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題、請用不超過200字的篇幅寫出材料中反映的洋垃圾買賣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2007年河南公務員申論真題)解析:大家留意題干中幾個值得推敲的地方。一、題目中是問“洋垃圾‘買賣’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請注意不是問“洋垃圾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說到這里很多考生或許會問專家:“多了‘買賣’二字有區別嗎?”其實兩者之間是有很大區別的,如果沒有加“買賣”二字,考生既可以從“洋垃圾”是怎么“形成”的這個角度去剖析。而現在加了“買賣”二字,那么其實答案就已經很明顯了,“洋垃圾”的“買賣”這個角度去剖析,而這個剖析方向很容易明確。現在題目問的是“洋垃圾‘買賣’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那么著重點肯定在“買賣”二字上,簡單地說就是——為什么有人“買”?為什么有人“賣”?這就是根本原因所在。我們首先問為什么有人“買”?首先,“垃圾”為什么有人要?專家認為,實際上“垃圾”是沒有人會要的,但現在“洋垃圾” 有人買(有人要),說明“洋垃圾”和一般的“垃圾”是不一樣的。那么不一樣在哪里?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因為“洋垃圾”和一般的“垃圾”相比,其有一定的“價值”,因為有“價值”,所以才會有“價格”,才會“有人買”。好了,或許有考生會繼續問:“我承認“洋垃圾”,其有一定的“價值”,那么為什么發達國家不要,而我們發展中國家卻要呢?”對此,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這里的關鍵就是經濟發展水平的巨大差別。中國近年來的經濟發展雖然很快,但在世界上仍處于弱勢地位,人均收入并不高,地區發展也不平衡,因此表面上“物美價廉”的“洋垃圾”在中國還是有一定的市場。而發達國家經濟水平和人均收入都較高,對消費品的要求比較高,“洋垃圾”在發達國家沒有太大的市場(甚至根本沒有市場)。說到這里,或許又會有考生問:“專家,難道發達國家就沒有窮人,就沒有人需要‘物美價廉’的‘洋垃圾’?”說到這里,就引申到另外一個點,關于發達國家對“洋垃圾”的態度問題。當前的資本主義強國,仍然將發展中國家視為本國的垃圾場,一方面在國內國際上鼓吹“環保”和“綠色”,另一方面卻拼命將高污染高危險的垃圾輸往發展中國家,轉嫁本國的危機。這樣以來,我們可以發現,我們假設發達國家對自己國家的“洋垃圾”完全“不理不問”,實際上很多“窮人”還是可能會需要這些“物美價廉”的“洋垃圾”。說到這里,為了讓大家可以更清晰一些,我們就直接舉個簡單的例子,美國的“貧民窟”不見得“人人都有電腦”,但美國“橫豎”就是不把這些被淘汰的“廢舊電腦” (“洋垃圾”的一種)給“貧民窟”的窮人用,如果不能賣到國外去,他們甚至寧愿毀掉。為什么會這樣?專家認為,這里就是問題的核心點之一,那就是“發達國家根本就不同意‘洋垃圾’留在國內”(即使國內的“窮人”真的需要)。說到這里,我們可能還會問“為什么?”這就引申到另一個點,因為處理這些高污染高危險“洋垃圾”,需要足夠技術和經濟實力,一方面發達國家覺得這樣成本太大,另一方面無論技術和經濟實力如何地強,在處理“洋垃圾”必然會對本國的環境造成重大的破壞。所以,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這里的原因用一句話可以概括——發達國家迫切地希望把“洋垃圾”“賣”出去。這就是“為什么有人賣?”的“外部原因”。說到這里,可能又有考生覺得納悶:“專家,什么是‘外部原因’,難道還有‘內部原因’?”答案是肯定的。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請大家留意的是,我們要了解整個“洋垃圾”的“買賣”過程實際上不是一個“步驟”的,它是一個完整的“銷售鏈條”。這個“銷售鏈條”至少包含兩個過程:發達國家把“洋垃圾”賣給國內的收購商,這是一個從“外國”賣到“國內”的過程;緊接著就是國內的收購商經過“再加工”,以更高的價格賣給“用戶”。這是一個從“國內”賣到“國內”的過程。上面所說的“外部原因”是指從“外國”賣到“國內”的過程,而“內部原因”也是非常關鍵的,那就是為什么國內的收購商要把“洋垃圾”賣給“國內的”“用戶”。對于這個問題,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關鍵還是利益驅動。“有利可圖”,甚至可以說是“有暴利可圖”。這就是“為什么有人賣?”的“內部原因”。好了,接著,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的專家請大家繼續剖析“為什么有人買?”對于這個問題,國家公務員考試網的專家認為其實大致有三方面原因:一、不知道“洋垃圾”不好,所以買了。這是消費觀念不強的表現。二、知道“洋垃圾”不好(或知道“洋垃圾”可能不好),但卻依然要買,因為覺得便宜,這是由于我國居民消費能力不強的原因造成的。三、被賣“洋垃圾”的人誤導了,“錯誤”地認為“洋垃圾”值得買,這主要是市場監管不足的原因。以上就是“為什么有人買?”的原因。參考答案:洋垃圾買賣問題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有人在賣”,從國外看,發達國家為了避免高昂的處理費用及環境污染,迫切希望把“洋垃圾”“賣”到發展中國家以轉嫁危機。從國內看,少數人以環境污染為代價,購入“洋垃圾”以期獲得轉賣后的高額利潤。另一方面原因是“有人在買”。我國居民消費能力不強,“物美價廉”的“洋垃圾”存在一定的“市場”,同時消費觀念不強,加之市場監管不足,為“洋垃圾”的“入侵”提供了“溫床”。(全部答案共197字)第二題、就目前國內洋垃圾泛濫問題,請用不超過500字的篇幅寫出相關的解決辦法(河南公務員申論真題)(特別備注:由于本題屬于策論式題型,而策論式題型是主觀性很強的題型,基本上沒有絕對固定的答題方向,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切中問題要害即可給分。同時以下符合題意的觀點涉及面較多,考生答題時只需要選擇部分觀點作為切入點來回答該道題目即可。)參考答案:關于目前國內洋垃圾泛濫問題,結合國內目前解決“洋垃圾”泛濫問題的主流觀點,主要有以下方面:1. 應該盡快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力度,將原先模糊而籠統的進口垃圾進行細化管理;
2. 嚴格對進口垃圾的審批制度,強化監管措施,對檢驗不合格的堅決不予上岸,要全部退回,并依法對當事方課以重罰,以保持強大的震懾力;3. 加強巡檢力度,遏制對“洋垃圾”非法上岸,對國內外犯罪分子進行嚴懲,必要時甚至可以考慮依照嚴格的懲罰模式立法,4. 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應該共同努力,加強對國民的教育和對環境保護的宣傳力度,引導部分依靠“洋垃圾”為生的勞動力向其他領域轉移。5. 加強環保宣傳工作,提高環保意識對于控制“洋垃圾”是很重要的。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有必要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對危險廢物的危害和巴塞爾公約的基本原則進行大力宣傳,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也應該大力宣傳控制“洋垃圾”的相關措施和方案。6. 好的外部環境有利于“洋垃圾”的解決,我國應加強國際技術交流與合作。作為發展中國家,為了建立起有效的危險廢物管理體系,應推廣無廢、低廢生產工藝、廢物處置和綜合利用技術及高水平的管理方法,盡量從源頭上減少危險廢物的產生,并采取措施使危險廢物得到無害化處理,我們必須主動開展有關廢物管理方面的國際交流與合作。發達國家在努力減少其所產生的危險廢物的同時,也應在資金和技術方面對發展中國家予以積極的援助,幫助發展中國家建立起最有效的管理危險廢物的能力。7. 制定和完善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專門法規。建議在《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
10. 政府要加強管理,堅決禁止那些有較大危險、利用價值不大的商品入境。另外,需切實加強對“洋垃圾”進口源頭的管理,利用世貿組織有關條款,將“洋垃圾”列入國家法定檢驗對象,進行裝運前檢驗。同時從嚴整治,對故意進口洋垃圾、危害國家和人民的不法商販,予以堅決打擊。
11. 我們要研究發達國家的成功經驗以及在禁止污染轉移制度方面所采取的戰略措施,特別是要加強對主要發達國家的環保法規、標準信息的收集與分析,從它國的成功中找出我國可以借鑒的經驗,為確定我國的禁止污染轉移制度建設提供有益的思路和啟發,把環保的法律精神體現在與之相關的所有法律、法規之中,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國的禁止污染轉移制度。
重要的延伸:這道題目與以往的申論題目略有不同的是,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請考生留意的是,在對策中實際上是涉及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而過去很多申論話題都只是涉及國內部分。那么,對于這道題目,在談到國外的觀點或對策時,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巴塞爾公約
其要點包括:各締約國有權禁止有害廢物的過境和出口;建立事先知情同意制度;有害廢物的非法越境轉移視為犯罪行為。《巴塞爾公約
盡管有了《公約
思路分析:對于這道題目,專家請考生留意兩方面:一、題目中的關鍵字眼——“控制”與“治理”。
(1)“洋垃圾”的“控制”實際上從“預防問題”的角度切入,即“洋垃圾”的“控制”,如果要通俗化,是指如何“預防”“洋垃圾”進入中國。針對的對象是還沒有進入中國的“洋垃圾”,是對未發生的問題做出反應。
(2)而“洋垃圾”的“治理”是指已經進入中國的“洋垃圾”該如何去處理掉,針對的對象是已經進入中國的“洋垃圾”,是對已發生的問題做出處理。言下之意,就是要求我們在寫的時候,既要寫到“如何預防這一問題”,也要寫到“如何處理這一問題”。
二、關于“國家作用”的理解。所謂“國家作用”,實際上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專家認為一個通俗化的理解就是“國家在這個問題的處理上所起的作用”。這里對其解釋實際上對于我們寫這篇文章作用并不是太大,我們唯一需要用的,明確的一點是——“對策執行的主體問題”。即我們在寫這篇文章時,所提出的所有對策,其主要的執行主體應該是“國家”,而不是“集體”或“個人”。
這一點我們只要明確了,基本上就不存在“寫走題”的可能。而具體的對策,考生既可以從國家總體的“政策”去寫;也可以從具體的政府職能部門的角度去展開,比如據海關總署的消息,為了防范“洋垃圾”走私入境,全國海關采取實行廢物進口企業分類管理、嚴格進口廢物口岸監管條件和完善相關法規等4項措施,從源頭上堵住“洋垃圾”非法走私入境。)
河南申論考試試卷綜合評析:總的來說,2007年5月20日的河南申論考試的“話題”難度不算太大,有許多考生在考試后覺得申論有點難,而比較難的點實際上都集中“審題”的這個環節。專家建議廣大考生在參加公務員考試的過程要特別留意“審題”,從今年的各地方公務員的命題來看,對“審題”的要求有不斷加強的趨勢,對此希望考生能做好積極的應對。以上文章僅屬一家之言,僅供廣大考生作為參考之用,最后祝廣大考生在公務員考試中考出好的成績。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