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理解與表達著重考查考生對語言文字的迅速準確理解、綜合分析及運用能力。2008年和2009年四川省公務員考試中對此部分的題量作了一些調整:選詞填空保持10題未動,語句表達縮減為5題,而閱讀理解增加至為15題,閱讀量明顯加大。詳見下表:
表一 四川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歷年題型題量
這些題型考查目的明確,閱讀量適中,備受命題人青睞。預計2010年考試將繼續采用這三種題型,但在整體難度上將略有上升。
(一)片段閱讀命題特點及考試趨勢
從上表可以清晰看到,片段閱讀已成為閱讀理解部分的主流題型,而篇章閱讀正逐步退出公考舞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考試難度的降低,因為在整個言語理解與表達中,閱讀理解部分的題量有了提高,現在基本穩定在15題,占到一半。相較于原來的10題,需要考生閱讀的材料就有所增加;同時片段閱讀作為言語理解與表達中較難的題型,題量的增加要求考生具有更高的閱讀理解能力。這樣的變化就要求考生首先能夠迅速判定所給文段屬于哪種題型,再進一步判定是需要宏觀性地閱讀全部文段還是只要微觀入手抓住細節信息即可,然后再有針對性地在文段閱讀中抓住考點。
四川省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片段閱讀這幾年題型變化如下表:
表二 言語理解與表達中片段閱讀的題型題量變化
1.主旨概括題
通過表二可以看出,主旨概括題是片段閱讀中的主流考查題型,幾乎每年都占據片段閱讀的半壁江山,是需要考生重點復習的題型。針對主旨概括題,考生應該抓住文段中的關聯詞語,判定與掌握文段中句群之間的關系,進而掌握文段表達的重點所在。我們具體看下例:
例1.近年來,漢語出現了許多新詞新語。對同一事物或現象,有人愿意這樣說,有人愿意那樣說。對此,語言工作者應進行客觀冷靜的分析。看到那種盲目效仿港臺語,或者為表現個性而表現個性的刻意“創新”,不聞不問是不對的。我們應規范語言運用的主流,但過分強調規范,希望純而又純也不行。
對這段文字概括最準確的是( )。
A. 新詞新語是人們社會生活的直接反映,折射出時代的色彩
B. 應該以科學的態度對語言運用的主流進行規范
C. 對盲目效仿和刻意“創新”的語言應進行規范
D. 對新詞新語過分挑剔不利于語言的創新和發展
解析:這是典型的主旨概括題。文段首先列出社會上存在的語言現象,接著指出對待這種現象的錯誤態度。最后一句話用一個“應”引出結論:規范語言運用的主流。對轉折詞“但”引領的內容進行概括,即這種規范應該以科學的態度進行。答案為B。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