ) A.政治性 B.可行性 C.原則性 D.權威性 E.戰略性(2007 年)
教育法規的作用(多項選擇、簡答 ) (1)指引作用 (2)評價作用 (3)教育作用 (4)保障作用
判斷題: 1、教育法比教育政策更具靈活性(F) 2、后定法的效力優于前定法的效力。(T) 3、損害的發生不是教育法律救濟的前提。(F) 4、下位法服從上位法。(T) 5、學校可以實施教育行政處罰。(F)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NewsContent"
四 簡答題(本題共6題,每小題6分,共36分)
1:簡述班級授課制的優缺點。
答:優點:有利于經濟有效地、大面積地培養人才;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發揮班集體的教學作用。缺點:不利于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容易產生理論與實際脫節,不利于因材施教。
2:簡述課程實施的過程結構。
答:安排課程表 分析教學任務 研究學生的學習特點 選擇并確定教學模式 規劃教學單元和課 組織教學活動 評價教學活動的過程和結果
3:什么是心理發展?學生的心理發展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心理發展:個體從出生、成熟到衰老直至死亡的整個生命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的心里變化
特征連續性與階段性 方向性與順序性 不平衡性與差異性
4:什么是創造性?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
答:創造性是指個體產生獨特性成品的能力和特性。
創設有利于創設行發揮的環境 創造性思維訓練的頭腦風暴 創造性思維訓練的戈登技術。
5:如何為學生選擇和設計作業任務?
答:A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并且有代表性,要有助于學生鞏固和理解所學的基礎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 B 作業份量要適當,難度要適度 C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 ,并規定完成的時間 D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作業
6:德育手段創新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答:強化日常管理的創新 強化教育形式、方法的創新 強化德育領域的拓寬與創新
上一頁[1][2][3][4][5]下一頁
NewsContent"
五 案例分析題(本題共2題,每小題8分,共16分)
1:一位高級中學的校長在教師迎新會上語重心長地講了下面一段話:各位在座的都是我們高中的新生力量,希望大家在教好書育好人的同時,更加著重培養和增強自身的道德責任感和自我評價能力。因為它在選擇教育行為前,起著“司令官”的作用;在教育行為實施過程中,起著“檢察官”的作用;在教育行為完成后,起著“評判官”的作用
試從教師職業道德的角度對這位校長的講話進行分析。
2:某縣一所完全中學對面的山坡上發生森林火災。校長要求全體師生上山滅火,搶救國家財產。有一初三年級的班主任沒有帶領學生上山滅火。事后,校長在全體教工會上點名批評了該班主任。
請問:校長的這種做法是否正確?請用相關法律說明。
六 論述題(本題共3題,第1、2小題每小題13分,第 3小題12分,共38分)
1:20世紀80年代以來,人類迎來了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其對教育具有根本性的影響。請問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將使教育發生哪些變革?P 34-教育學
2:怎樣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答案:學習動機是指激發個體進行學習活動,維持已引起的學習活動,并致使行為朝向一定的學習目標的一種內在過程或內部心理狀態。
1-創設問題情境,實施啟發式教學。 2-根據作業難度,恰當控制動機水平。
3-充分利用反饋信息,妥善進行獎懲4-正確指導結果歸因,促使學生繼續努力。
3.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的報告——《學習—財富蘊藏其中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