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芳草萋萋的小徑上插滿了小紅旗,那是什么?----雷區!
人生之路不會一馬平川,留學的道路也是蜿蜒崎嶇,陷阱密布,不得不防。萬幸的是,自從自費留學開放以來,已經有那么多的學長前赴后繼,過地雷陣、越沼澤地,踏出坦途無數,澤被我等。因此,為了讓后來者少犯或者不犯錯誤,我們給這些陷阱和誤區標上記號,總結一下經驗教訓,很有必要。
美國留學誤區
1.目光不要專注Top50
由于留學美國的人才都太優秀了,所以,我們固有的觀念是:至少要去美國排名前50名或100名的學校讀書。其實不然。美國總共有3500多所大學,如果按照U.S.News最新美國院校排名計算下來,頂級學校有51所,二類從第52名到115名,三類從第116名到171名,四類從第172名到第228名,總共才228所,不到美國大學總數的10%,由此可見,前50名或100名只是非常小的一部分。在3500多所大專院校中,2800多所均有留學生學習。美國各個大學都有它自身的強項和弱項,排在100名之后的很多大學照樣聚集著全國最優秀的學生。因為這些非名牌大學具有單項排名靠前的專業。從大量的學校和學習專業中進行選擇是美國教育系統的一大優勢,因此,到美國留學不要緊盯著學校排名,應該按照你所希望讀的專業來選擇學校。
2.“文憑作坊”是大敵
由于美國文憑“光芒四射”,同樣引來不少造假販子。由于美國沒有一個對全國高等教育統一管理的部門,各州擁有很大的獨立性和自主權,有些州特別寬松,只要到有關部門交一定的費用就可以辦學。因此,在美國大學中,有一類院校被稱為“未認證院校”,指沒有經過美國權威認證機構認證的所謂大專院校,數量驚人,據說“有好幾千所”。其中當然包括少數直接出售學歷證書的“文憑作坊”。為確保高校的教育質量,美國專門建立了高等院校認證體系,由私營的認證機構對大專院校或培訓項目進行認證。目前,共有6個地區性綜合認證機構和一些專業性認證機構,對3000多所大學進行了認證。但是,一些“文憑作坊”制造根本不存在的認證機構,宣稱獲得了某認證機構的認證來騙人。為了避免入套,在申請美國高校時,首先應該確認該大學是否獲得了認證;其次,要確認提供認證的機構是否得到美國教育部或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的承認。獲得承認的認證機構名單可以在美國教育部網站(www.edu.gov)和高等教育認證委員會網站(www.chea.org)查到。
3.托福GRE不被美國高校看重了
不少國內學生看來,申請美國高校,托福GRE成績越高越好,這促使很多人為了考托而考托,畸形發展,結果,托福考了600分以上,在美國上課時聽不懂、不敢發言的大有人在;GRE的總分通常也被視為成績高低的指標,而事實上,美國教授通常看重的是各單項(聽力、詞匯、閱讀)成績的百分比,而不是絕對分數。對于中國學生英文成績的高分低能,美國的老師終于痛苦地意識到,僅憑托福成績不能正確判斷學生的英文真實水平,于是,越來越多的學校要求申請者加試托福作文,或進行口語測驗。因此,有志留學美國的人在英語學習上還是應該全面發展。
4.認準推薦信的權威標準
美國教授非常看重推薦信,于是,很多人以為寫推薦信的人官銜或者職位越高越好,一般都找系主任、院長甚至校長。其實,美國教授更在乎寫推薦信人的研究業績和學術地位。寫推薦信的教授最好有博士學位,且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過文章。如果你申請的學校正好是推薦人的母校或推薦人認識該校的教授,也會大有幫助。此外,推薦信的內容最好不要寫太多的課外活動、社會實踐經驗以及個人性格和愛好,畢竟到美國是以做學問為主,因此美國教授更希望在信中看到你有沒有做研究的能力。如果你在某位教授的課目中寫過不錯的論文,或參與過研究計劃,或擔任過研究助理,則一定要在信中詳述。
英國留學誤區
1.英國的教育強項在哪里?
很多人在選擇專業時,對未來人才市場的需求和趨勢不了解,盲目從眾,以趕時髦來決定自己的前程。許多自費留英的中國學生,選擇的專業不是經濟管理、MBA就是法律,很少有人攻讀自然科學或工程技術。其實,英國高等教育的強項是工程技術,而非經濟。英國高校在化工、機械、生物學、冶金材料、心理學等學科領域,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而在MBA、國際金融等新興領域則稍遜,但是中國留學生中很少有人意識到這一點,“重經濟輕技術”的現象非常普遍。以英國名校伯明翰大學為例,該校最掙錢的三個學院是商學院、經濟學院和公共政策學院,MBA、會計、營銷、銀行學等專業中,中國留學生占學生總數的70%以上,而就讀醫學、心理學、機械、生物學等專業的中國學生則寥寥無幾。
2.拿英國文憑很輕松
英國的教育體制和許多國家不一樣,讀碩士只要一年,讀本科只要三年。因此,一些中國學生認為在英國留學很輕松,因為花一年時間就拿到碩士文憑,既省力又省錢。其實,要在這么短的時間里速成碩士課程,難度可想而知。英國的碩士課程以學生的自我修煉為主,教師講得很少,平均每門課程每周的上課時間不超過3小時,學生主要靠課后閱讀和個人研究來進一步學習。一般來說,中國學生語言能力較弱,從教師那里獲得的知識有限,只能靠猜測或者課后看書理解,因此學習難度比英國學生更大。據了解,近年來英國高校里申請退學的中國學生越來越多,堅持下來的中國學生都普遍感覺壓力很大,比自己預想的要難許多。
3.大學預科就是學習英語
很多人以為到英國讀預科就是讀英語,其實大謬。由于教育體制存在差異,我國高中課程與英國相比缺少一部分內容。高中畢業生無法直接就讀英國的大學,為了把這部分缺少的內容補回來,很多英國的大學開設為期一年的預科課程,包含英語、數學兩門主課和兩到三門選修課,選修課根據學生進入大學后所學專業而定,報讀工程類專業者需選修物理、化學等科目,報讀商業類專業者需選修商業研究、經濟學等科目。此外,大多數大學預科只是針對某所具體院校開設的,所以并不能獲得英國所有大學的認可。
4.轉專業就是為了從商
排名五六十位之前的英國大學一般都有轉專業課程,轉專業課程領域集中在國際商務、工商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部分學校還提供金融管理、計算機專業。國內很多人對英國學校的轉專業課程感興趣,但是在選擇轉專業課程時,依然出現“重經濟輕技術”的現象。有些學生理工成績很好,本來可以選擇更好的專業,但非要轉學經濟,反而喪失了自己的強項,很可惜。所以,在轉專業之前,要正確評估課程的職業發展前景,為未來就業打算好。
5.A-Levels人人都能上
英國有一種學制兩年的高中課程,叫做A-Levels課程,學生憑該課程成績可以報讀英國的任何一所大學,包括劍橋、牛津、帝國理工等知名院校。對于很多國內小留學生,很多家長不顧孩子學習能力,一定要讓這些孩子上A-Levels。其實,A-Levels課程難度相當大,不僅要求孩子的數學要好,對英語的要求也很高,很多孩子選擇了這門課程會感到吃力。另外,很多學生A-Levels的科目選擇也未必適當,如選擇A-Levels法律科目,就不如選英國文學和歷史科目更有助于在激烈的競爭中進入第一流大學的法律系。
法國留學誤區
1.法國留學并不免費
很多人選擇留學法國是因為免費,其實不盡然。法國真正的精英大學都是免費的,但是中國學生很難申請得到,因為這些大學加起來不到100所,大多只招收本國學生,非法語國家學生要想進入法國公立大學,必須參加法國外交部的統考。統考非常難,對考生的法語水平要求很高,而且還要有出色的專業背景。一般來說,法語基礎較弱的中國學生很難通過。此外,留學法國需要你掌握一定的法語基礎,而學語言是要花錢的,并且費用不菲。一般中國留學生要在法國學一至兩年法語才能基本過關,花費可想而知。法國的商科學校、技術類學校也都要付學費,價格從1萬到10萬法郎不等。另外,法國正式大學課程是沒有預科的,所謂預科都是專門為中國或亞洲學生設置的,學費也不低。
2.國家承認的文憑不是國家級文憑
很多法國留學的廣告上都聲稱“文憑國家承認”。其實,國家承認的文憑未必就是國家級文憑。法國高校文憑分國家級文憑和校級文憑兩種,只要是合法的學校,其文憑都受國家承認,可問題是,國家承認的文憑不等于就是國家級文憑。如果你拿到的不是國家級文憑,就會面臨受不受國際認可的問題。一般來說,法國公立學校頒發國家級文憑,這種文憑認可度高,比較保險;私立學校頒發校級文憑,校級文憑是否得到社會的認可就不好說了。很多人就是因為相信這些學校和某些中介的片面宣傳,結果拿到手的文憑沒啥意義。因此,在選擇學校時,一定要多方面了解情況,以防受騙。
3.公立大學不是保險箱
法國高等教育采取寬進嚴出,逐級淘汰制,淘汰率相當高,每年都在50%左右,精英大學甚至高達80%。也就是說,進入法國的公立大學并不表示你就可以順利畢業,拿到期望中的文憑。很多人專業學習能力很強,卻吃虧在法語上,剛開始課程跟不上,影響了拿學分,所以最好還是在國內打好語言基礎。
4.轉專業很困難
很多人認為法國留學申請競爭不激烈,只要掏了錢,就能換個更理想的專業去讀,其實在法國留學轉專業很難,一般正規的學校是不會接受轉專業學生的,特別是學科跨度大的,比如,在國內學金融本科,到國外轉法律碩士就很困難,除非你愿意從本科一年級重新學起。如果你要轉專業,起碼也應該選擇與原專業相近的、關聯大的專業,并且還要提供材料證明你在新選專業方面的能力。當然,有一些不正規的學校或私立學校愿意接受這種期望轉時髦專業的學生,但是,這些學校文憑的可信度、社會認同度往往不是很好,學費也很貴,中國學生要特別注意。
5.讀英語授課的專業也要學法語
赴法留學,法語是必不可少的。雖然你讀的是英語授課課程,比如工商管理專業,但是,生活中離不了法語,而且在法國說英語不太受歡迎。如果你的法語不好,無形中的費用就會增加許多。
6.巴黎不是留學的最佳選擇
很多人留學首選巴黎,因為巴黎是世界文化、時尚和商業中心。其實,巴黎人口眾多,生活費用要比外省貴出好幾倍,并不是中國學生的最佳選擇。目前,有相當數量的中國學生沉迷于巴黎玩樂、打工,嚴重影響了學業。學習環境和教學質量才是選擇學校的決定因素。如果到外省學習,生活費用一年就可節省近2萬法郎,因此,建議學語言的時候盡量選擇外省的城市,在語言學習結束后再選擇到巴黎的大學讀書。
7.MIB就是MBA
因為MBA是英文縮寫,在法國基本不流通,法國的MBA叫做MIB,等同于英語體系的MBA,在國際上也是普遍被認可的,課程設置大體相當。但是隨著MBA說法的廣泛流通,法國的這一現象也在發生著變化,有些學校開始也叫MBA了,這些學校目前只限于排名靠前的幾所院校。同樣,在法國綠卡不叫綠卡,叫“居留證”。
8.沒有“境外服務費”
大部分的法國大學都是免費進行境外服務的,即使收費也不超過2000元人民幣,但有些中介機構卻利用各種名義收取高額所謂“境外服務費”,非常不合理。建議你在咨詢中介時,各項費用一定要與學校核實,以免被騙。
新加坡留學誤區
新加坡是中國學生留學的熱點,目前大約有1.5萬中國學生在新加坡各類學校留學。近一個時期,到新加坡留學受騙的事情屢屢發生,原因就是存在很多誤區。
1.到新加坡留學能進國立大學
新加坡公立大學嚴重“自給不足”。新加坡政府學校只有3所大學,4所理工學院,14所工藝教育學院,2所高級中學和14所初級學院。目前,新加坡大學的錄取率只占考生的21%,學校招生能力遠遠滿足不了國民對教育的需求。新加坡教育部規定,希望就讀“頂尖”學校的外國學生,必須參加新加坡教育部組織的統一資格考試,考生只有在英語、數學和母語等科目達到“0”水準后,才能獲得這些“頂尖’學校的入學機會,無法通過考試的外國學生,只能到其他學校就讀;此外,新加坡教育部門還規定,新加坡政府學校的學額必須優先滿足本國學生的需求,換句話說,只有這些學校招收本國學生沒有滿額時外國學生才有可能進入。目前,在新加坡4所政府學院有1000多名中國學生就讀,且基本上是這些學校根據中新兩國教育部的協議招收并享受獎學金的本科生,或者是新加坡為吸引人才招收的研究生和博士生。自費考取新加坡高等學府的中國學生幾乎沒有。而且,新加坡的一些著名高校對外國留學生一般只招研究生,不招本科生,因而國內高中畢業生要上新加坡國立大學本科幾乎是不可能的,除非你特別優秀,公立學校一般是進不去的,只能到五花八門的私立學校闖蕩。
2.私立學校能授予學位
有些中國學生及其家長認為只要花錢就能在新加坡的私營學校獲得文憑。事實上,取得新加坡大學本科以上學位證書并非易事。在新加坡教育系統中,有權授予學士以上學位證書的教育機構只有3所政府大學。除此之外,新加坡4所理工學院以及所有私營的學院都不能頒發大專以上的學歷證書,部分在新外國高等學校分校或與外國高等院校合辦課程的私營學校也只能由外國高等院校本部授予部分專業的學位證書。
目前,新加坡的私營學校興旺發達,至少有500多所,包括私立學校、外國學校和一些工商組織和團體開辦的學校。這些學校屬公司性質,以盈利為目的,按產業進行經營,由工商管理部門發給營業執照,并到新加坡教育部注冊。這些學校大多是計算機、商業和語言學校以及補習中心,學制和學額沒有定制,課程設置和收費標準五花八門,只報教育部備案,沒有資格頒發大專以上文憑。教學和師資條件優劣混雜,教育質量參差不齊。門檻很低,對學歷要求不高,也不一定經過嚴格的入學考試,一般交錢就能被錄取,但基本上都不能授予學位或正規學歷。一些國外大學在新加坡開設的分校和掛靠學校,由于受新加坡政府限制不能全日制上課,因此基本都是遠程教學,或臨時籌組班子應付學生,學生與教師基本不謀面。還有一些外國高等學校為謀取暴利,不惜濫發文憑。對這樣的所謂國際學校要特別小心。
3.新加坡是留學跳板
有人希望把新加坡作為留學西方的跳板,以為到了新加坡就可以方便地申請美國、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國學校,其實這是一廂情愿。中國學生與新加坡本地學生的身份不同,申請去西方國家留學簽證時仍被列為中國學生,考察難度和在國內是一樣的。
4.可以合法打工
很多人以為新加坡是華人國家,可以勤工儉學,學成后在新加坡謀一份差事便可落腳謀生。其實,獲準在新加坡學校就讀的學生由新加坡移民當局發給學生準證,而新加坡法律規定持學生準證不能打工,更不能就業。偷偷就業,包括從事家教都是違法行為。中國學生更不能自動成為新加坡的公民或永久居民,他們之中,博士生和研究生要找到用人單位才可以在新加坡就業;享受新加坡獎學金的本科中國學生,一般都與校方簽有畢業后為新加坡服務5-6年的合同,畢業后必須先完成為新加坡服務的合同才能到別的國家擇業或繼續深造。其余中國學生,學生準證一旦期滿,都不能滯留新加坡,除非有單位為其申請到工作準證。
5.陪讀者能合法工作
還有一些學生家長被人誤導,以為能夠隨著孩子留學而申請新加坡入境陪讀,打算到新加坡打工賺錢供子女上學。事實是,外國人在新加坡就業必須持有人力部頒發的就業準證或工作準證,除非申請者是新加坡急需的人才或有特殊的背景,陪讀者根本申請不到就業和工作準證。
來源:《海外求學》 作者:張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