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采取一系列措施,把自學考試向農村延伸與發展,培養了大批適合農村需要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
1997年開始,江蘇率先提出并建立農村自學考試實驗區,并于當年在全國率先實施了農業戶口自學考試畢業生可“農轉非”政策。全省1283個鄉鎮建立了自學考試服務站,部分地區還在村組和企業設置了自學考試聯絡點,確定了聯絡員。據2005年有關數據顯示,江蘇縣和縣以下地區自學考試畢業生超過了全年自考畢業總人數的一半,大大拓展了高等教育在農村地區的受益面。
江蘇有關方面通過對全省農村實際的調查,特別是針對不同地區勞動力轉化、流動的實際特點,制訂了具體的開考方案,努力把農村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雄厚的人才資源。一方面大幅度提高種植類、養殖類、管理類等“涉農”專業、課程在專業設置中的比重。把自學考試這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覆蓋到廣大的農村地區,把提高生存能力的學習之利輻射到廣大農民之中;使致富愿望強烈而收入偏低的農民能夠便捷地享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權利;使高等教育能夠培育出“留得住、用得上”的人才扎根于相對艱苦的農村。
泰州姜堰市橋頭鎮是個只有7個行政村、2.5萬多人口的小鎮。可該鎮十分重視人才培養,鼓勵基層干部和農民參加自學考試,僅1997年以來的7年間,已有近50人獲得了自學考試畢業文憑,平均每年都有7個自學考試生畢業。2002年橋頭鎮被命名為省農科教示范基地,隨后又發展出綠康公司等六個主要由自學考試畢業生擔任科技帶頭人的科技窗口。另一方面,江蘇自學考試在專業計劃設置方面,主動順應城鎮化、現代化的需要,為提高勞動者實用技能,順利實現勞動力轉移服務。昆山市在全市強力推行了兩條措施:一是“人才綠卡”制度,不管什么人,只要在昆山居住2年以上,取得大專學歷,就可以獲得“人才綠卡”;二是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為人才買單。2004年昆山市出資 2000萬培訓人才,凡是參加培訓、取得自學考試等文憑或證明的可以持發票到勞動部門報銷相關費用。
在政府有關部門與教育機構的雙重推動下,昆山市從 1994年以來,萬人報考率連續9年居江蘇省第一。自1999年以來,報考人數連續7年超過萬人,2005年報考人數達16198人。打工大軍轉變成了自學考試大軍,人才潛力轉變成了人才動力。購買培訓成果,為人才買單。2004年昆山市出資 2000萬培訓人才,凡是參加培訓、取得自學考試等文憑或證明的可以持發票到勞動部門報銷相關費用。在政府有關部門與教育機構的雙重推動下,昆山市從 1994年以來,萬人報考率連續9年居江蘇省第一。自1999年以來,報考人數連續7年超過萬人,2005年報考人數達16198人。打工大軍轉變成了自學考試大軍,人才潛力轉變成了人才動力。購買培訓成果,為人才買單。2004年昆山市出資 2000萬培訓人才,凡是參加培訓、取得自學考試等文憑或證明的可以持發票到勞動部門報銷相關費用。在政府有關部門與教育機構的雙重推動下,昆山市從 1994年以來,萬人報考率連續9年居江蘇省第一。
自1999年以來,報考人數連續7年超過萬人,2005年報考人數達16198人。打工大軍轉變成了自學考試大軍,人才潛力轉變成了人才動力。購買培訓成果,為人才買單。2004年昆山市出資 2000萬培訓人才,凡是參加培訓、取得自學考試等文憑或證明的可以持發票到勞動部門報銷相關費用。在政府有關部門與教育機構的雙重推動下,昆山市從 1994年以來,萬人報考率連續9年居江蘇省第一。自1999年以來,報考人數連續7年超過萬人,2005年報考人數達16198人。打工大軍轉變成了自學考試大軍,人才潛力轉變成了人才動力。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