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在1997年率先提出并建立農村自學考試實驗區,在此基礎上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建立了面向農村第一線的自學考試陣地,把自學考試這所沒有圍墻的大學覆蓋到廣大的農村,為培養農村建設人才,提高農民素質,繁榮農村經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作出了積極貢獻。
服務“三農”,積極推進農村自考
自1997年開始,我省大力發展農村自學考試,并在全國率先實施了農業戶口自學考試畢業生可 “農轉非”政策。1999年,又在全國率先建立省級農村自學考試實驗區,開設了實驗區5大類、16個方向專業,編寫了100多門課程的教材、考試大綱和輔導資料,在全省1283個鄉鎮建立了自學考試服務站。
為使農村自考能夠更加切合農村考生的需求,真正為當地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培養合格人才,我省分別在2000年和2005年對農村自考實驗區進行了專業考試計劃的調整,增加了部分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專業,停考了部分報考人數偏少的專業,建立了符合我省農村自學考試實驗區人才培養目標需要的專業和課程體系。
截至2004年底,我省參加自學考試學歷考試的人數已超過445萬 不含重復報考人數。其中縣市(縣級市)和縣市以下考生占總報考人數的比例超過60%。2005年,我省縣和縣以下地區自學考試畢業生超過了全年自考畢業總人數的一半,大大拓展了高等教育在我省農村地區的受益面。
打工大軍變成自考大軍人才潛力變成人才動力
針對不同地區勞動力轉化、流動的實際特點,我省制訂了具體的開考方案,努力把農村豐富的人力資源轉化為雄厚的人才資源。
重點提高廣大扎根于農村地區的勞動力素質,對待這部分考生,主要提高種植類、養殖類、管理類等“涉農”專業、課程的比重,把提高生存能力的學習輻射到廣大農民之中,使致富愿望強烈而收入偏低的農民便捷地享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公平權利。泰州姜堰市橋頭鎮是個只有7個行政村、2.5萬多人口的小鎮。然而,全鎮和各村組40周歲以下的基層干部參加自學考試的報考率卻達到了應報考人數的90%以上。
我省廣大農村的非農業戶口人員,目前已成為農村自考的主體生源。對待這部分“走出農業”的考生,主要以寬口徑為主,減少“涉農”的比例,加大與社會大自考的銜接程度,使他們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順利地過渡到現有崗位所需求的技能培訓上來,真正實現“城鎮化”。昆山市目前勞務輸入人口50多萬,該市推行兩條措施:一是“人才綠卡”制度,只要在昆山居住2年以上,取得大專學歷的人,就可獲得“人才綠卡”;二是政府購買培訓成果,為人才買單。僅2004年市里就出資2000萬培訓人才。從1994年以來,昆山市萬人報考率連續9年居全省第一。自1999年以來,報考人數連續7年超過萬人。打工大軍轉變成了自考大軍,人才潛力轉變成了人才動力,越來越多的打工者憑著自己的勤奮好學、拼搏進取,創造著自己與昆山市共同的美好未來。
更多精彩資訊請關注查字典資訊網,我們將持續為您更新最新資訊!